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温继祥 《秘书工作》2011,(10):36-36
公文审核是公文处理的关键环节,做好核文工作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举轻若重、力求完美。这里谈点自己的感悟。 热爱激发潜能。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热爱公文审核工作,才会主动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把工作干好。我多年从事公文审核,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已经潜移默化成一种下意识的自觉。比如,无论看什么文字性的东西,我总会停下来,  相似文献   

2.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不单是文稿的起草,公文文稿的审核与校对对公文的质量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文审核部门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谋部门,承担着为党委政府出台文件把关、参谋、协调的重要职责。随着决策科学化水平和“三服务”工作标准的不断提升,公文审核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这里介绍湖南省委办公厅办文处的几点做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负责办理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文电收发运转、公文审核把关等工作。在今年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按照厅党组提出的“重规范、严责任、强能力,执行力再提升、抓落实再提效”要求,扎实做好公文处理工作,为省政府领导决策和各地各部门政务运行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公文审核中严把政策关、行文关,确保公文啧量,湖南省委办公厅提出了“开门办文”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公文审核论证调研。开展公文审核论证调研,是指办文工作人员在审核文件代拟稿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书面征求意见等,对文件代拟稿提出的决策预案进行民主讨论,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文件代拟稿进行修改、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公文审核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做好公文审核工作,需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快速准确地把经手文稿的毛病查找出来,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公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我们在公文审核过程中,也时常发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文格式不规范公文格式是公文最基本的规范。对此,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下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阐述了公文格式的相关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相似文献   

8.
在公文处理工作中,不单是文稿的起草,公文文稿的审核与校对对公文的质量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霞 《科技与企业》2014,(10):96-96
企业的公文是管理企业、处理政务、记载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情况的常用工具。企业的公文处理是指运用“文件”这一工具,对机关工作进行处理和管理的一项工作,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发布规章制度,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洽商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国家、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在公文处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定和指导意见,成为企业处理公文的重要工具。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党政机关公文管理处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各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公文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公文处理如何做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是由法定的作者发布、并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实执行效力的官方文书,其制作与生效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公文起草之后,作者本人不但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和行文格式等方面进行精心修改,而且重要公文还要组织专门班子负责修改并征求群众意见。公文正式印发前,还必须提请相关领导审核签发,未经领导审核签发的公文便没有法律效力。所以说,对公文进行修改和审核,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公文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审核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文稿从文种、内容、格式到会签手续等方面严格把关,杜绝不准确、不规范文件的印发。我在工作中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12.
探索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公文校核实践中,在文件送审、印制、发出前,把握以下十个“一致”或“对应一致”,有利于对公文格式进行快速校核,避免一些常见的“低级错误”,维护公文的准确性、严肃陛。  相似文献   

13.
在机关,写公文就是写思路、写思想、写工作。要把公文写作当做职业、当做事业、当做生命,乐此不疲。如何写好公文呢?我的体会有三:  相似文献   

14.
姜英伟 《秘书工作》2010,(11):34-34
古语云:“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一语道出了公文用语的重要性。孔子曾言“辞达而已矣”。然而“辞达”,有繁简之别。古人又主张“弃繁从简”、“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力求“文约事丰”。就文质之取,又主张“金相玉质”、“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力求“文质彬彬”。但凡古代公文中的名篇佳作,大抵在这几方面下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15.
《秘书》2013,(12):21-21
由叶黔达、柯世华编著的《最新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观念·技巧》于2013年8月出版。该书系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推荐用书"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精品公文图书’系列"之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及有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一系列最新规定,颇具操作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文人员。  相似文献   

16.
彭玉祥 《秘书工作》2011,(11):27-27
研提拟办建议,是机关公文处理的重要环节。一份高质量的拟办建议,能够让领导快速了解公文内容、及时作出办理批示,加快公文处理速度,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份公文拟办建议大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说明来文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等公文基本内容;二是说明完成公文要求的工作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做些什么、怎么完成;三是按建议格式提请领导阅示。具体来说,研提拟办建议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王泽坤  韩迎春 《秘书》2014,(2):36-36
公文标题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见于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伟 《秘书工作》2013,(12):26-26
公文拟办是辅助决策的过程,核心是为领导最终决策提出初步倾向性意见,其质量和结果直接影响公文效力的发挥。实际工作中,我们格外注重把握以下四点:一是严格审核内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参照以往惯例、外省(区、市)类似做法等,实行严格分级审核,确保拟办意见的合理性。我们尤其注重对来文内容的审核,想方设法甄别真假,掌握实情,针对问题提出拟办意见,不想当然地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9.
王永鉴 《秘书》2014,(1):11-12
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党政机关文件特别是公文作为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讲求“三性”当属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深入思考,精心起草,全面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文质量和水准,更好地促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唐婷 《秘书》2014,(1):22-24
在中国古代,公文是管理公务、临民治事的重要工具?,是“政事之先务”“经国之枢机”。为了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和政治性,历代公文均惯于引用前人经典特别是儒家经书,其中尤以宋代为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