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红 《西部金融》2009,(11):69-70
2002年,外汇管理由直接监管向间接监管转变.银行在办理外汇业务过程中被赋予了一定范围内的对外汇资金交易真实性的审核权,银行代位监管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银行代位监管总体执行情况,指出了代位监管中存在的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安宁 《西部金融》2002,(10):15-17
最近,我到宁夏辖内人民银行部分中心支行和县市支行就银行监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所掌握的情况看,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的银行监管工作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政策性银行监管部门的设立 2001年7月,全国银行监管工作会议后,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的决定和统一部署,总行、分行、分行金融监管办事处、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对内部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作了调整和完善.按照"坚持改革,合理分工,管监分离,集中监管"的原则,总行设银行管理司,负责银行类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业务规范、制度建设等.调整银行一司、银行二司的职能,负责银行类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调整非银行司的职能,负责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合作司和信合筹备办合署办公,重点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多要求.积极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5.
荣庆 《西部金融》2002,(5):13-14
所谓银行风险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注重银行本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对市场敏感度较高,能及时全面反映银行的综合经营状况,预测潜在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能紧跟市场发展.目前银行风险监管在西方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风险监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逐渐对银行风险予以重视,并不断加强银行风险监管.但是,由于我国的银行风险监管起步较晚,监管手段有限,经验较缺乏,因此,如何提高银行风险监管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监管强度不断提升,小银行监管负担是否比大银行更重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运用中国115家商业银行2011-2018年数据,通过构建包含监管变量的成本函数,估算了银行平均合规成本的大小,并对小银行的监管负担是否更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提升监管强度将显著提高银行成本;无论按总资产大小、银行传统类型以及是否上市分类,均发现提升监管强度更加重了小银行负担,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不同的小银行其监管负担并无显著差异,但金融创新活跃的东部地区小银行承担了更重的监管负担.因此,建议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降低小银行合规成本,为小银行发展提供公平的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沿革,总结了在前一段时期银行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银监会在今后提高监管效率方面应做的工作,并结合一些发达国家有关银行监管的成功经验和本国实际对我国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行风险分析研究是当前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角度出发,阐述了银行风险分析工作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资本充足率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和流动性分析等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可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开始反思传统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一致认为应当对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加强逆周期监管理论的实践与探索是各国银行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作为银行传统监管手段的内部评级法同样具有顺周期性.缓解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可以通过扩大违约率计算的时间区间、开展压力测试和引入杠杆率指标等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影子银行体系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课题,而监管制度建构的前提是厘清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对影子银行体系内涵涉及到的构成要件进行梳理及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进行剖析后发现,监管的制度模式已滞后于综合金融业务的发展,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工具已不能对交叉领域中影子银行监管套利行为进行有效抑制.因此,需对于现存监管模式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影子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协调主体和责任归口,建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逐步完善影子银行监管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1.
独立、透明、有序的银行监管机构对于监管效率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独立性、透明度和内控机制这三方面的分析来揭示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对银行监管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的重要意义,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寻找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银行业监管面临着监管失灵的困境,根本原因是监管理念的滞后,形势的需要召唤着新型的银行监管理念。公共治理理论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把公共治理理论引入银行监管领域,或许能带给银行监管工作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存款保险制度引入银行资本监管对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借助2007-2019年中国475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资本监管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监管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且在危机时期对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比正常时期更大;在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后,资本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会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银行资本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除了对总体的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协同作用,还会相互作用使银行资产端风险和负债端风险都得到显著降低.在控制银行层面和地区层面观测值的异质性影响后,研究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银行监管以及发挥资本监管与存款保险的协同作用,共同管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陈璐 《西部金融》2001,(11):29-3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8年9月正式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旨在为有效银行监管提供一个框架,并加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监管标准.该原则指出,要想建立有效的银行监管必须具备5项先决条件.对照"先决条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监管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年~ 2015年中国4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管压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大型银行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向作用明显弱于其他类型银行;市场竞争力对银行业稳健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无明显差异.此外,不同类型银行监管压力与市场竞争力的交互作用与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交叉作用增加了小型银行的稳健性,却显著降低了大型银行的稳健性.另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强化了银行稳健性的动态一致性特征,随着资本监管压力和银行业竞争性的上升,银行稳健性对监管压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竞争条件下,银行监管者的目光由对单一银行的安全性监管转变为基于竞争性考虑的对金融大环境的综合协调与监管.由于中国银行业规模不经济、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及较高的进入壁垒,表现出有效竞争不足,故银行监管应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银行竞争力的监管、降低进入与退出壁垒、创新市场化监管方式,以切实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银行是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银行组织形式,其业务具有突出的虚拟性、动态性、地理位置无关性、技术依赖性以及客户导向性等特点.从监管角度看,网络银行虚拟的运营模式和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使其面临的风险相较传统银行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这也给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工作带来挑战.目前,我国网络银行刚步入试点发展阶段,如何在加强监管和推动创新之间取得平衡并没有一个简单通行的现成答案.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不是也不应该是单纯的传统银行监管的简单平移,而是要在充分考虑网络银行多方面特殊性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监管框架并坚持“线上线下相一致”、“宏观微观相统筹”以及“规则原则相结合”三点实践导向,对网络银行实施全方位、综合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银行监管的理论有功能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这两个理论都是建立在完全的市场经济基础上.我国的银行体系现阶段仍是政府主导型的,这样对我国银行的监管肯定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基于此,本文从监管目标多元化和腐败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