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规模的不断攀升,各经营主体所辖路段及管理公司将会变得更为庞大;相应的营运规模和营运工作压力也将随之增加本文结合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综合阐述了该系统是如何在当前高速公路管理规模和复杂性下为高速公路的营运和管理带来便捷的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日趋成熟,其工作重心已从单纯的建设逐步向建、管、养并举的发展模式转型,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已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是指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的使用期间,为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使其最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机电运营维护管理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等机电系统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完成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目前全国约30%的高速公路运营时间超过5年,这些路段机电设备正进入养护维修的高峰期,还有部分路段的机电设备正进入各个业主单位自行养护维修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的机电养护在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全线公路的网络稳定连接、收费管理的正常运行以及高速公路的畅通。鉴于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机电设备种类繁多,仅仅依靠人工检测和评定已经远远跟不上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时期高速公路机电养护需要,为了满足高速公路营运决策需求,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核心竞争力,推进我省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进程,建设机电养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30年,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运营成长的20年,高速公路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到网络,从本地到远程,为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多年的建设,高速公路信息化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信息化应用已基本覆盖了高速公路业务各管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在经历的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任务繁重的养护和管理。约30%的高速公路运营时间超过5年,进入养护维修的高峰期。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以保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高速公路资产的损失和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又一个关键的年头,年底将确保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贯通路段,落实高速公路中央建设资金计划,确保完成5000公里以上。2007年也将是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的一年,《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等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表明2007年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将向纵深发展。展望2007年,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继续稳步推进区域联网收费,尝试跨省市联网收费;二是逐步开展省域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工作;三是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应更有针对性;四是通过路网管理中心提升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推进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治超监控网络;六是继续稳妥推广计重收费。”这是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4月23日,在合肥出席第九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开幕式时讲的一番话。这也是中国公路学会第九次举办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及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受到管理制度和电子设备更新速度快等诸多因素影响,支撑高速公路运营的机电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变得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造成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体系日益完善,高速公路路网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不但要效率高,更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对高速公路地形图数字化模型所涉及的不规则曲线长度的计算模型和不规则曲线均分坐标计算模型的原理、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路损事件的可视化管理及系统的统计分析性能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也分析了系统的数据持久化及网络架构的比选问题,最后对系统的最大有效数据容量测试及应用服务器平台测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宁夏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于1997年.经过7年多的建设.截止2003年10月,已建成高速公路526公里.自首府银川市向周边省市贯通的高速公路网已初步形成。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管理体系也在逐步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正国务院要求加快高速公路ETC建设中国政府网8月21日披露,国务院发布若干意见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专家认为,这无疑利好相关上市公司。意见指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建设。财富证券分析师赵欢认为,国务院推动加快ETC建设利好相关上市公司。目前,上市公司中海科技主营就是ETC产品。此外,航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联网为背景,以广东省高速公路ETC客服运营为例,提出发展建设ETC客服运营互联网应用平台,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以ETC为载体,逐步打造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在ETC客服运营发展新模式,构建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公路通信系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管理、运营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是高速公路实现安全、畅通、舒适、经济和高效运营的必要手段.为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高速公路通信应用技术的进步,实现高速公路通信网络和运行的优化,更好地满足高速公路的发展需求,加强公路通信资源管理和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逐年快速增长,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国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高速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加完善的服务、更高标准的道路质量、更加快捷的通行条件、更完善的信息诱导功能等,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也逐渐由道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尽快提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机电一体化水平的需求愈显迫切,而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中,收费结算中心是重中之重,它是省域三级联网收费机构中的最上层.  相似文献   

16.
当前,管理体制是制约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建设和运营的最大问题,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比较杂乱.给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发展增加了许多难度。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大致可归纳为4类:第一类是组建省政府直接授权再领导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性质的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第二类是省交通厅领导的事业性质的高速公路管理局,第三类是中外合资的高速公路企业,第四类是省交通厅下属的各种企事业单垃就陕西省来说、目前有7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省政府直接授权开领导的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省公路局:西安绕域城高速公路生态林带建设管理局:国内资产重组企业的西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港资买断的西安——临潼的金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华通公司;交通厅下属的物业公司等。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和互联互通.这种分割路网、机构重复、低效运行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给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和营运管理带来巨大的难度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协调各管理主体的不同要求.兼顾公路服务的公益性和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成为联网建设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艰巨任务现就我们在陕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经验.对联网收费管理部门的定位、职能、性质、资金结算模式和联网收费管理部门的管理经费等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伴随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却逐渐跟不上其建设速度,若仍然按照过去一条路(含长大隧道及隧道群)一个管理单元来实施运营管理,势必阻碍路网内不同路段之间、不同隧道(群)之间交通信息的共享和综合管理协调,进而导致各自监控系统之间无法协同工作,无法实现跨路段的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交通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18.
截止200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36万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6.5万公里,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对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的机电系统的建设愈发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综述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速公路为国民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高速公路运营进行全面监控。视频监控作为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运营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路况现场的实时图像。视频监控技术的演化经历了由模拟传输到数字传输,由工控机模式的图像压缩处理到嵌入式专用设备的图像压缩处理的演化。黑龙江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项目,采用IP数字传输,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交通监控是根据高速公路交通运营中出现的恶劣天气、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等各类突发事件.适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行车安全,有效提高道路使用率的管理行为总称。它是一个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实施控制的闭环过程.是整个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机电系统是获取信息、实施控制的手段,是实施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管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