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陶瓷,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江西景德镇。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千年的窑火,烧出了精美无比的瓷器,也烧出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在现代陶瓷艺术史上,景德镇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7501瓷”。  相似文献   

2.
瓷都的困惑     
<正> 曾几何时,景德镇瓷器由于其独特的做工艺术而独步天下,同时也将这座千年瓷都带到了荣耀的极巅。而今日,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的景德镇瓷器正在充满风险的十字路口徘徊。景德傎瓷器怎么啦刚刚过去的那个春节对于几家江西景德镇陶瓷厂的中国员工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当大多数人被节日的祥和和喜庆包围着的时候,这些兴冲冲去瑞士伯尔尼布展的陶瓷厂员工却发现自己陷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是享誉中外的瓷都。瓷器承栽丰富的中国文化,需要专业人员的翻译介绍才能被西方国家的人士更好地了解。陶瓷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还需要相当水平的陶瓷专业知识。在培养陶瓷英语翻译人才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策略,更要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宝瓷林瓷业有限公司坐落于瓷都景德镇,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国传统官窑陶瓷研究和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同时也稳居国内生产、销售高温颜色釉瓷器第一把交椅。宝瓷林创始人谭根宝,1966年3月出生于瓷都景德镇一个陶瓷世家,1728年唐英受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并开始大量招募民间能工巧匠,同年谭氏祖辈也随着此次招募正式进入御窑厂,为帝造瓷,百年承续;时光流转,1984年,谭根宝从学校毕业后即进入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建国瓷厂,至今一直从事各类传统手工制瓷工艺的研  相似文献   

5.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对“世界瓷都”景德镇的期待,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埘“千年古镇”景德镇的想像。千年不断的窑火不仅铸就了享誉世界的瓷都晶牌,更使景德镇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小城镇成为中斟独一无二的以陶瓷文化为主业特色的王牌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景德镇瓷器的想象与官场的灰色经济紧密相连。缘起于请托、招投标等名利之事,催生出来的巨大的礼品需求,支撑了景德镇历史上空前繁荣、兴旺的艺术陶瓷市场。它孕育了一个疯狂增长的艺术陶瓷时代,滋生了大量的仿品、膺品、劣品,批量生产了鱼龙混杂、良荞小齐的大师及伪大师们。这一切正在导致千年瓷都瓷艺术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衰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内外许多大型艺术拍卖会上,不少古瓷器赝品堂而皇之出现,其品种之丰,技术之精,手段之高,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令主办者和收藏者苦不堪言。 景德镇,中国的瓷都,傲视天下千百年,但同时也是中国古瓷赝品的最大产销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年一度的春季拍卖会在南北两地开槌,古瓷器是不可缺席的“当家小生”,那么今年的面目又将如何?这是收藏家最心悬的事,为此,笔者专程到景德镇走一趟,看看假古董是如何出笼的。  相似文献   

8.
何翔 《老区建设》2012,(12):33-36
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其瓷都地位和社会影响足以表明陶瓷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巨大贡献。然而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代,景德镇这样一个千年老字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千年瓷都辉煌不再,主要原因之一是陶瓷营销落后。网络营销可能成为景德镇陶瓷销售的一条出路,应制定适合景德镇陶瓷企业发展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而促进景德镇陶瓷企业市场全球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9.
汪芳莉 《魅力中国》2014,(17):110-110
景德镇因瓷而名,以瓷而名。千年窑火的神韵铸就了景德镇历史的辉煌,金字招牌的瓷都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谱写了许多值得我们伟太祖画骄傲和自豪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0.
邱婷  黄勇  温宗海 《特区经济》2007,226(11):237-238
瓷都景德镇因陶瓷而闻名于世,但随着国内各大产瓷区的兴起壮大及国际知名陶瓷企业峰拥进入中国,景德镇现在正处于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本文认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衰弱不仅有恪守传统观念和技术落后的原因,缺乏创新的营销策略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本文针对景德镇陶瓷的特点及其营销的现状,结合奢侈品的概念及其营销特征,探讨了景德镇陶瓷的奢侈品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与国外相比,陶瓷业却落后了许多。近几年,由于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和艺术家们的努力,现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开始注意到,现代艺术瓷也是个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  相似文献   

12.
古苑 《中国经贸》2009,(5):90-91
鉴定或识别景德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认识至关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青料,并形成其独有的风格。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于上述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国礼和瓶     
《中国集体经济》2013,(8):14-15
“和瓶”,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由我国权威的瓷器收藏界“三驾马车”——中国收藏家协会、千年景德镇皇家官窑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百年红色官窑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联合监制出品,并由景德镇“陶瓷世家”传人张松茂大师、醴陵釉下彩传人邓文科大师共同创作、御窑,历时五年方告完成。  相似文献   

14.
刘阳 《黑河学刊》2014,(2):55-55,64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行销天下,对日本陶瓷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陶瓷生产、艺术以及出口。现今,景德镇陶瓷发展却落后于日本。  相似文献   

15.
武曼  淳秋红 《北方经济》2009,(24):30-32
本文通过对景德镇瓷博会发展现状的评析,认为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依托地景德镇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瓷都,提出景德镇瓷博会应主打文化牌,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并在具体改革方向上提出三条建议.即通过文化造势,创造浓厚的瓷文化氛围;运作主体逐步市场化;经营模式逐步专业化;得出展会形式逐渐由原先的实体展会向实体与虚拟展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手工贸易到加工贸易再到机电产品,中国已经快从短工成长为总管了,只要忍得住辛苦,谋得出点子,对得住自家人,与外人的平起平坐,也只是时间问题。"特伦特河边的斯托克"是我手上一本英国旅游指南对Stoke-on-Trent城的称呼。这个地方是英国的瓷都,在英国的地位相当于景德镇在中国。从骨瓷到消逝的英国制造业英国瓷都出名是因为一种骨瓷。据说骨瓷有名是因为它被摔在地上,不会变成通常的瓦块状,而是粉状,因此价格超贵。我打内心觉得荒唐——贵族们是要摔着玩才买瓷器的吗?可能只是为了营销而传播开的一个商业故事罢了。在整个斯托克市,想找一间商店卖骨瓷并不容易。我试图到先前辉煌过的市区北部的工业区寻找,但眼中只剩下昔日灰暗而破败的厂房,穿梭其中的是  相似文献   

17.
李雨青  左和平 《特区经济》2007,225(10):177-178
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景德镇这一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城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开始陷入困境。如何振兴陶瓷产业是景德镇发展地方经济必须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培育和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于景德镇而言,发展陶瓷产业集群,应当学习当前国内外发达陶瓷产区的经验,但更应研究古代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史中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8.
《产权导刊》2011,(9):80-80
陈仲美,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原在景德镇制瓷,后到宜兴制陶,贡献在于将瓷器工艺与紫砂工艺和谐结合起来,将紫砂工艺推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将他的作品称为神品。  相似文献   

19.
商帮、会馆是商人为了降低商业运行费用、降低交易风险、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而在明朝时期主导、在清朝不断壮大并适应形势变化而演进的商业组织创新形式。作为营销申介,瓷商的作用是市场与瓷器工场的连接纽带。商人、商帮在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申发挥了市场的实现、反馈和调节功能作用,降低了陶瓷科技与产业封接成本;发挥了市场调节的功能,保证了集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鉴定或识别景德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青料的认识至关重要。元代及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大多以进口的苏麻离青为青料,并形成其独有的风格。认识苏麻离青的呈色及其主要特征,无疑对于上述历史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