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余芳东 《中国经贸》2011,(19):29-3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规模空前扩大。在2003~2007年世界经济繁荣时期,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上升,2008年为2981.3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受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减少。  相似文献   

2.
台商贸易额位居全球第14位据台湾《贸易快讯》报道,台湾1995年对外贸易总值达2152.6亿美元,在全球对外贸易总值的101800亿美元中占2.11%,居世界第14位。与1994年相比,台湾对外贸易增长20.7%。此外,1995年台湾享有贸易顺差sl...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年均增长16.7%,我国的外贸规模也由世界第32位攀升到第3位,利用外资也连续1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600多亿美元。2005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为2952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刘旭  李大伟 《中国经贸》2011,(19):32-33
“入世”以来我国进口贸易发屣秋泥我国进口高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入世”以来,在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我国进口规模迅速扩大,从2001年的2436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13948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1.4%,远高于同期世界进口10.1%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口16.4%的年均增速。我国进口占全球进口的比重从3.76%升至9.69%,在世界进口中的排名从第6位升至第2位。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05,(6):1-1
入世以来,浙江对外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继上年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后,又突破800亿美元,达到了8523亿美元,居全国第四位,比上年增长38.8%。进入2005年,浙江外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据杭州海关统计,1-2月全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8%。  相似文献   

6.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09,(10):26-28
去年中国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新闻网9月16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在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中称.2008年中国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2002—2008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我国60年进出口总值的71%以上。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1950年我国的出口总值在全球排名第27位,1980年上升到第26位,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  相似文献   

7.
建立对外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更加迅速,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从1978年第32位跃升到2003年的第4位。入世三年来,在世界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出口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就在国人为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大幅提高而惊喜的时候,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也已悄然到来。  相似文献   

8.
张松涛 《中国经贸》2011,(13):34-41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跃居世界第2位,在全球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占3.4%提高N2010年的占9.5%;货物进出口总额从世界第8位跃居第2位,其中,货物出口额2009年和2010年已连续2年成为世界第一位,占全球出口的比重达到10%,  相似文献   

9.
孙莉 《辽宁经济》2006,(9):26-2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相当于“十五”初期时2001年的2.8倍,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然而,在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的同时,曾经“一统天下”的国有外贸企业却风光不再,其原有的垄断优势逐步丧失,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许多国有外贸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效益低下,甚至连生存都成了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殷存毅 《亚太经济》1991,(1):56-60,35
台湾、南朝鲜成功地实施了以对外贸易带动经济成长的发展战略。自70年代以来,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出口竞争力日益增强,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到1989年,台湾、南朝鲜的对外贸易额名列世界前茅,出口额分别在世界上排列第13位和第12位。台湾。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外贸回眸与2004年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广西经济》2004,(2):13-15
据海关统计,2003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1.9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同比(以下简称同比)增长31.4%,其中:出口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进口1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实现贸易顺差7.48亿美元。出口规模居西部12个省市的第三位,出口创199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进口创下年进口额最高纪录。对外贸易运行呈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情国力》2002,(7):16-17
2001年,在国际环境极为困难的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实现新的跨跃,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09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2661.5亿美元,增长6.8%;进口2456.1亿美元,增长8.2%;贸易顺差225.4亿美元。与全球和周边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对外贸易增速位居前列,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1年我国进出口额已排名世界第六位,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总体环境1.2002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将有所改善。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和日本经济衰退的影响,2001年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预计2001年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经济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来,中国经济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多边体制,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对外贸易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已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外贸经营权放开等有利因素的驱动,近年来台州对外贸易持续强劲增长。2004年台州对外贸易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7.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自营出口总额37.99亿美元,增长43.3%,增幅居全省第三位。2004年末台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52家,比上年末增加512家。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7.8亿美元,增长44.8%;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天津对外贸易的特点、挑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至今已三年多了,从2005年起我国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入世”后,我国及我市对外贸易都取得了高速增长。当前,我们应很好地总结“入世”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推动全市对外贸易工作取得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工作》2002,(11):53-53
据有关部门分析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快速膨胀.世界排名快速前移、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大国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创造了许多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之最,被众多专家誉为“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18.
(一)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2001-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规划已经完成,从2006年起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根据2005年底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2004年GDP比原先的统计增加16.8%,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状况,总的说比原先统计数据所反映的要好。2005年经济增长9.9%,GDP达到18.2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为2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已经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四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普遍增长是有理由的。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明中,技术一直都领先于世界,四大发明更是举世闻名,可为什么工业革命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名的李约瑟难题。从诺贝尔奖的获得以及SCI,EI索引或专利的申请等等方面,都表明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在72个参加评估的国家(地区)中,技术成就指数平均为0.743;而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序为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三大亮点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010年约960亿美元。2010年,中国入境游客规模占世界的份额为5.75%,在世界排序为第4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世界的份额为4.33%,在世界排名为第5位。中国出境游客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世界第五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游市场增长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