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没有接受过任何商业环境的熏陶,尽管出身教育世家也从无投身教育的打算;本希望从政,却在商业和教育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又把热心公益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主业,她就是我们故事主人公——元同宇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绢闵。创业与社团活动"齐头并进"王绢闵的事业起步于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创业选项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造成很多人创业中遭遇失败。创业是一门系统学问,想要创业的人都要先学习如何创业,否则创业成功率很低,往往导致血本无归!本中心针对投资者所需精心整理编写了《创业投资金典》,有近5万字文字资料和5张光盘,内容权威系统精彩实用,包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何分析项目市场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3.
标识作为企业的名片,是企业的一张脸,企业本应像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这张脸,然而现实中企业却经常"变脸"。2010年6月30日,李宁启动了新标识,将其"L"型标识更换为"人"字形,"一切皆有可  相似文献   

4.
临近春节,大家有时间坐下来谈谈这一年来的收获和创业的感受,经过不断选择和奋斗的2011年,我们许多读者将丰富了自己对项目的理解,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更有很多读者走上了创业的路,虽然有坎坷、波折,但面对自己向前迈出的每一步,很多读者还是感慨良多。“虽然没有到过读者节和创业周的现场,但在贵刊上看到了一张张照片还有那些感动的话,就好比亲临现场一般。  相似文献   

5.
所谓创业是把自己对工作的理想实现,不是说创业就是让大家都去办企业。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通过奋斗去实现,这就是一个创业。现在我们国家最紧缺三种人: 第一种人就是能够熟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廉洁的政府官员,这是我们最紧缺的。  相似文献   

6.
白色单调的豆腐被她"穿"上五彩缤纷的艳服后,让人垂涎欲滴,胃口大开。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七彩豆腐背后,有一位女强人——方胜。作为一名下岗女工的方胜不但自己发明了方胜油皮,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带领一批投资者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而且还把七彩豆腐打造成中国豆制品行业的顶级品牌。  相似文献   

7.
王怀南 《商界》2008,(10):I0017-I0017
我们相信,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曾经以纯真朴素的形式开始。宝宝树的梦想起源于邵亦波和我。两个父亲在2006年底的一次头脑激荡。那天我把自己对互联网和相关行业的12个创业构思写在了一张饭店的白纸上,亦波问我,“咱们抛开商业规模最大或最可能成功这些项目,什么是能让你自己最热血澎湃的呢?”都为人父,我们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一个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亲子交流平台——宝宝树。  相似文献   

8.
创业不易,且投且珍惜!很多创业者都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创业成功,成为拥有名利和地位的大老板。在创业的大潮中,有的人希望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积累资金;有的人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成功固然好,但是很多人都会失败。面对失败,很多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同。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变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创业色变"总是回避创业。或者有的人干脆认为,自己就不适合创业,不是创业的料,还是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的上班吧!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会有上述的想法。但是却有一少部分人,  相似文献   

9.
当打工工资低无法体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当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不凭能力凭关系甚至人生一辈子就那样心理纠结的时候,当创业失败泪水涟涟心理重度压抑的时候,唱着刘欢的《在路上》无疑给我们莫大的精神慰藉。如今社会,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渴望创业发财拥有一番自己的事业。曾工作于湖北枣阳市委宣传部的杨兵,也曾有过这样种种经历,为了拥了一番自己的事业,辞去公职,外出打工,又创业,却陷处举步维艰的境地,在广州为了省点车费,深夜走几个小时回家。自从结识"女人茵子",开始开展零售业务,让他事业如鱼得水,后又拿到"脸部排毒"产品全国总代理权,在他的带领下很多经销商通过这两个产品挣得盆满钵溢。杨总深有感触地说:"创业不要怕失败,男女做美容保健品这个行业都是人生不错的选择,而女人茵子和脸部排毒两款产品新颖独特,市场和利润空间巨大。胆量+一个好的产品+好的营销执行力+勤奋坚韧,我们都会成为有钱人!"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进"湘南蛇王"应飞雄的生态养蛇场,看着一条条吐着信子、让人不敢靠近的蛇,应飞雄却能轻松地把它们绕在自己的脖子上,像朋友、孩子一样亲密,以至于他的老婆说:"他对蛇比对我们还要好。"十九年艰辛摸索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工作以后,所谓的事业却始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成功”,离家的距离就越远!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了让顾客满意,让老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工作以后,所谓的事业却始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成功",离家的距离就越远!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心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创业,永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无论你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有工作的还是没有工作的,内心之中都会有着一个创业的梦想。可是,面对繁杂难辨的信息,很多人苦于创业无门,不敢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生意经"栏目,陆续刊登小本创业的经典案例、创业分析和创业技巧,为打算创业的读者朋友支招,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毛头小妹要下海2009年7月,小妹琳琳大学毕业了,别的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她却整天泡在网上找项目,嚷嚷着要创业。"你个毛头小丫头,一无经验,二无资金,三无技术,创什么业?当心把自己都赔进去。"我毫不客气地给她泼了一桶冷水。本以为父母跟我同一阵线,谁知他们竟跟她  相似文献   

