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革命与生产率悖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技术革命无疑是人类经济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技术进步,但是统计上的观察表明,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经济不仅没有得到更快的增长,而且与此前的年份相比,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增长水平反而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理论上,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生产率悖论”。本文试图对这一悖论的几种解释进行考察和评析,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总结回顾了信息技术与生产率相关的研究,估算上海市资本存量并应用参数估计方法估算上海的劳动力和资产产出弹性,用劳动者报酬进行核实;根据估算的劳动力和资产产出弹性,使用增长核算方法计算出上海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信息技术与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有企业作为后赶超时代的技术公共品的提供者、过渡时期国家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工具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者、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和公共品的提供者及克服系统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协调器,其效率状况必定呈出“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全要素生产率(TFP)来看是有效率的;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是有效率的;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悖论”状况。  相似文献   

4.
施工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和困境。要解决这些悖论和困境,需要采取如经济、法律、制度、文化等各种手段,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为迎接国内外竞争主体挑战,把握国内外市场份额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一、生产率概念 “生产率”这一概念已被广泛重视,长期以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对其作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且也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它是某一系统(如项目、企业、甚至整个地区国家)经济性和社会性高度抽象化的综合性的指标,也是评价系统运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从所周知,生产率可表示为: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油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油田企业生产建设中,信息技术对油田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含义,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性,研究了信息技术在油田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庆春 《IT经理世界》2010,(12):105-105
正在毁掉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怡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企业生产率的演进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来试图发现生产率的产业间变化和总体上的省际发展变化,发现生产率角度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省际演变趋势,对各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国内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还不高。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则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为此,对信息技术可以在施工管理中可以发挥的方面以及进行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11.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趋于深化融合的时代,关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效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大样本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了控制企业的异质性、模型的内生性和样本自选择问题,本文逐步采用了横截面数据模型、平衡面板数据差分模型和Heckman选择模型,得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不存在“计算机生产率悖论”,信息化和计算机使用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诱导资本投资信息技术,激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竞争力,将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放松了新古典经济学条件下沉没成本决策无关性假设前提,进而从真实世界角度阐述沉没成本悖论存在的理性逻辑,从而表明人们很难忽略过去发生的沉没成本,它本身并不能被视为一种悖论或错误行为,甚至是非理性行为,同样也是在约束条件下一种广义理性行为。因此,需要承认沉没成本悖论存在的普遍性,而且还需要采取恰当的非正式和正式制度设计克服沉没成本悖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警告我们不要考虑过去发生的沉没成本,"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的规范结论。因此,不仅需要提高决策者的认识能力,更多需要采取加强沉没成本与风险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最为根本的。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使得中国技术进步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4.
出口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能源消耗和产出微观数据,利用细分能源类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换算得到微观企业环境绩效指标,即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并试图以企业劳动生产率为桥梁,结合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现象”,研究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对其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企业生产函数框架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①出口造成中国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大,同时,排放强度随着企业出口密度的提高不断增长,出口并没有显著提升企业环境绩效,考虑不同生产函数形式后结论均较为稳健。②传统的“污染避难所问题”并不是造成中国出口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高的主要原因。③中国出口企业生产效率更低,进而导致更高的碳排放强度。④出口企业的低效率和低加成率(低利润率)进一步拖累了企业技术升级和环保投资,这是出口造成企业更为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贸易与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环境绩效关系研究的缺口,从微观层面给予污染治理与减排策略以政策参考,证实了在国际贸易进程中不仅应制定宏观目标,还应直接着眼于微观企业,特别是促使出口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20个子行业2005~201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同时,本文通过对不同渠道下的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技术溢出对制造业总体及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贸易溢出的影响不显著,FDI溢出抑制绿色生产率的提高,ODI溢出对绿色生产率有较强促进作用,但每种渠道技术溢出对不同技术密集度的制造业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加大对外投资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构建管道检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管道检测工作采集,储存、管理和应用分析一体化管理,给各级领导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快速、准确、详实的检测信息,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化工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知识经济唱主角的今天 ,应利用信息化来改造传统的石化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The role of firm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 and financial markets is the subject of considerable research. Typically empirical research measures information through price dispersion. However, the dispersion represents an imperfect measure of information. Several studies utilize stochastic frontier estimation techniques to measure work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determines whether the frontier information measure can be applied to the measurement of firm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 markets. Several intuitive hypotheses are tested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investments.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using stochastic frontier techniques to measure firm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