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分别选取变量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个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对政府、债权人、股东和国外投资企业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主体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但是却带来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的负面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分别选取变量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各个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会计准则国际化并没有对政府、债权人、股东和国外投资企业等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利益主体产生预期的经济后果,但是却带来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的负面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趋同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按照产生的经济后果是否有利可分为正面经济后果和负面经济后果。通过对正、负经济后果的分析,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本文采用经济后果理论,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成功的经济后果条件,对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获得最大化净收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本文采用经济后果理论,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成功的经济后果条件,对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获得最大化净收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由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导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关注甚至是积极地参与.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历程碑,每次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对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经济后果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及提高公允性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不仅为国家服务,更多的是为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服务.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拥有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初衷是让企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实际上却构成了管理当局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新会计准则遏制了盈余管理,但也给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盈余管理空间,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提出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内涵 什么是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据斯蒂芬.A.泽弗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的解释,"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可见,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安排.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同的会计准则将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一方面,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制定过程同时也是各利益集团的公共选择过程,因而会计准则成为了调节各方利益的均衡器.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修订都是受到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的委托,而委托者与受托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的会有影响会计准则的需求,希望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每次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经济后果的表现以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经济后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现象,泽夫在<"经济后果"学说的产生>一文中将经济后果解释为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它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果。本文分析和评价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果。本文分析和评价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后果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要求人们不再把会计准则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性规范,而应认识到准则的实施将产生的经济影响,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文章阐述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观的涵义及其与技术观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经济后果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公司财务管理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时合理的企业盈余也是对当局管理成绩的提现与认可,但是在没有把握好企业盈余的情况下,也是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文章首先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进行了阐述,尝试着分析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然后表明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完善盈余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裴爱平 《会计之友》2006,(29):63-64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毋庸置疑的大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结合我国社会的具体现状,注意我国会计准则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概念;第二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第三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家化;第四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杜利娟 《企业研究》2011,(8):62-62,69
会计不仅为国家服务,更多的是为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服务。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拥有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初衷是让企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实际上却构成了管理当局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新会计准则遏制了盈余管理,但也给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盈余管理空间,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提出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在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和会计监管下,企业管理当局和企业投资者之间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和严格会计监管之下的纳什均衡点是社会效用最高的一种情况。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发布的会计准则有助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但也必然会带来新的经济后果。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验证了现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确实存在,并得出以下结论:债务契约、公司规模、监管政策和股权结构是现行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毋庸置疑的大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结合我国社会的具体现状,注意我国会计准则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概念;第二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第三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家化;第四部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带来的经济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方面目前有两种观点存在,一个是"信息中立"、另一个是"经济后果"."经济后果"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会计信息不是绝对中立的.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带来新的经济后果.本文讨论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无形资产准则、借款费用准则带来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