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  相似文献   

2.
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面对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困境,如何使城市建筑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薄膜太阳电池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无疑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之一,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11,(8):27-28
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集成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一举突破欧、美、日对高性能硅薄膜光伏技术的垄断,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薄膜太阳能行业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他是国际太阳能电池研究权威,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难题,成为太阳能光伏领域一流的科学家. 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着"让绿色可再生能源走进千家万户"的理想回国创业,几年时间,他将中国的光伏产业打入世界光伏前三强.  相似文献   

5.
晶体硅太阳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太阳电池.太阳电池连接工艺的关键技术在于硅芯片基板的金属化制造,该技术是一种精密的印刷技术,其工艺直接影响电池能量的转换效率,主要应用于太阳电池的工业化大生产,是第三代太阳电池生产商的首要工艺.以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流程为基础,主要从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出发,介绍了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6.
现今的大规模太阳电池生产领域,P型衬底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N型硅衬底由于其高少子寿命和无光致衰减越来越受关注.本论文以N型的铝背发射极电池为基础,分析了在丝网印刷前硅片背面粗糙程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当硅片背面仍然保持绒面状态时,即粗糙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对于铝背结的均匀性影响非常大.对于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而言,铝硅合金层厚度越均匀器件性能越好.因此背面绒面状态不利于器件性能的提高.另外如果背面采用"镜面"状态,也不利于器件性能的提高.原因是背面光线反射严重.故在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中,硅片背面应该采用比较平整的状态,但并非"镜面"状态.  相似文献   

7.
《广东经济》2016,(7):84-86
近年来,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履行减排承诺,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支持.首先感受到这种支持的是身处第一线的光伏企业.去年年底,汉能在山东淄博投资建设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获得了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这是光伏行业中迄今唯一获得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面对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建筑能耗居高不下的困境,如何使城市建筑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薄膜太阳电池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无疑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之一,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在结合近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判断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光伏产能持续快速增长、光伏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有望加速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快速增长、光伏发电成本将大幅降低、光伏制造商的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等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技术创新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全球未来的战略替代发电技术.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光伏发电目前处于技术研发、示范和开发市场的阶段.我国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在国际市场需求带动下发展迅速,但光伏电池原材料生产技术,高效电池技术以及设备制造等仍处于落后状态.需加快我国光伏技术创新,尽快落实产业规划,以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N型硅铝背发射极太阳电池具有高转换效率、无光致衰减、与现有常规电池生产线兼容的有点,从而降低的N型电池的制造成本.而前面场是这一结构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场的作用类似于P型常规太阳电池铝背场的作用.前面场可以增强载流子的收集能力,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以及电池的转换效率.在本文中,前面场的掺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优化后的表面浓度在4E+20cm-3,同时前面场的深度控制在0.25μm到0.3μm之间.太低的掺杂浓度无法提供一个高强度的前面场,而太高的掺杂浓度则引入过多的载流子复合中心.对于前面场的深度,过薄会增加载流子的横向电阻,过厚则会影响电池对于短波段光的吸收与转化.  相似文献   

12.
培育光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光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成熟和完善及光伏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的凸现,光伏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日益明显。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产能方面看,光伏产能将持续快速增长;从发展区域看,未来光伏产业在发展中国家有望加速发展;从光伏技术发展趋势看,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快速增长;光伏电池生产成本将继续大幅降低;行业组织结构集中度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光伏制造业快速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光伏系统集成应用、光伏应用产品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产业链。但是仍存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依赖进口,制约产业健康发展;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不健全引致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高;市场环境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光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加快国家层面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明确光伏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建设布局及战略导向,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晶体硅太阳电池封装成组件后,其实际功率通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小于理论功率,称之为功率损失或封装损失,主要原因为光学损失和电学损失.本文针对光学损失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试验,包括、组件封装材料、封装工艺与电池片之间的匹配等,通过优化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降低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损失.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6,(3):57-60
晶硅作为目前光伏市场的绝对主流,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目前正处于痛苦的行业兼并重组进程中.反观代表第二代及第三代光伏技术的薄膜,在以汉能集团为代表的行业先驱的带领下,正悄然兴起.针对光伏发电前景、薄膜是否会取代晶硅主宰未来光伏产业、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意义几何等问题,记者专访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薄膜企业——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  相似文献   

15.
硅基太阳能电池以转换效率高,生产工艺技术成熟等特点,在光伏市场上一直占据较大份额,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投资聚集度最高的子产业。其中,又以多晶硅基光伏电池为主。本文就笔者亲历的多个硅基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建设项目为例,对硅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配置做一点总结。  相似文献   

16.
《广东经济》2016,(3):29-32
铜铟镓硒(CIGS):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 采用CIGS吸收层的光伏模组可以高效的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在光伏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小面积电池的研发效率世界纪录达到21.7%,组件效率达到16.5%.图1表示了电池(黑三角)、小组件(红方块)、全面积组件(蓝点)的近期研究进展,基于目前小电池的研究进展,未来小组件的效率可达到21%,全面积组件有望达到18%的效率,图1右边部分为近期希望通过实验室技术的转移期望达到的目标.低成本CIGS光伏模组可以使度电成本低于€0.05 / kWh,并为降低CO2排放量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杜鑫 《经贸实践》2010,(4):50-51
江西省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形成了以新余为主产地、以赛维LDK为核心企业的较强生产能力,初步建立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了对外合作的有效途径和一批关键人才,在国内已具有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多晶硅片生产能力达到2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已有100兆瓦。启动了高纯度硅料、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在政策鼓励和成本下降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的光伏发电项目飞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更是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农户屋顶资源,农村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根据农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特点,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基础,探讨农户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对于农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两岸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台湾地区通过在大陆投资硅片、电池和模组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若干环节,以缓解台湾地区的产业链瓶颈,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实现与大陆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竞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邢章萍 《经济》2012,(9):38-40
目前,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环境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过分.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依靠出口过活的中国光伏企业出口不畅,加上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国内市场动力不足,其生活早已有些捉襟见肘.而世界似乎并不能体会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不容易,2012年7月24日,德国SolarWorld等多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对华光伏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案获得通过,这"一纸诉状"将把中国的光伏企业推进发展的寒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