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充足率     
《天津经济》2011,(9):81-81
一、资本充足率概念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Rmio(CAR),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它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制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界限。资本高低反映了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最终能力,因此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最重要指标。鉴于银行风险的隐蔽性、滞后件和长期性,如果任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扩张,  相似文献   

3.
白彦秋 《魅力中国》2010,(28):12-13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本补偿经营损失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该指标面;涵着信贷规模扩张的压力。要求商业银行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改善资产结构,适度增加长期负债,以释放该指标的压力,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欲达到《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一是增加资本金,二是调整资产组合。而要想在短期内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补充资本金。因此,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内商业银行都相继选择发行次级债券来改变其资本充足率。本文就次级债券的发行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不良贷款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不良贷款高,收息率就低,利润就会下降;不良贷款高,资产损失就高,就会相对降低资本充足率,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  相似文献   

6.
新巴塞尔协议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籽 《特区经济》2007,225(10):70-71
新巴塞尔协议使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更加灵活,资本与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它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构成、资本充足程度以及风险资产的结构与质量等方面与新协议的要求尚有差距,必须通过分析对比自身资本管理状况,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完善资本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安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营安全,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是重要衡量指标;另一方面是控制安全,即控制权是否在我方。这两者相互关联。比如,尽管控制权在我方,但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一塌糊涂,就不安全,其控制权也将丧失。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好,但控制权不在我方,这当然也不安全。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是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在证券化过程中,银行对证券化贷款的选择,证券化资产的会计确认、证券化结构安排和剩余权益的估计,以及服务佣金的确认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灵活性和调整空间,使得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来操纵资本充足率和盈余,弱化监管,放大经营风险,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媛  康赫 《魅力中国》2011,(6):156-156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充足的资本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既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其最重要的反映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但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过低一直是个老难的问题,也是中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朱定梅 《特区经济》2014,(5):119-120
本文基于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房价视角,对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房价波动时呈现出顺周期效应,其驱动因素主要来源于风险加权资产,由房价波动引起的资本净额的变动幅度小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变动幅度。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补充机制、对房地产贷款额度占整个贷款额度的比例设置一个合理的上限、设立动态的资本缓冲标准等缓解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球财经》2009,(6):52-54
美联储选择了一个让人迷惑的一级普通股资本充足率,如果以银行系统抗风险性更真实可靠的核心资产——有形普通股权益资本(TCE)来评估测试,恐怕结果就没有那么尽如人意了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04,(6):13-13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此发表了谈话。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一、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精神,又将这几项划分成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人行进一步规定资本总额对风险资本总额的比率不小于8%,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比重不小于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按上述要求,我国商业银  相似文献   

14.
张宛芳 《开放潮》2006,(1):64-65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商业银行最迟要在2007年7月1日前达到8茗的最底资本要求,否则银监会将视资本不足的程度采取限制资产增长、限制分红、限制甚至停办低风险业务以外一切业务、限制甚至停止审批增设机构等措施。可以说,商业银行面临着极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约束问题仍然突出,文章对这些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及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当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并建立维持资本充足水平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业开放不断加快、银行监管标准逐步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具体国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从两个方面提高资本充足率:一是立足自身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如提高盈利水平、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补充资本金、发行次级定期债务、尝试发行混合资本工具等;二是争取国家必要的政策支持,如争取减税返税、剥离不良资产等。  相似文献   

17.
李岩 《中国经贸》2014,(9):107-107
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的要求,为了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金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资本金。随着资本监管的不断强化,资本管理新规不断推出,强化资本约束力度也日趋加强。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快速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逐渐面临着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尴尬境地。国内商业银行外延式粗放、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补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短缺和不足,建立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的约束机制,增强商业银行抗凤霞能力,实现银行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关注和需要着力采取措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毅 《南方经济》2005,(1):65-67
本文从银行管制的历史角度,从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入手,通过国际比较,探讨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性。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面对众多商业银行力争上市融资充实资本充足率的现状,指出重视风险管理才是银行持续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国际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充足率高低是银行实力的象征,对于防范银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对于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发达国家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提出了在达标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范围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为尽快实现与国际监管规则的接轨,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本文通过《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比较,分析中国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