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4月14日7时49分,地震发生。当晚,记者联系各方,准备赴灾区采访事宜;15日19时,接到中联重科救援队电话;16日晨,记者与中联重科救援队一道从长沙出发,由于飞机晚点2个小时,下午1时至西宁;晚上6点再出发,直奔玉树州,路程860公里;17日中午,记者抵达玉树县,随后展开采访;21日上午,在经历五日四夜的现场采访后,记者离开玉树结古镇。  相似文献   

2.
4月14日7时49分,地震发生.当晚,记者联系各方,准备赴灾区采访事宜;15日19时,接到中联重科救援队电话;16日晨,记者与中联重科救援队一道从长沙出发,由于飞机晚点2个小时,下午1时至西宁;晚上6点再出发,直奔玉树州,路程860公里;17日中午,记者抵达玉树县,随后展开采访;21日上午,在经历五日四夜的现场采访后,记者离开玉树结古镇.  相似文献   

3.
我看高铁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玉树发生强震,7.1级!针对这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宏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块体的中部,该板块的地质活动较为强烈,中强度以上的地震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因此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包括: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针对采访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缩短和采访对象的距离;如何做笔记和记录;尊重所有被采访者等几个方面。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艺术地运用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采访中要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被采访者在采访中的心理反应和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及时分析判断调整采访方式,灵活机智,努力消除采访对象的不良心理因素,以取得成功的采访效果。一、采访要打招呼。采访时,被采访者容易拘谨,思维难以纳入采访的框架。有的记忆较差或事过境迁,需要时间冷静地回忆;有的虽记忆很好,对被采访的事也胸中有数,但工作庞杂,需在空余时接受采访,也需理清情绪,打个腹稿;有的从没和记者打过交道,突然接受采访,有些怯场,怕说错话,更需作过细的准备,凡此种种都需要记者在采访前打好招呼…  相似文献   

6.
浅谈期刊编辑的采访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非常重要,称职的记者必须掌握采访中的技巧,在采访技巧中,对话是新闻采访中的主要形式,对话的目的是为了采集新闻事实;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倾听是记者采访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是获取采访成功的关键。采访中,既要讲究技巧,又要注意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包锐 《中国经济快讯》2008,(20):27-27
5月25日16点24分,记者在文县县城采访时,6.4级余震再袭文县,震中在距离该地仅90公里的四川青川县;随后,又发生了一次4.8级的余震,震中在文县北部的尖山乡一带。  相似文献   

8.
5月25日16点24分,记者在文县县城采访时,6.4级余震再袭文县,震中在距离该地仅90公里的四川青川县;随后,又发生了一次4.8级的余震,震中在文县北部的尖山乡一带。  相似文献   

9.
数字     
《中国经济快讯》2012,(44):10-11
十八大境外记者:1704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11月6日发布消息说,截至6日傍晚,共有1270名国外记者、434名港澳台记者前来采访十八大。此番1704名的境外记者数量较十七大时的1146人增长近五成。  相似文献   

10.
张程  三天 《新财经》2008,(9):40-43
有采访金志国的想法时,金志国的身份还是青啤总裁;而当记者面对面采访时,他已经是青啤的董事长了。新角色需要适应,适应需要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习惯当前锋、往前冲的金志国而言,可能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政府采购、统一供种就是好,我们不要良种直补。"在亳州市蒙城县采访时,八个村的村民代表不约而同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经过近20个小时在省城合肥的采访,记者很想了解第一线农民的声音。7月23日,当地大雨倾盆,记者早晨6点从合肥出发,历经3个小时车程,来到了安徽省最大的小麦主产地亳州市蒙城县。  相似文献   

12.
墨涛 《开放潮》2006,(11):90-91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人’,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要真正做人,其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准。”这是12月6日,记者在采访闽东卫生学校时,该校郭尧允校长道出的治校方针。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江西安远县城出发,南下镇冈、新园、孔田,北上龙布、双芫等乡镇采访,所到之处,满目葱葱,青山滴翠。片片桔园,果实累累;垅垅茶山,环绕山腰;青翠的桑园里,采桑姑娘穿梭来往……这一切,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图。  相似文献   

14.
“到东北去了”,这是记者9月16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寒流袭过.冬意更浓。 生活在地震灾区的人们,可有厚厚的衣裳,暖暖的新房? 12月8日.在一场大风降温即将到来的时候,本刊记者一行3人从西安出发,再次踏上了震区采访的远程。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3月30-31日在南昌召开的全国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采访时,强烈感受到,我国产权市场正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所进行的调查研究过程。一条新闻写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工作,而能否把握采访对象心理,是记者采访成败的关键。美国的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指出;“一个作者,不管他多么富有才华,如果采访无方,他的才华就得不到充分施展。”因此,当采访对象确定之后,记者就应注意研究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搞好采访工作。由于社会各阶层人士之间具体情况各异,所以,对待记者采访的心态不尽相同。从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中可以了解到.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诸如: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提及“望、闻、问、切”,人们就会想到,这是我国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采用的方法。那么就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提到记者在采访时也可以应用呢?我认为:新闻采访中的“望”,就是记者在采访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被采访的对象、事物和周围的环境,用敏锐的新闻感觉去打量、洞察所采访的事件和人物。“望”,用行家们话说就是“用眼观察”.这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记者采访,首先用眼观察,观察对方有助于提问,观察现场有利于思考,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始终.观察得越深刻,…  相似文献   

19.
葛丽芳 《理论观察》2009,(5):F0003-F0003
姚明是中国体育战线上一位标志性的人物。2009年夏季以来关于姚明有两大消息牵引着国人的视线,一是姚明的脚伤,如何治疗.何时能够回归赛场;二是姚明慷慨解囊,收购上海男篮。搜狐体育播报第一时间于2009年7月15日电话采访了姚明,姚明也十分坦然地作了回答,人情人理。记者的提问设计得好,姚明的回答也真诚。可以说这次采访很成功,就新闻业务方面来说,它也可以成为记者采访的一次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是根据网上的播报音频整理的采访。  相似文献   

20.
卡迪亚之死     
信海光 《中国报道》2010,(6):112-112
5月17日,受伤的泰国“红衫军”领导人卡迪亚·萨瓦滴蓬在医院不治身亡。卡迪亚是在5月13日“红衫军”曼谷集会点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遭冷枪袭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