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证据是案件的生命和基础。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证据都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行政确认工伤认定案件中,常常会遇到除受害人本人陈述外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如事故现场不明显、发生事故伤害时没有其他证人在场、受害人所受伤害为"内伤"等等,这类案件的工伤认定行政确认过程比较棘手。鉴于此,在工伤认定中是否可以充分运用间接证据作为行政确认的事实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全渝滨 《活力》2006,(4):105-105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虽然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靠证据,但却强调了证据在判处案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我国也是认可证据裁判这一原则的。但是,我国法律所认可的证据裁判与国外相比,无论在作为证据裁判对象的事实上,还是对裁判证据的要求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证据是案件的生命和基础。无论是行政执法,还是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证据都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惟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杨军  杨姗 《活力》2010,(18):50-50,52
“零口供”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归案之日起.自始至终均矢口否认自己实施或参与实施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其涉嫌犯罪依据的是其他一些直接或间接证据的案件。所谓的“零口供”,不是没有口供.而是没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其实施或参与实施犯罪行为的口供。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犯罪嫌疑人根本否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另一种情况是犯罪嫌疑人只供述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查办自侦案件过程中,侦查人员通过调查取证活动所收集的证据,必须经过审查,判明其是否真实和在证明案件事实中的作用,才能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检察机关自侦案件证据的审查评断,是指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检察人员对于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分析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和证明能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的一种活动,由此而产生的证据就需要有正确的审查评断.  相似文献   

7.
周超  赵宇 《活力》2011,(17):35-35
证据.顾名思义,就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也是一种事实。所谓证据标准是指法律关于负有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为证明案件事实、论证诉讼主张、运用证据所要达到的程度。在证据裁判为主导的现代诉讼活动中,证据标准已经成为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尺度,在很大意义上决定诉讼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中,凡是需要证明的事实,必须证实才能认定它的存在与否,这就需要法律为之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它指出了证据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认定案件事实,也就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最低证明要求。可见证明标准是司法实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司法活动中部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是人民法院及仲裁机关据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将举证原则由原法院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特别是有关"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当事人如果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不能提供有效的能证明其主张真实性的证据,就要承受不利的法院裁判,其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但是,由于证据受时间、地域、效力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当事人都能提供有效的证据,不是所有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特别是对于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证据保全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是人民法院及仲裁机关据以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将举证原则由原法院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变,特别是有关"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当事人如果对自己主张的事实不能提供有效的能证明其主张真实性的证据,就要承受不利的法院裁判,其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维护.但是,由于证据受时间、地域、效力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当事人都能提供有效的证据,不是所有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特别是对于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证据保全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志福 《活力》2010,(14):77-77
公诉过程中的退回补充侦查是指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或出庭公诉过程中,对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依法退回原侦查机关进一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的诉讼活动。退回补充侦查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程序。对于弥补侦查和审查起诉中的缺陷和不足.确保公诉案件质量有着不可抹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家永 《经营者》2001,(2):44-44
<正> 一、什么叫证据证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活力》2005,(7):208-208
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在诉讼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证据的特殊的证明力。在诉讼过程中,公证书能够直接证明公证所确认的法律行为及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是真实的、合法的。在法律上确认公证书的证据效力,是因为公证书具备了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公证书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出具的司法证明。这种证明对有关案件来说,既是直接证据,又是间接证据。公证书在诉讼阶段具有证据的效力,是因为它既反映了案件的客观事实,又说明了案件的真实情况,而且经过国家公证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政案件办理过程中,需要收集有关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及违法情节。执法人员在收集完相关证据后,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所收集证据的确认。笔者认为,在对证据确认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第64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举证制度,明确了主张事实的当事人要对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负责,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提供证据。往往在一些诉讼中,当事人只注重主张权利,而忽视收集证据或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要求。因此,对民事诉讼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打经济官司如何举证□汪澄波打官司谁都想赢,不少企业往往自觉有理,但打起官司来时常输得一塌胡涂,不懂如何举证、忽视证据的作用恐怕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法官要想知晓自己审理的案件,必须借助有关证据,只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才能保证认定案件事实,从这个角...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区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起步较晚,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在证据的收集程序、证据的审查、证据的使用上,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甚至会忽略一些显而易见的证据。在证据尚不能明确证实行政相对人违法时,如果下达行政处罚,势必会造成冤假错案,影响政府职能部门公正、高效、科学、廉洁的形象。因此,办理案件必须以准确认定的案件事实为基础,强调证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证据是案件的生命和基础。无论是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证据都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惟一手段。没有扎实可靠、全面客观的证据,就不能正确揭露、证实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就不能促使行政相对人承认行政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9.
程建山 《大众标准化》2004,(6):10-11,33
什么是证据?在行政案件中,“证据”有其特定的法律含义,是指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定程序收集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换句话讲,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也可以说是用已知的事实去证明未知的事实,前者(已知事实)是后者(未知事实)的证据,后者是前者的证明对象。  相似文献   

20.
调查取证作为查处质量违法案件的关键环节,工作是否扎实、细致,直接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能否准确为案件定性。质量技监部门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只有通过充分调查、收集证据,鉴别、印证每个证据的真实性,并掌握足够的证据量后,才能对案件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因此,笔者认为,办案人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时必须做到细、实、勤、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