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力拓间谍门事件再次明确警示,中国经济信息非常不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从力拓案中吸取经验教训,大力改进目前的信息管理制度,努力做到既能保护国家利益,又能促进公平竞争的对外经济交往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9,(16):38-39
缺少铁矿石的中国却成了铁矿新闻的“富矿”。 就在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三大铁矿石寡头——英国必和必拓、澳大利亚力拓、巴西淡水河谷——的铁矿石价格谈判陷入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时,7月7日,澳大利亚媒体披露:上海市警方以涉嫌间谍罪拘捕力拓中国首席代表胡士泰等4人。原因是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胡士泰等4人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3.
《光彩》2009,(8)
7月9日,上海国安局证实,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上海国安局指出,在中外进出口铁矿石谈判期间,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4名员工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中国钢铁生产单位内部人员,刺探窃取了中国国家秘密,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安全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贸易自由化使我国企业产品出口面临激烈的竞争,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也在增大;大量引进的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产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使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在悄然形成和增加等方面。政府应从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入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平崛起"的理论支点,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要努力排除国内隐患,以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安全;充分发挥国家安全机关职能作用,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周红燕 《商业会计》2011,(27):33-35
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免疫系统"。本文重点关注如何保障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实现,在分析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家审计侧重点,结合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现状,指出国家审计采用跟踪审计模式能够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应在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五个领域重点展开跟踪审计,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发生的"力拓案件"说明保护商业秘密在经济活动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从法律上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系统规范,应当首先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认定在保护商业秘密法律应对的路径选择上,应当增强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加强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7.
肖云端 《江苏商论》2010,(6):150-152
"力拓案"再次突显了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紧迫性。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无论对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还是对作为宏观主体的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但各有其不足。因此,应该在坚持现有立法模式基础上,对上述各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以更好的保护商业秘密,维护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欧美债务危机警示我们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一项重要课题。欧美债务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风险有金融安全风险、资源环境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国家审计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监督者"和"防火墙",应充分发挥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职能作用,通过构建审计预警、强化绩效审计目标、完善金融审计功能、开展专项审计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监督机制,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央企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中国拓展国家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给央企开展国际化经营注入了新动力,但其中也隐藏了不可忽视的风险。本文结合央企"实践国家责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为全民谋取红利"的政治特点和国内国际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以"中铝并购力拓"为索引对我国央企国际化战略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一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审计评估经济安全与否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家义审计长的"免疫系统论"将政府审计作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政府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权力是由法律赋予的,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有关政府审计评估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依据及其缺陷,借鉴美国的相关法律及美国GAO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对法律的补充与修订。  相似文献   

11.
王大伟 《商业时代》2012,(14):53-54
随着时间、空间、重点领域之差异,中国经济安全的内涵、外延、评判标准亦在丰富与发展。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的背景和演化过程,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影响因素和重点领域存在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案被调查,境外中资集团和央企境外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贪腐卖国问题日益受到中纪委的高度重视。从力拓案到葛兰素史克案,再到近日的宋林案等背后的跨国商业贿赂黑幕,日益暴露出我国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商业环境也颇为混乱,监管和惩处力度不大,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现状,使我国成为跨国商业贿赂重灾区。可以说目前跨国商业贿赂等类型腐败案件在我国频发,已经严重危及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也在一定程度危害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如何从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治理跨国商业贿赂,如何从提高政府责任和社会认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跨国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社会直接监督力度等诸多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实现对跨国商业贿赂的全方位控制,建立一个法制、规范、有序,既能保护国家利益又能促进公平竞争的对外经济交往环境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又使国家经济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并购既能增强东道国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也可能危害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防范跨国并购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蒋桂萍 《商场现代化》2005,(34):308-309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又使国家经济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并购既能增强东道国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也可能危害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防范跨国并购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汉林 《国际贸易》2008,(10):44-50
随着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表现,体现在对外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美、欧、日作为世界备受瞩目的三大经济体,制定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经济安全战略和具体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桂萍 《商场现代化》2005,(12):308-309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又使国家经济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问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并购既能增强东道国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也可能危害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防范跨国并购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经济安全涉及经济制度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市场安全等,应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和加强。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并不总是对立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安全的。但当对外开放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产生冲突、原有的开放具体政策和措施损害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时,对外开放应该服从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要求,作出调整。调整对外开放的措施和具体政策,不等于回归到闭关自守的状态,也不等于排斥对外开放,而是为了更好地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根本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引进外资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外商直接投资,即引进国外生产资本的角度,来论述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关系的问题。以下所提到的引进外资,均指外商直接投资。一、引进外资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对外开放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是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主要就是引进外资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存在着误区的。一种认识是简单地认为对外开放或者说引进外资过头了,要避免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就不能扩大开放。另一种认识是不去正视客观出现的消极现象并深入研究,仍然把对引进外资的肯定与否当作人们思…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刘家义审计长在国家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指出:审计监督制度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本文在免疫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对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指导思想进行总结,并从六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在目前经济环境背景下,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4月15日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习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其中"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的深层次内涵就是将经济安全与经济安全活动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措施和基础性手段。5月16日,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