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虽然湿地只占地球表面大约6%~8%的面积,但很多研究指出湿地能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舒缓洪水泛滥情况、缓解干旱、保持耕地肥沃、为鱼类提供成长的庇护所等等。换言之,若湿地受到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将引起降水模式的改变。降水对于湿地有着直接的影响。湿地是发育于水陆过渡带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文章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湿地的面积、分布和功能造成的影响来研究黄冈地区气候变化对于该地区湿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培  董谦  许月明 《乡镇经济》2008,24(4):16-19
应用条件价值法(CVM)评估白洋淀湿地非使用价值是维持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个人支付意愿又是CVM的核心内容。文章以京津冀主要城市的243个居民为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白洋淀湿地非使用价值的个人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白洋淀湿地非使用价值个人支付意愿率为51.44%;距离、性别、文化程度和偏爱程度是个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收入和了解程度对个人支付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8,(3):13-13
在第12个世界湿地日上,中国国家林业局为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授牌,标志着四川若尔盖湿地正式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四川地区的湿地首次进入“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大草原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中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每年黄河枯水期时35%的水源都由该湿地补充。  相似文献   

5.
省内     
山东湿地35%已建保护区 山东省湿地资源丰富而独特,湿地种类多样风光秀丽。全省共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5大类、23种湿地类型,几乎囊括了湿地分类中5大类28种的全部类型。山东省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天然湿地下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自然湿地有效保护面积达到70%,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并在2012年开展“湿地年”主题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2月2日,世界湿地日。以玛曲湿地为核心的甘南草原湿地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也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黑颈鹤、白尾海雕等的主要栖息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气候影响的敏感区。近年来,甘南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雪线上升,草地大面积退化与沙化,湿地正在千涸萎缩。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可以反映湿地的健康水平和生态功能。九里湖位于徐州市主城区西北部,该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当地提供生态服务,还在迁徙季节吸引大量候鸟。然而,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多样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湿地营造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徐州九里湖湿地为例,研究如何通过融入生境单元制图法来提升湿地鸟类多样性,然后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策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一方法的应用,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得到重视。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旅游资源分布的改变、旅游产品开发难度加大、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增加。那么,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呢?笔者认为,宏观措施应该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以及旅游企业做好节能减排等。在法制层面上,应完善旅游安全法律法规、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流域水系,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西省面积的97.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2009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指出:“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惟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10.
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再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氮素超标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再生水回用安全.因此,本研究以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总氮出水水质为目标,设计两级串联人工湿地及三级串联人工湿地,分别考察其对尾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两种串联人工湿地对尾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30.61%...  相似文献   

11.
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麦地卡湿地)位于那曲市嘉黎县北部,地处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湿地范围内平均海拔大于5 000 m。麦地卡湿地是我国重要的高寒湿地之一,是研究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以及高原生物遗传和物种保护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麦地卡湿地现状,详细分析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最后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为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乔刚 《港口经济》2010,(9):13-13
当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集中地的城市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面对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城市脆弱性的现实,我们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城市治理和管理的基本目标,并用减缓和适应战略构建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从而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随着未来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继续升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5.
滕喜军  周利军 《魅力中国》2010,(34):182-182
本文以绥化是为研究区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手段.对绥化市湿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绥化市共有湿地3683.8km^2,主要有水域、滩涂和沼泽湿地三种类型,其中沼泽湿地的面积最大,绥化湿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庆安县、绥棱县和海伦市。  相似文献   

16.
日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而严峻的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普遍较弱,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中国城市经济》2011,(9):95-95
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5月初发表报告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全球将近80%的能源需求。一些环保组织为此欢呼,称该报告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引领全球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变,以抗击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二五”期间,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  相似文献   

19.
吕玉哲 《西部大开发》2010,(2):52-52,28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最大的鹤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辖的扎龙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然而由于湿地周边的人为干扰和旅游开发等活动,导致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扎龙湿地正面临着缺水、火灾、污染和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扎龙湿地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环境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角度初步提出湿地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高度为3335-6564米。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区内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干流长度分别为1217公里、1959公里和448公里,分别占三条河流干流全长的19%、36%和10%。区内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湿地面积7.3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2%。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