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既有一些推动因素,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怎样产生作用,它们的协同机制是如何实现的?这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厘清促进与制约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驱动——制约机制模型,进而对如何对该机制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丽  孙斐  郑菲菲 《江苏商论》2023,(2):59-62+72
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建立能够以开发促保护,实现区域生态与旅游可持续良性互动发展。本文针对江苏省沿洪泽湖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基于世界著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的经验,提出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27日,川、藏、滇三省区达成协议:在未来10年内,三省区将共同投资500-800亿来规划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而地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的得荣县正是"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得荣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价值补偿、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达到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也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关系公众生命与健康的特殊行业,医药企业生态责任包括对人的"生命责任"以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责任。以"生命责任"为核心的生态责任是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和延续个体生命以及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共生、持续与和谐的特殊使命。制药企业要实现与利益相关者共生,实现企业与顾客的共赢,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荣,就必须树立以"良心、良知、良能"为导向的良善价值观,构建"以生态为中心,尊重生命,敬畏天地自然"的伦理观、经营观与责任观。这是制药企业生态责任建设的基石。建立和完善生态责任制度,实施系统、有效的生态措施则是医药企业生态责任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供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为此,需要对生态资产进行评价、管理和补偿,本文对生态资产服务价值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资产评估和生态补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理论和现实的结合,本文以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汉江沿岸的郧阳水土共治模式为案例,评价郧阳区生态资产价值,既是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又有助于推动长江大保护行动的落实,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麻益军 《商业研究》2006,(19):169-171
“畲乡风情旅游区”是指依托畲族文化和畲乡生态而创建的旅游区。建立畲乡风情旅游区是实现畲乡风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景宁创建“畲乡风情旅游区”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构建畲乡风情旅游区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模式与定位;二是保护与开发;三是投资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银喜  王胜  赵劲钧 《品牌》2011,(8):58-60
<正>在日前召开的太原市尖草坪区政协与全体政协委员会上,区委书记郭建发同志讲到,今后五年,区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将尖草坪区建设成为"一流的不锈钢产业区、一流的商贸物流区、一流的文化旅游区、一流的生态宜居区"。这"四个一流",关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
论前南峪生态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伟  李菡 《市场论坛》2009,(5):67-68
文章以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生态旅游区为例,分析其开发旅游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进而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景区实现长久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安排部署。海北州作为青海省环青海湖牧业示范和生态旅游区的重要区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地区资源环境态势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因此海北州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为此,就海北州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花坪生态旅游区环保现状,探讨了环保技术在花坪生态旅游区中的应用,从而为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应用提供了一个好的范本。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北方经贸》2007,(11):125-127
文章以铜陵大通旅游区为例,将当代CIS理论导入旅游区形象设计之中,分别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大方面对大通旅游区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塑造,希望对大通建设成为当代旅游名镇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从旅游区生态循环角度对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等观点进行分析,在正确认识旅游区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区低碳运行与生态可循环模型。低碳运行与旅游区生态循环强调生态系统自身的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的自然生态还是人文生态,如果没有再生功能和复苏功能,最终都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从旅游区生态循环模型出发,生态环境协调是发展,维持是发展,复苏也是发展,而不一定开发才能发展。湿地恢复、草原轮休、大海禁渔、封山育林、文化传人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明要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更要注重旅游区生态可循环模型下的低碳运行。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区域有着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对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文对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建立生态旅游区成为我国旅游者广泛认同的旅游区发展模式。但是从我国当前的生态旅游区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公园模式下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将重点探讨当前国家公园模式下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公园模式下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越圆  张兵 《商场现代化》2010,(19):80-82
针对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旅游发展现状,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运用有关旅游容量的理论与方法,对成陵旅游区的旅游空间容量,旅游设施容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对旅游生态容量,由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成陵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容量与实际容量相比远未饱和,从中发现成陵旅游区的开发存在问题,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生态问题逐步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国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认真研究、梳理并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我们在新时期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循环经济及生态酒店相关理论的分析,解析了在我国酒店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之一——生态酒店的建设。重点构建了以生态设计、系统生态管理、社会支撑为基点的生态酒店运营模型,通过运营模型的设计,为酒店行业开展生态酒店的建设提供具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4):7-8
本文以生态经济的视角,分析云南所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用产品内部和外部价值链理论对云南省生物医药产品生产、销售系统进行价值分析,分析目前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云南应抢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机遇,实施生态经济立省战略,通过全面发展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大生物产业,积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使云南在生物经济时代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产品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的主导产品形式,而现行的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新世纪初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健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