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现阶段存在的就业困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其实质是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二元结构”呈刚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偏差,城市化滞后和“三农”等突出问题造成的。在改革中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提高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第二产业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激活社会有效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可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商业银行体系,提高信贷融资质量,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3.
4.
《新疆金融》2013,(6):108-117
<正>中央在新疆经济座谈会和"十二五"规划中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全面部署。新疆正处在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关键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新疆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36000亿元(其中工业和能源投资为约15000亿元),大量资金投入新疆,不断强化的金融支持在新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期出台的《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十二五"规划》为深化新疆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也体现了国家对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视,这些对于新疆经济的发展和民生工程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彦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6-29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在简析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基础上,本文以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东营、淄博、枣庄和莱芜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4个城市1996-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效应还较小,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作用还远未发挥。因此,要促使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需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化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云南在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二者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发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互相协调,对缓解就业压力,对实现云南省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何寻找新的助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议题.本课题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将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融合,为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新的动力.文章从分析当前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的研究背景入手,对现有文献综述进行了梳理,深入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建立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金融发展水平、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静态、动态和区域三个视角检验绿色金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理,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讨论了三者融合发展的时序变化和演变特征,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聚集图揭示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特征和动态演变格局。研究结论发现:首先,三者间存在较强的双向因果关系,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南北区域异质性,长期内将形成“以绿色金融发展为基石,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效益”的良性循环。其次,三者协调融合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整体已步入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等级较高的省级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最后,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正向的整体空间关联效应,“高-高”集聚范围在扩大,呈现“环渤海南下,覆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的演变格局。为形成三者间协同联动的发展模式,提出应聚焦创新和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发挥部分地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绿色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联机制,具体实证分析了1980-2009年江苏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江苏省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系统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1978~2006年反映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数据,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相关率和金融市场化率对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金融相关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要强于金融相关率指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自身的惯性,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发展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而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相关比率以及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市场化比率之间只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宁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4,(3):15-23
本文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分别考察了广东省金融结构、银行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运用2006-2011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省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发现广东省银行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表明行业的发展在广东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股票市场由于不完善及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1980-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银行集中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长期的负向影响。因此,必须提高银行业的竞争,逐步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同时加强股票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仙梅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2):87-95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内蒙古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偏离系数、Granger因果检验计量模型等几个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水平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自然演进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人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广西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基于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客观现实,以金融中介为主的间接融资主体自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融资渠道。那么,金融中介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以广西及其14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广西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金融中介的发展确实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贷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工商银行构建金融支持体系服务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6,11(6):26-33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江苏“十一五”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是确保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银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考察了国内外银行调整产业结构的成功经验,围绕江苏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远景目标,提出了工商银行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金融产品组合创新、优化行业资金结构、开辟新的信贷市场领域、实现客户结构战略转型等支持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路径;并剖析了银行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工商银行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深化改革的内部措施和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外部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与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一书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3):33-39
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金融产业群,其基本结构是:核心金融产业——辅助金融产业——支撑金融产业。尽管上海已形成金融产业结构雏形,但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金融产业超前发展、辅助金融产业和支撑金融产业相对落后的跛足状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一个完整、健全、稳固、协调、发达的金融产业结构布局,以金融产业发展规划为抓手进行金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服务贸易正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金融和贸易的相互影响机制,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服务贸易的关系,结论表明:二者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金融发展效率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仅服务贸易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最后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金融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不仅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企业不断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蜕变的重要途径。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自然选择的结果。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不应是通过限制生产和投资的方法来控制经济规模,而应是将新的投资和原有投资能力转移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企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利用我国2004—2017年31个省区市的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银行占比的增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外商投资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市场化水平、自然资源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内,中小银行占比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程度和方向上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全部私人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全部私人信贷总量之比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总量与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总量之比两大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用金融发展总水平这一指标来描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无论从对23个样本国家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还是从结合金融发展的分析来看,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演变都显示出了股票市场主导的金融市场融资比重增加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中介融资比重下降的趋势。其中,少数发达国家出现了由中介为主体到由市场为主体逆转的趋势,和/或者出现了由银行为主导到由股票市场为主导逆转的趋势。作者还提出了这一新趋势对我国金融结构转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