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声 《市场周刊》2008,(2):48-51
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开发所要实现的一般工业化不同,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开放要实现的是一种具有全新内涵的“再工业化”,实质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那么辽宁沿海经济带在产业政策上如何契合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再工业化”思路?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政府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企业回迁”战略,以恢复美国制造业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关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美国“再工业化”政策进行指数化,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对中美贸易影响.结论为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在短期内阻碍中美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但长期会阻碍中关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但是目前产业发展却陷入瓶颈,面临着再工业化,而产业集群可以说是再工业化的一个基本方向和核心环节。通过分析“苏南模式”中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结合黑龙江省目前的产业集群现状,借鉴“苏南模式”的经验教训,形成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集群模式,把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与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结合起来,对实现黑龙江省再工业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晖余  夏冠男 《华商》2012,(4):18-19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经济体“承接转移”,国内出现少量资本“抽逃”实体经济迹象——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后危机时代”,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如何直面压力、突出重围、再造“新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
有人将一百多年前那场中华民族在抵御外强和安定内乱中成功求存并崛起的工业化改造称为中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认为它的特征是完成了中国从手工作坊到机器大生产的工业化普及;也有人将我们始于改革开放的引进国外机器设备生产工业品,然后再行销全球,从而确立“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6.
宾建成 《国际贸易》2012,(11):43-47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再工业化”的呼声不断高涨,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制订重振制造业的具体方案,涉及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措施,“再工业化”从经济主张变成政策行动。欧盟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地位造成严重冲击,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导致欧盟社会经济模式优越感逐渐丧失。为扭转不利局面,欧盟力图通过调整政策导向找到新出路,通过重振制造业提升其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张茉楠 《华商》2012,(5):40-40
当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发达国家,“回归实体”都是一个热门词。但由于各项成本攀升,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我国中小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来越多,“回归实业”说易行难。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趋势又给中小企业增加了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张茉楠 《商》2014,(12):12-12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结构再平衡”可能会对短期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紧缩效应。  相似文献   

9.
《华商》2013,(3):38-44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随着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新型城镇化”这一议题戍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回升,全球的不平衡格局正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就中国而言,通过强力刺激政策实现率先复苏之后,一方面,以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再杠杆”政策正在进行灵敏主动的动态微调,从而避免经济出现“二次探底”,同时也预警性地调控可能的通货膨胀预期和资产泡沫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复苏的内在动力,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复苏,中国也在根据全球化的新趋势积极调整对外经济金融政策,以促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从国际范困观察,全球“再平衡”进程也在前进之中,世界总需求中的消费正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同时国际资本也开始从复苏较慢的西方发达市场流向复苏较快的东亚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经贸研究》2000,(4):16-30
一、意大利南方问题溯源。意大利是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之一,但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于中北部,而相对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南部。因此,“南方地区”(注1)是意大利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代名词,意国内经济发展地区间不平衡问题又被称为“南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迁徙的工厂     
《中国海关》2013,(10):16-29
资金缺乏、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重重压力之下,中国制造业面艰难取舍。一方面是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过去几十年,“三农”问题对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新时期,我们要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华商》2011,(3):73-73
2月25日,在湖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岳阳市云溪工业园喜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湖南省省长徐守盛亲自为云溪工业园授牌,这是继2010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后,云溪工业园收获的又一“国”字号荣誉。  相似文献   

15.
国外工业化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虽然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旧经济”时代正在逝去,以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工业化仍在,讨论工业化并未过时。因此,本刊特组织本期专题,以期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超常规发展而摇旗呐喊。──编者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中西部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虽然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旧经济”时代正在逝去,以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工业化仍在,讨论工业化并未过时。因此,本刊特组织本期专题,以期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超常规发展而摇旗呐喊。──编者  相似文献   

17.
孙海涛 《商》2014,(22):78-79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世界工厂”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形成与美国制造业对中国的大量投资是分不开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再工业化”战略影响下,美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回流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并从如何减少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不利冲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虽然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旧经济”时代正在逝去,以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工业化仍在,讨论工业化并未过时。因此,本刊特组织本期专题,以期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超常规发展而摇旗呐喊。──编者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虽然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旧经济”时代正在逝去,以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工业化仍在,讨论工业化并未过时。因此,本刊特组织本期专题,以期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超常规发展而摇旗呐喊。──编者  相似文献   

20.
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是每一个国家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据有关专家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则持续了80年。目前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初期”到“中期”的历史过渡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我国工业化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