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应收票据贴现利息采用按照票据到期值法计算,对带追索权票据(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而言是合理的,但对不带追索权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而言,由于贴现时银行承兑汇票的所有权已转移给贴现方(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方已不具有该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实质控制权,应收不带追索权票据转让法律责任和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从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贴现期限的所有利息收益、升值收益、利息损失、信用损失均应由资产所有方(银行或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承担,让已不具有所有权或实质控制权的贴现企业承担贴现期票面利息的贴现息,同时享受贴现期票面利息和贴现利息的差额,违反了会计准则资产的规定,造成贴现企业多付利息差,财务费用增加,贴现企业效益下降,应及时调整为贴现值法。  相似文献   

2.
票据贴现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企业行为,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票据的背书转让及贴现行为越来越多,充分认识和掌握应收票据贴现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吴丹 《市场周刊》2020,(14):0144-0144
票据贴现业务作为银行的低风险信贷业务,由承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到期收款的违约风险较低。但由于票据是无因证券,特别是纸质承兑汇票,基本上所有的利益和风险都集中在薄薄的一张汇票上,因此纸质票据贴现业务又是高操作风险的业务,贴现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轻微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承兑银行到期拒付,出现垫款。到期托收作为贴现业务流程的最后环节,是确保票款能否及时回收、资金能否按时到位、贷款是否顺利结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文松 《中国市场》2010,(52):116-116
本文结合有关会计准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带追索权和不带追索权两种不同形式的应收票据贴现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票据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用信贷资金购买未到期商业汇票的行为,是银行的放款业务之一。目前银行能够办理贴现的票据只限于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当企业持有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需要变现时,持票人可以到银行办理贴现。那么,企业在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2)与出票人或者其前手之间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即有商品购销合同;(3)提供与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二、持票人向银行办理贴现,应提前申请…  相似文献   

6.
假票、付款人信用程度低、票据背书转让及贴现困难等,都是收款人不愿签发银行票据的原因。承兑汇票风险高收益低,背书填写出现问题难解决,影响银行承兑的积极性。要加大对票据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银行承兑手续费,逐步恢复银行本票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孙征 《青海财政》2003,(4):40-41
一、到期无法收回(或支付)的带息票据的核算问题1.到期无法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核算问题让我们先看例子: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2年9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给B企业,发票上注名的销售收入是10000元,增值税率17%,为1700元,收到B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面额11700元,期限6个月,票面利率为10%,假定票据年末计息且到期时未能收回。  相似文献   

8.
韩建清 《商场现代化》2006,(3X):274-274
众所周知.企业销售商品等原因收到客户交来的商业汇票.要到票据到期时才能收到款项.但作为债权人的收款人.如果急需资金,可以将商业汇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本文就应收票据的贴现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一些流动资金不足的企业急需将手中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进行贴现。但是由于银行贴现"高门槛"的限制及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票据贴现阻碍重重。于是,民间票据贴现市场更加活跃。就近阶段民间票据贴现市场发展的动因及其风险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收票据的核算是应收款项里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应收票据背书及贴现时的账务处理,初学者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主要从带息和不带息票据背书及贴现对应收票据的核算进行总结,便于初学者理解整个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3)
在新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应收票据的具体核算方式是根据票据的转让和贴现的处理规定,新会计准则与原来的会计准则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本文就针对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应收票据计价、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以及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树斌 《现代商业》2007,(20):214-215
传统的票据贴现业务是由持票人(卖方)支付贴现利息,银行将扣除利息后的剩余票款支付给卖方的一种融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一种由买方付息的新型票据贴现业务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青睐,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新型票据贴现业务的由来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票据贴现业务是由持票人(卖方)支付贴现利息,银行将扣除利息后的剩余票款支付给卖方的一种融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一种由买方付息的新型票据贴现业务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青睐,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新型票据贴现业务的由来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三、举例(一 )票据贴现、背书转让[例 1 ]A公司因销售商品取得一张金额为2 0 0 0万元、到期日为 2 0X2年 4月 3日的商业承兑汇票。 2 0X1年 1 1月 3日 ,因急需资金 ,A公司将所持未到期票据向开户银行申请贴现。经审核 ,贴现银行同意了A公司的申请 ,并办理了有关手续。在本例中 ,因为贴现银行到时不能获得付款时 ,A公司负有全额偿付的责任 ,从而A公司因应收票据贴现而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 ,但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出企业尚难确定。根据本准则的规定 ,A公司应作如下披露 :“或有负债 :2 0X1年 1 1月 3日 ,本公司将一张未到期商业承兑…  相似文献   

15.
<正>一、票据业务理论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的由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到期由债务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我国《票据法》第22条规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商业汇票(commercial paper),它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和银行承兑汇票(Bank's Acceptance Bill)两种。目前已成为我国企业贸易结算和融资的重要方式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银行承兑汇票已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票据的融资功能日益被企业重视,成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工具.但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事前事后审查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银行票据业务规模扩大迅速的同时,出现了银行票据大量贴现的现象,票据的“承贴比”下降显著,银行票据存在“空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今,应收票据作为商业信用的一种,在商品销售环节有着越采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提供商业信用的一方,取得票据到收到现金毕竟需要一段时间,于是应收票据贴现便应运而生,为企业尽快回笼资金提供了一条途径.在此,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贴现的原理、计算方法和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票据融资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比较热门的金融话题,它主要是利用有价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行为,在上市公司与集团性大中型企业都是较为常见的,具体含义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9.
企业票据融资是一种利用有价证券融资的行为,以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未到期票据进行交易的市场融资业务。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企业票据融资业务会计核算进行阐述,一是企业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现状;二是当前企业票据融资业务潜在的风险,包括法律法规落后,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风险;三是对企业票据融资业务会计核算提出合理化建议,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创新,利用科学手段规避票据融资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企业以其拥有的商业汇票在未到期前到银行办理贴现,是否应以其账面价值冲减“应收票据”?笔者个人观点如下。一、商业汇票贴现时不能直接冲减“应收票据”(一)贴现时冲减“应收票据”,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企业在销售商品后,以其取得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若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定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时,申请贴现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