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国人口普查为何定在11月1日开始? 人口情况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规定一个时间节点来进行统计。许多国家都选择7月1日,因为假如人口出生没有季节偏好,7月1日作为一年正中间的时间点,可以代表该年度的人口平均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始于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当时选择的也是7月1日。后考虑到7月份正是南方的雨季,影响较大,于是将时间点推迟到10月1日;但有了"十一"长假后,很多人利用长假旅游,人口处于大规模的不稳定状态,于是我国的人口调查(不仅是普查)的时间节点就改在了11月1日。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口普查为何定在11月1日开始? 人口情况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规定一个时间节点来进行统计.许多国家都选择7月1日,因为假如人口出生没有季节偏好,7月1日作为一年正中间的时间点,可以代表该年度的人口平均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发展步入低增长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显示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口发展步入低增长阶段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1990年7月1日)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  相似文献   

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经半年,主要数据如期发布。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普查登记的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总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在国际上,通常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通行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被认为是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我国在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78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人口总数的8.87%。而且,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  相似文献   

6.
温泉  王海鹰  吴晓颖 《发展》2011,(6):21-22
"‘十二五’期间,也就是今后五年内,我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0~14岁的少儿人口。"仔细盘点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内容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总计为1339724852人。  相似文献   

8.
一、我区人口分布及消费状况 根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止,我区登记人口总数为909325人,比1990年"四普"时增加了634837人,增长2.3倍,平均每年增加61456人,年均增长22%.2001年末常住人口84.43万人,比上年增加6.03万人,增长7.7%.人口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的人口现状和人口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快速增长的菲律宾人口  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约29.97万平方公里,吕宋岛和棉兰老岛占全国总面积的68%。19世纪初,菲律宾人口只有130万,从20世纪后半叶起人口迅速增长。菲律宾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60年菲全国人口2708.77万,1977年为3668.45万,1980年为4809.85万,1990年为6050万,到2000年7月,菲全国人口达7596.7万,在全世界排名第14位,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2.12亿)、越南(7983.2万)。从1960年到2000年的40年里,菲律宾人口增加了4887.93万,尤其是1970~1995年,菲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5%,在…  相似文献   

10.
人口数据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要素信息,因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注重人口数据的科学采集。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6次大型人口普查,进行了4次1%人口抽样调查,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2010年实施了《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10年1次的普查,并在2个普查年份之间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人口制度的发展。人口调查制度处于不断的调整与提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不能忽略人口调查制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人口的住房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住房普查和人口普查相结合,为人口与住房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一、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推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明显提高,尤其是城镇居民已告别了住房严重短缺时代,居住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11月1日,我国家庭户平均每户拥有住房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情省力》2000,(8):21-21
国务院决定在200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对党和政府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制定人口政策,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文明生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0年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状况越来越复杂,人口普查的难度也由此加大。如何防止人口瞒报和漏报,保证普查数据质量,查准总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事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成败。为此,国务院制定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国务院277号),  相似文献   

13.
人口普查所形成的数据是我们分析一个国家、地区人口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的基础信息.本文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西藏自治区人口规模、民族、性别、年龄、家庭婚姻、城乡、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结构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在宏观上把握西藏人口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变迁和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2000年11月11日中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深圳普查的结果出来之后,几乎让所有关心深圳的人们大吃一惊:该结果显示,深圳市总人口达700.84万人。此后,深圳人口问题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并由此带来诸多被关注的人口话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2007年11月28日通过的决议,哈将于2009年2月25日~3月6日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政府建议地方政府部门在2008年7月1日~2009年4月1日期间不要提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治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立平 《发展》2004,(3):28-28,30
最近很偶然地查到这样一些数字:根据2000年11月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北京市海淀区的总人口为224.01万人,同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44.28万人相比,10年零4个月的时间增加了79.73万人,增长了约55.26%,平均每年增加7.7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4.35%.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力 《特区经济》2009,(11):187-189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状况的研究,对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口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及人口抽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动态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对贵州省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来特别是1990~2005年近15年间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结构、素质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德玉 《特区经济》2005,(12):57-5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莞市普查总人口为644.57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470.4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54.5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22.66万人,10年中增长了17.2%,略低于广东省户籍人口平均增长率21.4%的水平。东莞市2000年外来人口为490.06万人,是户籍人口的3.17倍,外来人口比1990年增加447.74万人,年均增长44.8万人,年增长率27.75%,是户籍人口年增长率的17.4倍,比广东省外来人口平均年增长率17.64%还高出近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10年间东莞市外来人口的增加规模以及速度。  相似文献   

19.
宏观·国际     
《首都经济》2011,(8):9-9
10月世界总人口将达70亿2011年10月,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特将今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确定为"70亿人的世界",借此引发人们对70亿人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关注和思考。19世纪初,世界人口达到10亿。  相似文献   

20.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后,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而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目前各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