15.
每个有志者都有干一番事业的主观愿望,但是应该怎样干事业?怎样才算事业有成?恐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冷静地想一想,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其实就是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兢兢业业干工作,就是踏踏实实干事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的敬业精神."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郭喜良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6.
无梦 《现代商业》2007,(6S):68-69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工作以后,所谓的事业却始终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成功”,离家的距离就越远!自己的家在哪里?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了让顾客满意,让老板开心,我们常常戴着面具。自己的麻烦与郁闷只好吃下去自我消化。因为我们已经欠家人很多,再也不愿意把不开心的事情向家人倾诉。于是,在本来可以呈现一个真我的家里,也戴上了善意的面具。  相似文献   

17.
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创业历程,年收入过百万的王芸不无感慨地说:每个人的创业路都是无比艰辛的,道路布满荆棘,没有一个人的事业会一帆风顺。跨出校门走向社会创业艰难起步更难王芸大学毕业,来到一家公司上班。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的她,本想能改变困境,让全家过上好日子,可是这份工作似乎只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要想发财致富基本上没有可能。王芸坚强独立,为了能多挣些钱孝顺父母,她常常加班,比公司其他同事工作更卖力。然而,公司一位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同事小刘,却因为和老总有不正当关系,被提升为秘书,每天在王芸面前晃来晃去地炫耀自己的名牌衣服和珍贵香水,还对王芸指手划脚的。  相似文献   

18.
《光彩》2010,(4):14-15
每一个创业者在做出创业决定后,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是自己"千里走单骑",还是与人合伙集体上阵打天下?现实中,有人单打独斗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人因独木难支败下阵来。有的"一山难容二虎"令事业半途而废,甚至对簿公堂,反目成仇;有的却精诚团结,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牛文文:大家好。今天,我们把诸位邀请到《创业家》杂志社,是要召开一场属于我们创业者自己的"听证会",讨论一个沉重的话题。2009年以来,一场互联网整顿风暴越刮越大,据估算波及的网站多达近百万家。它们要么被关停,要么被迫歇业,一时间互联网界风声鹤唳。其实,整顿在中国是经常发生的,但这次之所以让大家这么紧张,是因为大多数网站都是突然"被死亡"的。它们既没有接到政府部门的关停通知,也没有经历公正合法的执法过程,甚至没人告诉他们申诉的途径。面对强大粗暴的"有关部门",创业者就像小商贩面对城管,屈辱无奈。其实,互联网不是唯一被公权力伤害的领域。山西煤矿整顿几乎如出一辙。在更多的领域里,创业者也在被挤出。30多年来,中国通过释放创业者的热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今天,我们却正在经历一场倒退。创业的大门似乎在打开,但创业的通道却实实在在地在被收紧。面对政府这个不守规矩、无人束缚的巨人,咱们创业者该怎么办?我相信,这一定既是在场嘉宾,也是场外创业者共同焦虑的话题。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大佬"共同听证三位互联网创业者"被死亡"的经历,我们到底要不要维权?如何维权?这些问题直指当下,远照未来。下面就从techweb的祝志军开始吧。  相似文献   

20.
《致富时代》2011,(4):45
包有华,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一个从零开始的"流浪汉",没有资金,没有店铺,却创造了比有店铺更多的财富。他被人戏称为"小马云",他凭借一份真诚的感恩之心和不懈的努力,一贫如洗的他做出年收入过百万元的事业;他创造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能让多家店铺,借店给他赚钱;他相貌平平,却能让众多老板,甘心为他打工。他创立了"六零"(零店铺、零装修、零房租、零雇员、零库存和零广告)创富模式,被誉为"中国无店创业第一人"。小时候的包有华被村里人称为"小神童",上完三年级,就跳级上五年级。初二的时候,他拿了全国语文竞赛一等奖和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到高中,他作为全乡唯一一个保送生,走进了市重点中学的大门。1994年,由于家庭变故,16岁的包有华——这位昔日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