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磊  夏鑫  全华 《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旅游产业链延伸主要通过对县域旅游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县域旅游系统开发的整体协调两方面影响县域旅游地的演化发展。因此,在分析旅游产业链延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产业链延伸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县域旅游系统开发与县域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来研究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演化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县域旅游地的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坤 《时代经贸》2014,(2):72-72
县域旅游是全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县域旅游开发理论方面的研究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把目前县域旅游开发相关研究分为县域旅游开发内容的研究、开发模式的研究、开发效果的研究以及政府在县域旅游中作用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福建省泰宁县为切入点,从县域尺度着眼,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泰宁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了积极回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当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互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靳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60-161
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县域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以孟津县为例来研究和讨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开发问题,针对孟津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原因,确定其开发发展思路,对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建设  朱翔 《经济地理》2012,32(12):163-168
县域旅游空间布局对县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旅游空间布局既要处理好县域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县域所在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文章深入分析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决定机制、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要素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SDEIF模型,对县域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月玲 《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县域是组成旅游区板块的基本单元,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及与旅游区的协作发展,是形成旅游区整体形象和提高旅游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县域发展旅游存在的一般障碍出发,分析了县域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采用极品带动和错位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区域旅游集群外溢效益;采取多种合作内容与形式,发挥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的旅游开发处于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低层次,是省级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环节,广西要建设旅游大省和加快旅游业发展,县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关键。以在广西旅游资源构成中具有代表性的环江县为例,文章从该县民族风情、岩溶风光、生物景观的资源特点出发,提出了颇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特色性与主体吸引物的定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协调,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注重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等。  相似文献   

8.
张忠良 《经济论坛》2004,(15):146-147
河北省元氏县旅游资源丰富。省级风景名胜区封龙山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蟠龙湖山水相连,交相辉映,为元氏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实施“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战略,适时提出了“搞活蟠龙湖,开发封龙山,龙山求古,龙湖求洋,湖山一体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强化招商引资,狠抓基础设施,谋求深度开发,掀起了旅游开发新高潮,促进了全县旅游经济大发展。近年来,共计投入旅游开发资金3.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320万人次,刨社会效益2.5亿元。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元结构与多重约束、沿路布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民营主体战略、优区开发战略、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体制创新战略、人才开发战略.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切入点:重视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在开发落后地区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和梯度推进等.  相似文献   

10.
在贯彻落实县域突破战略过程中,我们坚持从敦化市市情出发,靠工业拉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的主要成果 省委确定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抓住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部位,不仅带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特色产业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通过分析肥西县特色产业旅游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五大战略:政府主导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整体联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差异化特色旅游开发战略,希望对于肥西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分析2000—2018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旅游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洞庭湖区旅游产业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偏低;城镇化指数呈现明显快速上升态势,整体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指数大致呈"W"型变化趋势,且整体水平偏低;旅游城镇化指数不高,均值为0.3737,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基本上与城镇化指数变化一致。②城镇化指数旅游产业指数生态环境指数,说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同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子系统具有高度协同性,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反向性,反映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强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城镇化指数的整体提升。③近20年来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旅游产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较低,外围县域相对较高,基本上形成以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域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明显高于外围县域,基本上形成以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旅游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指数、旅游产业指数的格局基本相似,与生态环境指数的格局基本相反。④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历史和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战略及政府政策等是驱使旅游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郑维荣 《发展研究》2002,(11):43-44
当前,三明市正在全市开展建设"三明的泉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动.作为三明市重要旅游县的泰宁县,必须从泰宁实际出发,从解放思想入手,进一步放开思路、放活主体、放松环境,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努力解决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酉阳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响亮提出了“旅游兴县”战略,把酉阳全力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养生之地·休闲之都”.通过旅游品牌的创建,全面提升酉阳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在提出“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对县域所拥有的发展旅游业所具备的一些优势、机会和存在的劣势、威胁等做出分析,然后确定旅游发展的对策.本文以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基于SWOT理论分析下,对其旅游发展对策作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5.
陈华丽 《经济师》2011,(7):235-235,237
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泰宁却成为龙头产业、生命产业和支柱产业。应该讲,泰宁走上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在全国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又一典型经验,概括为"泰宁路径"。通过学习借鉴"泰宁路径",对我国其他县域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助于实现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县域旅游形象定位不当,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短缺、整体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县域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加大旅游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力度,从旅游产业格局和比较优势角度出发制定县域旅游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休闲时代、大众旅游时代、高铁时代和区域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景区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伴随着旅游供给侧改革创新的理念,"全域旅游"以其全时、全域、全产业链的特点成为县域旅游产业升级的选择,本文将以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如何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全国全域旅游试点县的发展机遇,加快区域资源的整合发展,实现县域旅游经济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模式的转变,做好"旅游+"这篇文章,让旅游助力县域脱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政策、管理、技术等角度探讨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通过类型创新、功能创新、形象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发新疆地质旅游产品谱系,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造跨区域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品牌战略;通过构建产业链,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地质旅游产品谱系,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之间旅游协作,利益共享;完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通道建设;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等思路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大众旅游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业开始从零散景点、景区的传统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转变,旅游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品质化等特征.县域旅游依托特色资源发展,想要将县域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体系,统筹布局县域“大旅游”格局,构建全时空、全系统、全综合的县域全域旅游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特色旅游产业培育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增长点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城经济壮大的现实道路选择.基于此,近年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依托自身的品牌、资源和环境优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培育特色旅游产业,选择了一条以旅游突破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截至2008年底,巴马旅游产业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社会效益显著且发展势头良好,但特色旅游产业培育的实质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就此,从县域特色旅游产业培育的目的、实质及关键性问题出发,探讨了巴马特色旅游产业的培育问题,以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