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恩感恩     
文思颖 《活力》2013,(2):24-24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词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的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培养感恩意识.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知恩进而做到感恩。  相似文献   

2.
感恩教育,就是让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它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区域化地域性,因材施教,对广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感恩的教育,使之做到心中知恩,从而行动于报恩。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分析当代背景下技师学院学生感恩意识淡漠的现状与成因,并指出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最后分析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真搞好感恩教育,达到营造一种人人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为构建和谐幸福的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伟 《中外企业家》2013,(3S):198-199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知恩、感恩的民族,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主要表现在淡漠父母、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情。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是主要引因。面对现状,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合、综合教育,并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5.
前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谢恩泽"、"知恩不报非子"、"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这些伦理美德,无不昭示着感恩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对企业而言,感恩文化能增强企业职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司)将感恩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感恩文化教育中着力加强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全体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同事,努力实现用文化启发人、用精神鼓舞人、用理念引导人、用行为规范人,推动了企业和谐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儒家感恩文化是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本文通过对儒家感恩文化的阐释与解析,提出了一些培养感恩意识的对策和建议,对当前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塑造感恩意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大学生人格、培育人文校园、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从大学生的舍得教育入手,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如蒙牛企业文化“四个98%”的论述:“资源的98%是整合,品牌的98%的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矛盾的98%是误会”。所有的“营销”,都是“人销”,解决了“人销”问题,就一定能实现“赢销”!而解决人性的根子问题,是爱心、感恩和沟通。这里推荐您使用一款《感恩支票》沟通工具,将会让您的爱心表达有载体,感恩回馈有新意,沟通理解有通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俊萍  武蕾 《价值工程》2011,30(26):265-265
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唤醒被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促使其采取感恩行动,以达到爱心社会为目的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由“感谢”到“感恩”,变化的不仅仅是一个字 自去年8月以来,广东移动在南粤大地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感谢广东”活动,通过实施六大系列、十大工程和百大项目,回馈了客户、回报了社会,对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近日,广东移动启动了“感恩广东”大型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导报》2014,(4):10-11
获奖感言: 我对授予的荣誉充满感恩之心。 首先要感恩改革开放,让我“洗脚上田”,把皮革小作坊做成了迈向世界的企业;也要感恩中华美德,教育我弘扬诚信,让“脑袋”里的财富带动“钱袋”.  相似文献   

12.
李英群 《潮商》2015,(3):69-7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潮州人最懂得感恩,把“喝水不忘掘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记在心头,落实行动。  相似文献   

13.
学会感恩是受恩者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对生命恩赐的领悟和珍爱。通过对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的内涵与外延全释,正确认识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一切事物都没有意义;善待自己就等于善待生命,因为感恩所以懂得了生命之真谛。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感恩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生命教育引领学生快乐成长,本文旨在为推进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标题,颇有点“杞人忧人”之虞。五千年上下求索的泱泱古国,“感恩”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承和激扬的主题。我们既不缺乏感恩的经典巨制,也不缺乏感恩的口语相传。古书上的“天地盖载之恩,日月临照之恩,国王抚慰之恩和父母养育之恩”的“四恩”论述,佛经上的“上苍友好生之德,扫地恐伤蝼蚁命”的苦心禅意,  相似文献   

15.
全觉民 《上海企业》2010,(12):88-88
11月23日,由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华佗论箭首席专家严介和倡导,上海及长三角的企业家聚会浦江边,共同响应12月18日在四川广安举行“中国商界领袖小平家乡感恩行暨首届中国新经济感恩论坛”,支持捐建“感恩林”、发表《感恩宣言》、倡议设立“中国感恩节”。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道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意识教育,营造感恩意识教育环境,强化感恩心理引导,是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才强国,因此需要对大学生加强思想素质教育。高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感恩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帮助高校学生培养感恩意识,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为此,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高职院校培养高职学生的感恩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尹生 《中国企业家》2006,(4):113-113
2月24日是我49周岁生日,在中国有一个习俗叫过九不过十,所以我今天过的是五十岁生日。年届半百,总结起来感想颇多。单就从做人的角度来讲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为知恩感恩;二为心情的开放。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相似文献   

19.
《东方企业家》2010,(1):97-97
因为爱,所以更经典! 为了庆贺迪莱“感恩十年”,感谢各界人士对迪莱品牌的支持,迪莱品牌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联同中国乒乓球队关爱中国希望小学儿童成长,于2009年11月21日、28日分别在重庆远东百货、河北廊坊明珠大厦举办“迪莱十年,与爱同行”迪莱感恩重庆、迪莱感恩廊坊爱心之旅慈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子熠 《乡镇论坛》2020,(6):13-13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示范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各村涌现出很多志愿者、好心人,他们深知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或出资或出力,用自己的方式致敬那些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付出的人们,上演着一幕幕知恩感恩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