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CEP囊括了东亚主要经济体、东盟十国和澳、新两个发达经济体,推动东亚、东南亚与大洋洲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为中日经贸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中日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内贸易是近年贸易总体增长的亮点。RCEP协议的关税减让降低了两国贸易成本;原产地规则弱化了贸易成本放大效应;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规则强化中日供应链、产业链合作。文章采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了RCEP下关税减让与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对中日货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对两国GDP、社会福利、居民收入、资本回报率以及进出口均有正向影响,同时日本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中国;中日两国各产业产出情况表现出异质性,两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出均减少;双边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机电产品进口迅速增加,日本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加。因此,两国应做好产业应对策略,用好原产地规则,落实贸易便利化措施,紧握RCEP这一机遇,以促进中日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新西兰即将启动FTA升级谈判背景,选取WITS数据库中2002年~2015年两国贸易数据,通过分析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和新西兰的产品在世界及主要细分市场的出口相似度较低、双边贸易结合度逐年增加,两国经贸合作空间较大;两国贸易产品更多呈现产业间特征,且优势产业类目没有重叠,双边贸易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两国应充分利用双边贸易互补性、抓住FTA升级谈判有利契机,不断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RCEP的生效实施将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出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出和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RCEP的关税减免将使中国汽车的产出与进出口额显著增加,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提升互联互通、投资和劳动力等因素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企业要充分利用RCEP的降税安排,提升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及电动车的出口,并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自RCEP正式生效以来,中国有效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决心不断增强。选取2010-2019年中国和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在测算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讨中国对RCEP成员国纺织品出口影响因素,并利用回归方程对中国出口各成员国的纺织品贸易潜力进行测算,最后提出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双边贸易互补性指数、RCEP成员国贸易依存度与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显著正相关,中国的人口规模与其纺织品出口规模显著负相关。在14个国家中,潜力巨大、潜力开拓、潜力再造三种类型分布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6.
基于贸易产品、互补性、贸易的三元边际等多层次贸易数据指标分析,中斯双边贸易呈现极不平衡的特征;中国出口斯里兰卡以集约边际为主,斯里兰卡出口中国三元边际都较落后但扩展边际增长快;从主要贸易产品和互补性的分析可见中斯双边贸易潜力较大。贸易多元化将是两国将来的共同目标,同时借助贸易带动投资,将促进中斯产能深入合作,并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印度是否永久性退出RCEP尚不可知,若在RCEP效果凸显后再度重返,则其国内贸易损益计算依据以及将对成员带来何种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印度是否加入RCEP不同情形之贸易损益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RCEP生效后各成员的国家总福利水平及总产出水平都将高于生效前,与印度的成员身份并无必然关联,但印度的RCEP局外人身份将对其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若印度重返RCEP则不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发挥正向拉动作用,还会为其他成员带来更大的贸易增长效应;印度加入RCEP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外贸易逆差增大风险。为此,展望印度加入RCEP的前景,可以做出以下预判和启示:印度可能适时选择重新加入RCEP而非永久退出;印度重返RCEP可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中国应积极运用外交和经济渠道促使印度尽早重返RCEP,为中印双方未来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中韩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性变化产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从产品结构、贸易依存度、贸易竞争性和贸易新动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中韩双边贸易合作发展情况的分析框架,特别是RCEP的生效对上述四个方面贸易因素的影响路径以及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发现:中韩贸易逆转的主要原因是中韩贸易结构趋同,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不断增强,互补性逐渐减弱。依据研究结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RCEP协定对中韩经贸合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中韩经贸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与智利双边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两国FTA正式实施后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国出口竞争力优势分别体现在不同产品部类,双边贸易互补程度较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结论。提出将中智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贸易结构优化调整,正确处理两国贸易竞争,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与东北亚区域的相关数据,研究在RCEP背景下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双边贸易规模、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以及互补性,进而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北亚区域的出口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贸易规模整体上处于增长态势,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比较单一,在九大类商品中除机械和运输设备外,双方存在各自的竞争优势,互补性较强。中国与俄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中国与韩国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中国与蒙古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挖掘双边贸易潜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以NRCA指数、GL指数和TCI指数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进行测算和研究时发现,中国四类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正在逐年下降,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在逐年上升,双方相互之间四类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彼此的贸易互补性较高。从贸易引力模型推测出的贸易潜力系数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仍然存在较大的贸易空间。因此,在RCEP生效实施的背景下,应该利用RCEP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注入新动能;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速农产品贸易合作升级;充分理解RCEP规则,积极挖掘新的农业贸易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双边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利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一系列指标,对中国和日本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深化两国发展双边贸易,可以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3.
关霜  宋广娜 《中国市场》2009,(48):58-60
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日两国2008年和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自历年的资本劳动数据,对中日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日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中国的优势产品与日本的优势产品互不相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扩大,致使传统贸易核算方法无法准确评估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贡献。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通过传统和增加值两种核算方法,对中日双边贸易收支情况,双边贸易重要性差异,出口结构变化以及优势产业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增加值核算方法下的双边贸易更趋平衡;双边贸易重要性对中国而言在下降,对日本而言则在上升;双边中间品出口增长显著,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在两国之间不断深化;传统贸易核算方法高估了中日贸易结构的优化程度,尤其是制造业贡献率;中日贸易互补性明显,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优势,而日本的优势则表现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995-2019年中日双边纺织品贸易数据,对中日纺织品贸易进行分解,并分析三元边际对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该期间中国对日本纺织品出口种类全面,出口数量增速快,价格却有待进一步提升。日本对中国出口从数量增长快转为价格提升,价格明显高于中国平均进口价格水平。从贡献率来看,中国对日本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源于种类数量的深化,而日本对我国出口波动在不同阶段的推动力不同。随着RCEP的实施,将深化中日双边纺织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已经远远超越了日本,但对日本的双边贸易保持着逆差.中日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上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仍比日本弱,部分细分产品的竞争力高于日本;双方优势产品重舍度较低,贸易以互补为主,双边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较快,不断增长的趋势明显,但双边贸易的不稳定性与不平衡性亦显得尤为突出。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利用出口集中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印农产品双边贸易的现状、产品结构、发展趋势等问题。研究发现:中印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出口集中度高、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优势农产品差异明显、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2年~2015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流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两国贸易依存度并构建引力模型,同时对中土贸易发展现状和双边贸易潜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测算双边贸易潜力值.结果表明,研究样本期间,中土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双边贸易依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影响双边贸易潜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成本、关税水平和资源禀赋等;中土贸易潜力值波动明显,贸易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劣势指数以及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俄贸易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国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互补性,两国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但中国具有明显后发优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4—2013年数据,运用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并建立引力模型,对中俄两国贸易互补性及贸易发展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俄贸易关系比较密切,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以及机械与运输设备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在资源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两国比较优势产品间互补性较强,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提出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宽经贸合作领域,合理利用边境地区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边境贸易合作及金融与投资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