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着重论述了此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指出要把习得与学得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创造充足的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因素。以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敏刚 《魅力中国》2014,(18):182-182
二语习得理论经过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其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第二语言习得是与语言教学有直接和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克拉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来指导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水平。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乔晓芳 《黑河学刊》2012,(11):156-157
翻译是一项重要的语言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的教学重视不够,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课有限课时内,保证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有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金月 《黑河学刊》2010,(7):100-101,103
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中"费时低效"的问题,以有关二语习得环境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创建科学理想的习得环境的方法和手段。二语习得环境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加速外语习得的过程,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习得环境。  相似文献   

5.
赵梓岑 《新西部(上)》2009,(6):191-191,188
本文重申了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分析了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语言习得的视角,对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英语学习应采取的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英语教学较为切实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隐喻能力是学生熟练使用英语的标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隐喻思维能力中培养着手,并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以及完善习得体系,从而全面增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外语习得的理论,从语言习得者获得言语能力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言语习得三段说(语言的输入,语言的形成和语言的输出)。由此,引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即学习者要有持久的兴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打好语言基础;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要多参加语言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8.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习得,还包括文化习得。由于文化是由人们的显性行为和隐性观念所构成的,所以文化习得较语言规律的习得而言更为困难,尤其是那些隐性的文化内涵的习得。这类文化的习得需要依靠对显性文化行为的观察和运用得以实现的,而多模态英语教学为文化的习得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顾琦 《黑河学刊》2011,(2):53-54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在多年研究成果中,语蚀对象的选择性、关键阀值、再学习的优越性的理论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大学英语教学者应该适当调整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尽可能提高学生语言磨蚀前的英语水平、开设后续课程等,从而有效帮助学习者减少语言磨蚀,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岳云 《新西部(上)》2010,(6):192-192,194
语块在语言交际中大量存在,是语言结构的核心,它为语言习得提供了原材料.许多语言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语块教学培养学生语块意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语块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习得过程是指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性别角色和文化符号都对儿童习得有重要影响.要提高儿童语言习得的水平,就要注重文化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鸿志  王建英 《黑河学刊》2008,48(1):122-123
以任务型图式训练指导英语教学,以图式理论和认知加工理论为基础,考察图式训练对学生英语理解水平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的图式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图式结构意识和敏感性。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以课堂交际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意义协商增进语言习得。分析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现实背景,探讨在交际法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课堂活动设计、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对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斌 《新西部(上)》2014,(12):153-153
全球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以较强的读写能力为基础,语言环境因素决定我国大学生应更加注重外语读写能力的养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读写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读写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翻译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课堂翻译是一种教学任务,其可分三个阶段实施,即前翻译阶段、翻译阶段和后翻译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均有所不同。课堂翻译实施框架从学生体验语言的运用开始,以审视语言的自然特征结束,从而较好地解决学生的语言习得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单昱 《魅力中国》2014,(19):189-189
过去,我们一直受语法、听说法、翻译法等主导教学思想的影响,重语言形式,轻语言运用,对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密切关系没有充分的意识。近十多年来,随着外语语言学的研究逐渐兴盛。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论证。指出文化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教学内涵以及本人对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注重文化背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是英语教师应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马平 《新西部(上)》2013,(10):139+141
构建外向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注重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转变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重整课程体系,创建英语教学平台;加强专业教师培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新燕 《黑河学刊》2013,(11):177-178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导入,是教导学生熟练使用固定的语法结构来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仅有语言导入是不足的,还要进行文化导入。简单介绍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对文化导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导入原则以及导入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杜军  张扬 《黑河学刊》2012,(11):99-101
验式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依托体验式学习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以语言的体验性为依据,遵循人类认知与语言习得的一般规律,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体验式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既有目前最新理论支撑,又包含人本主义、二语习得等的深厚积累,同时又能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倡的教学目标,是顺应教学改革,以学习者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者体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如何教好外语,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能够使习得者尽快达到目的已成了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语法翻译法的利与弊,探讨其在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下的应用。大学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多角度性,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要求我们采用各不相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