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台西编组站折角车流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双向编组站,由于折角车流的存在,影响车站作业效率,增加运营成本支出。丰台西站日均有折角车流1 300辆左右,通过分析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车站作业的影响,提出减少折角车流的站内作业组织和列车编组计划,避免重复改编作业,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折角车流在双向系统编组站要重复分解和集结,影响车站作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支出。向塘西站日均有折角车流420辆左右,通过对折角车流的构成分析,结合车站设备条件、车流方向和列车密集到达情况,提出在两改编系统的编组场编组始发列车、采用反向接车办法和减少邻近区段集结过来的往返车流等对策,优化折角车流组织,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枢纽江村编组站为实例,分析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运输组织工作的影响,结合车站设备条件、车流方向和列车密集到达情况,提出优化折角车流组织的对策,以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广石线开通并接入江村站可以缓解广州铁路枢纽的运输压力,但给江村站的运输组织带来新的问题。在阐述江村站的基本情况和引入广石线后车流组织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广石线引入后江村站面临的折角车流增加、上行系统能力紧张、上下行系统车流不均衡等问题,从优化折角车流编组计划、均衡上下行系统通过能力、优化提升职工作业效率方面,提出广石线引入江村站后的运输组织优化对策,以提升江村站的运输组织效率,提高广州铁路枢纽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丰台西编组站下行折角车流的产生原因,指出解决折角车流疏解问题是提高车站能力的关键。以2008年7月份丰台西站下行统计数据为基础,针对车站折角车流的特征及其对车站作业的不良影响,根据车站情况及周边环境对南环线、立交线和黄良联络线3种疏解方案进行比选,最终得到利用黄良线解决丰台西站折角车流的疏解方案。  相似文献   

6.
丰台西站为适应新体制下运输组织的变化,通过分析车站运输指标和车流变化情况,提出优化列车编组计划;加强车流调整,降低有调比例;组织迂回运输,排除积压车流;优化作业组织,缓解环线压力;加强设备改造,提高车站能力;加强联劳协作,确保运输条件等对策。通过积极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减少折角车流对编组站作业影响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向纵列式编组站折角改编车流对车站作业的影响分析,针对西安铁路枢纽新丰镇编组站改扩建设计中折角车流较多的特点,提出通过车站平面布置调整减少折角改编车流对车站作业影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青岛铁路枢纽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之一,车流组织优化有助于充分发挥青岛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提高铁路枢纽作业效率。在阐述青岛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青岛铁路枢纽车流、主要车站车流和车流径路。针对青岛铁路枢纽折角车流、疏港车流、蓝村西站车流、中欧班列车流组织,提出相应的折角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疏港车流组织优化方案、蓝村西站车流组织优化方案、中欧班列车流组织优化方案等,加快提升青岛铁路枢纽的运输能力,切实提高车流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9.
徐州北编组站,历时4年于1990年建成双向三级六场站型,建成后改编能力利用率即达92.0%,为此应首先解决北,西方向的折角车流组织问题。而现行车流组织和列车编组计划分工,造成徐州北站上,下行系统作业不均衡,需重新进行调整,并加强日班计划和调度调整,将上行系统预留的6股到发线建成并交付使用。在兄弟路局支持下,调整后的列车编组计划,在实践中取得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折角车流,是指从车站一端到达,经过车站的改编作业后,仍然从车站同一端出发的车流。在成都北编组站这样具有双向系统的编组站,从同一端进出的车流需要从一个系统转到另一个系统才能出发,因此,折角车流在具有双向系统的编组站需要进行重复解体和集结。随着折角车流数量的增长,成都北编组站的技术作业效率也在逐渐降低。因此,分析折角车流对成都北编组站作业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影响江村编组站运输效率提高的原因,针对车站站型、设备能力和生产组织存在的问题,从改善运输组织及进行设备改造两方面,提出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调机运用效率、加强折角车流处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武汉北站开通运营以来,随着作业量的不断增加,折角车流问题愈加突出,给车站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是增加上行调车场股道运用压力,增加环发车流量,转场作业牵制调车机机力等.通过分析车站折角车流产生的原因,提出尽快修建上、下行环到线,有效减少车站折角车流量;加快铺设车站上行系统预留股道,缓解上行调车场和出发场股道运用紧张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怀化南站到达和出发货物列车违编严重的现象,分析编组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设备改造,满足解编能力;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解编效率;加强车站作业组织,减少列车违编等措施,以及进行设备改造、调整编组计划等建议。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怀化南站的违编情况有所好转,取得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方案,对车流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据以提出优化编组站的功能、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优化技术站的车流组织及优化空车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铁路装车地直达列车作为一种高效的车流组织形式,可以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增强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分析铁路车流的3种典型运输模式,以所有货车的总运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的线性0-1规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在装车量较小的装车站或装车量较大而无法满足整列出车条件的装车站组织开行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列车编组计划编制流程及与其相关的车流径路调整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调整和优化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复杂性.并论述铁路运输组织创新对列车编组计划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优化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列车编组计划中参数波动性的问题,分析直达去向车流量、技术站编组去向数、技术站改编车数、线路区间通过列车数等相关参数波动情况,构建基于不确定参数的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综合优化模型,从处理机会约束、确定初始可行解、求解目标函数等方面对模型进行算法设计,最后通过对算例进行编程模拟,得到不确定参数的最优编组方案鲁棒性更强,为制订列车编组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侯马地区调度指挥现状,分析车站调度指挥体系、车流调整、车流接发存在的问题,采取将侯马地区各站纳入集中调度指挥系统,合理编制计划,均衡使用各车场到发线能力,提高车站改编能力和加强运输分析考核等各项运输组织措施,有效增加了侯马地区日均办理车数,压缩了车站中时,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铁道部调研组到西北区域铁路局就“4.18”新运行图实施以来运输组织情况进行调研并参加了牵引试验。调研结果表明新运行图实施以来运输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在运输组织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货物发送量存在欠账,西宝等干线能力紧张,部分编组站能力饱和等。为此,调研组提出了西北各铁路局要从货运营销、车流、编组计划、机车运用及车站作业组织等方面,加强运输基础,挖掘既有线运输潜力,适应铁路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茂线上行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实行情况分析,指出现有列车编组计划不能适应既有车流的特点;因产权分割导致了编组计划不合理;现有的区段站设置过密,增加列车技术作业次数。利用分析计算法,提出了广茂线上行列车编组计划应将茂名站、东莞东站纳入到优化系统中,并以此设计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