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世界     
“真人扮演电影游戏”,最早出现于法国,采取影视AB剧的表现手法,融入角色扮演游戏的游戏规则,是一个跨影视和游戏业,把高科技与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产品,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互动性、贴近生活是这类产品的特点。《爱情圆周率》是一款由真人扮演的电影游戏,使用真实场景拍摄制作的角色扮演游戏,是中国游戏产业制作的第一款“真人扮演电影游戏”。整个游戏可以看作是一部青春偶像剧,采用影视AB剧的制作手法,再现真实的青春足迹,大学的校园,初恋的心跳,长发白裙,满足各类玩家的需求,可以让年长者回忆青春,回忆美好纯净的校  相似文献   

2.
2007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央视播出,并被冠以“红色青春偶像剧”的名称,引发了当年大众文化领域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以及不同文化结构、审美趣味、电视观念之间的争论,4年之后《我的青春在延安》的播出,重新将这个话题引入了学界和观众的视野,如果说《恰同学少年》是一次“红色剧”与“偶像剧”相结合的成功尝试,《我的青春在延安》则延续和拓展了“红色青春偶像剧”的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田涛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15-I0015
电视剧营销是中国电视媒体最重要的一个营销环节,电视剧是拉动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电视广告资源贡献率最大的一块。2008年安徽台继续推行独播剧战略,这些垄断的资源就有垄断的价值,这些独播剧是一些在港台日韩已经拥有高收视率的剧种,这些剧引进来以后,在我们国内市场形成垄断性的收视点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08,(1):133-133
剧场特征播出时间:16:45-17:30每日两集连播剧目特点:港台言情剧、社会流行风、时尚青春剧、涉案剧,是傍晚时段最受广大观众推崇的剧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都市女性消费日趋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白领女性是现代都市中最耀眼的一个群体,提到白领女性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时尚、魅力、青春、阳光、情感、职业、消费等形象。除了这些人们都可以想象到的形态外,白领女性更深刻的生活特征是什么?她们的消费观又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一部由女性交友社区网站爱情公寓投资的爆笑青春偶像剧《爱情公寓》,目前正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称为中国版的“老友记”。  相似文献   

7.
蔡毓彬 《商》2014,(33):211-211
医疗剧,是美剧常见题材,而在中国国内医疗剧却成了罕见类型。2012年,随着国产电视剧《心术》的热播,引起了国内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剧的浪潮,先后有多部国产医疗剧登上银屏,收视率颇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捧。然而,在国产医疗剧热播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一些冷思考。  相似文献   

8.
影视剧月讯     
没有大明星,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由林永健、海清主演的生活剧《王贵与安娜》悄没声地火了。比起今年国产剧中那些浑厚史诗与青春励志剧,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与时与进,有所坚持中有所创新与改变。2010年,安徽卫视继续坚持剧行天下的品牌理念,强化其电视剧战略,做到大剧独播、热剧有我、长剧定制。不仅斥巨资将新版四大名著等尽收囊中,重点引进一批日韩台等地收视第一剧目;同时为了提升电视  相似文献   

10.
王冬 《商场现代化》2012,(20):299-301
<正>一、韩剧在世界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因从《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到《人鱼小姐》,从《明朗少女成功记》到《浪漫满屋》,从《大长今》到《加油,金顺》,韩国无论是日日剧、水木剧,抑或长篇系列剧,还是是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和古装历史剧等,都在全世界特别是亚洲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不仅赚了个金盆钵满,而且顺带宣传了自身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青春励志轻喜剧《丑女无敌》开始,2009年夏季,湖南卫视的自制青春校园励志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1》再次创下了中国本土自制偶像剧的收视奇迹;其中,自制电视剧的商业运作模式,尤其植入式广告的营销传播不仅为各大企业所关注,而且引发了各大电视台的争相效仿。一时间,植入广告尤其是电视剧植入广告突然在媒体营销界、企业营销界和学界刮起股“小旋风”。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偶像剧的追捧,更重要的是心理需求这个主体因素,它是偶像剧作用于现代人的前提,为满足“感官刺激”、“情感慰藉”、“压力释放”和“自我同一性”等心理需求,很多现代人主动选择收看偶像剧。本人将从偶像剧着手探讨现代人(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夏沫 《网际商务》2014,(3):71-71
曾几何时《老友记》、《欲望都市》等美剧占据中国观众必看的外国电视剧榜首,而近年来,英剧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横扫艾美奖、金球奖等国际大奖,英剧的强势回归离不开“领头羊”BBC,BBC以慢工出细活的制作态度再现英剧的“贵族范”,也正是这种专业的制作态度使英剧迅速将一大批中国粉丝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14.
徐志翔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28-229
"青春偶像"于20世纪90年代跻身于影视、流行乐、时尚的前沿,成为流行、前卫和青春的代名词。把关注点缩放于"青春偶像剧"这一涵盖了影视、流行乐、明星、时尚等众多代表当下青少年审美观的流行元素的微观集合体,去探析其对青少年在世界观等思想意识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技术领先的日韩彩电霸主,虎视眈眈的消费电子巨头,冒险沸腾的传统CRT制造商占据着整个产业上、中、下游的各个位置,作为国产彩电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产业技术领袖、行业领导者、直接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他们与国产彩电企业竞争、共生,构就全球彩电产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2008,(1):132-132
剧场特征 播出时间:22:55—00:40每晚两集连播 剧目特点:首播韩日剧、欧美经典剧、国际大奖剧 观众特点:吸引年轻、高知的白领观众、女性观众。  相似文献   

17.
偶像剧的流行已非一日,从走过黄金十年的日本偶像剧,到如充斥现中国银幕的韩国偶像剧,各种关于偶像剧的讨论也开始频现报端。文化研究学者对这种作为流行文化出现的电视媒介产品根本不屑一顾,热爱偶像剧的受众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消遣、制造梦想逃避现实的工具来看待,不喜欢的人更是将其视为当今电视文化糟粕,嗤之以鼻。然而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承载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担负起传递各种文化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媒介文化。本文认为,偶像剧不但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新的媒介文化,虽然偶像剧在大众化媒介产品的包装下以一种商业化的流行时尚出现,但实际上是以文化的内涵向受众传递一种意识形态,由此产生的媒介文化影响力也就不可小视了。  相似文献   

18.
日韩自由贸易区是东亚最先提出的自由贸易区,早在1998年10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访日与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会谈时,双方就对日韩FTA(自由贸易区)达成了共识。然而,与日新自由贸易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日泰自由贸易区、日菲自由贸易区、日马自由贸易区相比,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波三折,进展并不顺利。尽管如此,日韩双方都没有放弃尽快建立日韩自  相似文献   

19.
凭借在搜狐高清影视剧频道上线10天即达到近2500万观看次数的成绩,《我的青春谁做主》(以下简称《青春》)被评为“搜狐视频最受网友欢迎热播剧”。拥有《青春》独家网络版权的搜狐与《青春》的投资制作方鑫宝源的版权合作,为中国内地电视剧的营销开拓了全新模式。针对目前网络上《青春》盗播成风的现状,搜狐还发表了维权声明,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电视剧的网络版权市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演义》等中国传统文化IP融合动画电影制作新技术焕发出新活力。通过对2015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创作改编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梳理,探寻传统文化IP如何结合动画电影新技术新形势,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与情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