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瑞琪 《现代商业》2012,(12):188-189
武汉与其周边8市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其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条件优越。然而,与东部三大城市经济圈相比,武汉城市圈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这限制了城市圈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部区域的发展。本文综合考虑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社会及居民生活、对外开放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复合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计算得到圈域城市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及各个指标与城市圈发展情况的相关程度,研究圈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指向型影响因素。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呈现出一支独秀的局面,缺乏有带动功能的副中心城市,需在继续加强武汉的核心城市地位的同时,努力发展次级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马琴  李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116-117
国务院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区,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借助这一契机,发展城市圈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中部崛起。对武汉城市圈内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育"两型产业"的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也给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市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服务贸易发展与铜陵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他中部地区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处于中国腹地的中心,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加快武汉物流业的发展,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速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对促进整个中部地区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探索分析武汉构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是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孝感市是武汉城市圈中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及其资料的可得性和代表性,以孝感市为例研究武汉城市圈重点工业产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慧茹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15-117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使经济更快增长。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未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深入了解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特征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对外贸基本格局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外贸增速减缓,贸易顺差增速收窄;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贸易的地理方向多元化;贸易的商品构成更趋合理与高级化;商品贸易条件逐步改善.同时,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外贸依存度的逐步降低及贸易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表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促进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外贸结构的高级化,增强了中国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拓展了中国外贸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对于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安徽铜陵市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揭示了服务贸易发展与铜陵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其他中部地区城市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服务贸易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尝试将发展服务贸易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促进国际服务贸易成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方旭 《商场现代化》2010,(24):135-135
近年来,随着东部、南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咸宁应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实现咸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武汉城市圈2009年经济发展现状出发,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城市群建设地域之一.研究武汉城市圈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对于推动武汉城市圈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甚至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选取24项指标.建立了反映城市群结构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中部城市群和东部7个城市群共65个城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群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董涛 《北方经贸》2015,(3):16-17
低碳经济的出现,并非偶然,其与当下的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贸易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与经济贸易之间具有一定关系低碳经济下我国应调整出口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创新,参与碳规则及制定等其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线城市,是非常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上海市的技术创新进步不仅对其本地影响非凡,对我国整体科学技术进步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产业结构、对外开放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方式越开放,技术创新的产出越多;在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一定程度时,促进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现状,揭示出城市圈产业结构中产业专门化率低、不具有比较优势、一产过高、三产过低、产业同构严重等问题,为制定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产业结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倩倩  玉晓丽  张月  张剑  王溯 《商》2014,(23):235-235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任务。而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无疑会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但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作为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却极少对其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本为试图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打破分裂局面。同时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际贸易结构转变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升级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另一方面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既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增长趋势,又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也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选取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研究城市经济产业机构调整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城市区域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对该变化进行测算,对于这种差异性进行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从而了解这种经济产业差异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总结出造成该差异性演变的影响要素,以求对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决策性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欧班列的国际货运属性导致其对中国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别于一般国内铁路。基于2004—2021年中国地级市的数据,将中欧班列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贸易便利化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推动沿线城市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在进行三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第二,技术创新、融资支持和数字智能三种机制能对开通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中欧班列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非中心城市。未来城市应利用贸易便利化这一有力“引擎”,通过提升融资便利与数字智能水平,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中的作用,为沿线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是解决目前中国经济转型期难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建立二元结构、消费支出、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理论框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打破资源禀赋型、劳动力依赖型等模式对经济增长路径的锁定效应。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三者进行实证分析.将产业结构升级对消费的影响、二元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影响进行量化,认为内需的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在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促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通过顶层设计使产业结构升级逐步依靠内需来带动.实现经济由投资、外贸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我国的外贸发展中具有局限性,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现阶段中国贸易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不利环节,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