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慧娟 《特区经济》2008,(12):260-2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誉权侵权案件逐渐增多,企业商誉权保护备受关注。文章分析了商誉权客体的无形财产性特点,指出商誉权的知识产权属性;从理论基础、立法目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誉权保护的缺陷,在评析各国商誉权保护模式基础上提出应在民事基本法中确立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并制定单行《商誉法》,以实现商誉权的直接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钱矛锐 《特区经济》2007,226(11):255-257
商誉权的法律属性有知识产权说、复合权说和人格权说三大观点。知识产权是建立在公共产品上的非绝对化私权;商誉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商誉权作为绝对的私权与知识产权有着本质区别。复合权说强调商誉权的无形财产权属性,而通过与性质最相似的形象权比较可知,复合权说夸大了商誉权的保护范围而存在理论缺陷。商誉权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几点建议: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培养信息主体的安全意识与法律观念;要制定客户信息管理方面相应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没有对不正当竞争商誉侵权是否赔偿律师费予以明示,鉴于商誉侵权与商标、专利等侵权一样,有赔偿受害人律师费的正当性,应当通过法律解释予以肯定。司法实务中,可以综合考虑商誉载体权利的确定性、当事人对诉讼发生的过错情况、确定损失的方式、案件与律师费的因果程度等因素,具体案件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5.
周中举 《重庆与世界》2011,(5):28-30,45
我国法律没有对不正当竞争商誉侵权是否赔偿律师费予以明示,鉴于商誉侵权与商标、专利等侵权一样,有赔偿受害人律师费的正当性,应当通过法律解释予以肯定。司法实务中,可以综合考虑商誉载体权利的确定性、当事人对诉讼发生的过错情况、确定损失的方式、案件与律师费的因果程度等因素,具体案件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6.
商号是区别不同商事主体的识别性商业标记,是企业商誉的载体,而我国有关对商号保护的法律位阶低、缺漏多,完善相关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论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理论界及实际部门十分关注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问题.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律规范之一的<行政诉讼法>,从颁布实施到现在已有十二年之久,这部法律对于促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及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商誉的性质、构成要素和分类,探讨了商业信誉的确定、核算及披露问题.指出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确定为自创商业信誉和外购商业信誉.当前,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对商业信誉进行探究,我国也应该迎合国际的要求,制定出与国际相适应的商誉会计规范,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丁岗 《科技和产业》2012,12(1):93-96
商标和商誉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一直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这种混淆不仅掩盖了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源头,而且导致市场认知的企业价值与会计记录时常发生扭曲。这种状况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后,商誉已经从无形资产中脱离出来,在资产负债表中已经确定了独立的经济地位而得到改善。但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评估而言,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尚有待深入,评估方法还有待完善。本文通过对商标、商誉两种企业重要无形资源基本内涵的剖析,明确了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两者在特征上具有的相似性,存在现象与本质、内涵与延伸等联系。同时,这两者在最初定义的本质内涵、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价值凸现、法律保护及赔偿办法等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郭继宏  王维祝 《山东经济》2006,22(3):114-116
中外《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概念相同,对商誉处理相同,甚至都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有其独特之处,如制定依据、合并范围、商誉摊销时间等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旨在推崇使用购买法,限制权益联营法,抑制企业通过合并虚拟利润粉饰业绩。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讲,负商誉是不可能出现的.如果被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收购企业的收购价格,那么,被并购企业就会将净资产逐项出售,而不会再像存在正商誉那样将净资产一揽子出售.但负商誉在企业并购中确实存在,因此,探讨世界各国对负商誉的会计规范对我国准则制定部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此后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存续规模早在2014年底就已经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作为一项阳春白雪的金融产品,该业务一经推出就面临多元化的经营风险。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对该业务的本质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法律风险的系统分析也尤为重要。在借鉴域外商业银行有关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防范中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提出关于防范方面的建议,以期化解相应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曲明 《辽宁经济》2014,(2):72-73
我国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迫在眉睫.个人信息保护要实现价值目标的有效平衡,并遵从三项原则:保持价值平衡原则、信息保护与流通并重原则、重视法律的前瞻性和技术性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应从立法模式、基本内容和配套措施三个角度进行布局和考量.  相似文献   

14.
郑茗予 《中国经贸》2014,(4):181-18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商誉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实际收入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有很重要的影响,企业商誉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关注,要求确认和计量企业商誉的日益增长。但在世界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不合理的,通过研究商誉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的利用自身的资源,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市场。通过分析商誉会计研究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商誉会计存在问题,如负商誉处理规定不符合我国当前负商誉经济实质、外部监管不充分,提出商誉会计问题的应对策略,如详细披露商誉信息、商誉的确认基础与计量的完善、负商誉处理问题的完善、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保护小股东利益,保持市场信心,能够防范金融经济风险,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章拟从银行治理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国外典型治理模式下银行治理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案例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模式,以更好地指导我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16.
华坚 《特区经济》2005,(10):250-251
一、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模式的转变——从价值链到价值网市场经济的深化和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客户成为银行价值增值的核心,客户需求成为推动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金融自由化和科技的进步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通过产权制度的设计,能够激励知识的生产和技术的创新,有效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是知识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呈现出保护范围扩大,保护标准一致化、高标准化等特点.所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须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政策.  相似文献   

18.
季恒 《科学决策》2002,(6):36-37
我国国有独资银行历经了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换历程,公司法、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重要法律的出台推动了国有独资银行的商业化发展.但要使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困境,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必须对其进行比较彻底的改制.而要真正地落实国有独资银行的改制,需要国家创造条件,也需要在具体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兴起,并购交易成为企业扩张资本的主要途径,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成为不可避免的焦点话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当如何规范商誉会计,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以及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深远影响。文章以商誉为视角,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实施现状,从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披露四个角度探讨商誉会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竞争力企业间的并购和组织重组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商誉价值有相对完整的评估方法。因此,对商誉价值的评估成为企业合并时会计处理的重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目前,关于评价商誉价值方法的研究很多,但在所有的评估方法中,收益法更贴近于商誉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这一本质属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大家更倾向于用收益法作为商誉价值的评估方法。本论文通过对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商誉评估值。本论文以区间数的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目前的背景和区间数以及收益法的相关理论,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区间数的商誉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并对该模型各部分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最后分析此方法的问题和优势所在,作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