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超高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拐点,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贸红利、环境红利等均已走到尽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有专家预测,未来的消费需求会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30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表现。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和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执政战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  相似文献   

4.
王俊 《魅力中国》2014,(14):41-42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就安顺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专题调研、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点燃城镇化的经济引擎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城镇化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要把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医疗、就学等,还需要耐用消费品,这样可以拉动消费。所以城镇化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拉动消费。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6.
国家已把城镇化发展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提出城镇化与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新时期城镇化推进指明方向。嘉兴市经过多年努力,城镇化率已达到57.1%,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中期(30%-70%),逐步由以往偏重规模扩张、人口转移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向注重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但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向纵深发展仍存在不少制约。  相似文献   

7.
郑京平 《发展》2011,(2):5-6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较快发展,形成了所谓“中国发展奇迹”,关键是得益于“五大红利”,即体制转换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结构红利、后发展红利和县级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红利。  相似文献   

8.
《广西经济》2013,(12):13-14
12月26日至27日,全区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和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进一步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进一步激发城镇化这个最大的内需潜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这个最大的引擎,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人口红利”一经提出,就质疑声不断,作者认为不能用简单的人口总抚养比来解释复杂的人口与经济关系,人口红利不是影响经济产出的主要变量,其无法论述人口对经济影响细节,无法解释我国经济的涨落和突变,在中国无具体的人或单位收获人口红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多年探索和研究的重要结果,而由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本身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朱意 《魅力中国》2014,(20):48-4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推进,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下半场,此前城市化程度不高的三四线城市,有望在新型城镇化中唱主角.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清远市市长江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清远的城镇化率一直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14,(1):11-11
2013年12月21日,著名经济思想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创始人厉以宁教授在新年论坛演讲时指出,社会和谐红利是中国最大的制度红利,我们加强社会管理,是为了治理,也是为了产生更多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施静 《新财经》2011,(10):26-27
前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最大的理由就是“人口红利”——蔡防教授认为,在1983到2000年间,人口红利因素GDP增长的贡献比率高达27%。  相似文献   

14.
徐润艳 《发展》2013,(10):101-103
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但在当前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融资需求的多元结构性特征与融资可获得性之间存在矛盾,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如何适应城镇化建设要求、构建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融资机制,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进程及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厘清对城镇化发展误区。然后,围绕三个方面试图剖析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的缺陷所在,揭示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旺盛与融资供给不足的现实矛盾,并提出创新融资机制是我国加速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显示,土地改革贯穿于"三个十年",释放了较为显著的"制度红利",成为中国经济持久增长的重要基础。结合城镇化进程,如果能够在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启动新的土地改革,那么,也将继续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释放新的改革红利。通过对土地改革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围绕土地  相似文献   

16.
吴遐 《沪港经济》2009,(10):56-56
有人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中国企业家,因此中国的企业家堪称时代英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16日在京举行,这次会议首次将"推进城镇化"单独列为年度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其意义正如会议公报所指出,即,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上述论断切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城镇化蕴涵巨大的改革红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基本保持齐头并进的发展轨迹,中国的工业化被形象地称为"压缩式的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占据全球制造业生产规模第一的位置,而城镇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人口红利问题引起各方关注。文章通过对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分析,明确了在新型城镇化中新人口红利的真正定义,新人口红利就是人的智慧和消费能力外显的过程。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就要重视新人口红利的培养,新人口红利将来也会成为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的推进器。围绕两者的主体,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使新型城镇化与新人口红利形成相互促进的模式,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在别国的艳羡中,低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走向全球,成为一张世界级的中国名片。然而,近来的一些数据和事实却表明,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开始出现隐忧。有人认为,到2013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转变成人口负债。人口红利对GDP贡献巨大20世纪50、60年代中国高达  相似文献   

20.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有数据显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城镇化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发动机"。而伴随着每年上千万的农民进入城市,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浩大的城镇化运动,并且从中不断获益。新型城镇化的红利已可预见,但如何加速实现,使其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历程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但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这场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