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祥 《企业技术开发》2010,(9):116-116,123
聚合物驱是油田继二次采油之后三次采油常用的方式之一,孤东油田六区东南部于2004年1月实施注聚开发。区块整体注聚效果良好,但注聚后期却出现了油水井堵塞的现象,文章对六区东南堵塞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堵塞治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注聚剖面组合测井仪是一种能测量自然伽马、流量、井温、压力和磁性定位的多参数仪器。这种仪器是由遥测短节、同位素释放器及伽马测量短节等组成,是一种既能测量注聚井的分层段注入量,也能连续测量注聚剖面曲线的仪器,所测资料能对各层段进行细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新型注聚剖面测井仪的结构、技术指标、测井原理、电路设计、现场施工和仪器特点。同时结合测井实例,对注聚剖面测井仪分层段注聚量和注聚剖面曲线的测试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孤东油田注聚自先导试验到工业化推广应用已经过了近20年的时间,先后投注10多个注聚单元.在注聚地面工艺中,聚合物母液过滤器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聚合物母液过滤器安装在注聚泵进液流程前,对于过滤聚合物母液杂质,改善母液与污水混合效果,减少因母液杂质多造成的注聚泵液力端故障、提高注聚泵效率,降低聚合物粘度损失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过滤器在现场生产过程中暴露出过滤压力损失大、易堵塞、检修清洗难度大等许多问题,最终导致无法正常运行.针对以上问题,经过研究论证,我们联合设备生产企业研制开发了聚合物自清洗过滤装置,用于注聚工艺流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和应用表明,该装置完全解决了以上问题,实现了聚合物母液的有效过滤,使注聚流程工艺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郑妍 《价值工程》2021,40(13):124-125
港西油田自2004年应用采出水注聚,随着注聚时间累积,聚合物溶液受地层矿化度影响,在井筒和近井地带堵塞,导致部分注聚井频繁出现压力高、注不进现象,这些高压注聚井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聚合物废液,注聚系统产生的聚合物废液回收进入油水分离系统,底水含油明显升高,严重影响脱水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制出了一种采油用磺基聚合物降解剂-无机盐的破胶剂,该破胶剂现场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聚合物回收液粘度由15970MPa·s降至6-8MPa·s.  相似文献   

5.
郑妍 《价值工程》2021,40(13):124-125
港西油田自2004年应用采出水注聚,随着注聚时间累积,聚合物溶液受地层矿化度影响,在井筒和近井地带堵塞,导致部分注聚井频繁出现压力高、注不进现象,这些高压注聚井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聚合物废液,注聚系统产生的聚合物废液回收进入油水分离系统,底水含油明显升高,严重影响脱水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研制出了一种采油用磺基聚合物降解剂-无机盐的破胶剂,该破胶剂现场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聚合物回收液粘度由15970MPa·s降至6-8MPa·s.  相似文献   

6.
针对少数由于注入压力高,而完不成配注的注聚井,为了保证整个区块的地层压力、注采平衡,维持油田的稳产。实施局部增压注聚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显著降低注聚单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本文就对注聚地面工艺配套技术进行分析而且提出相应技术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太121断块注采系统调整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太121断块目前井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原则,并优选确定了以钻补充完善井及灵活转注方式的调整方式。从调整方案指标预测结果来看,适时地对油田的注采系统进行调整,能够减缓产量递减并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油田水驱采收率。该成果对于没有规则加密条件的开发区块完善注采关系,提高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陆上老油田开发的持续,综合含水较高,油气产量下降难以避免,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有的可采储量预测多基于天然能量开发或者注水开发所进行的,而注聚合物驱替在机理上与常用的注水开发有着较大的不同,注聚合物后的新增储量需要重新评价。文章应用动态资料,从驱替特征曲线特征研究入手,建立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聚驱控制程度、不同聚合物用量、不同聚合物粘度与原油粘度比情况下注聚机理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非均质油藏注聚后驱替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然后根据已经结束注聚区块注聚增加可采储量递推校正,以得出注聚合物新增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并对聚驱控制程度、聚合物用量、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精度较高,效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9.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中允许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之一,也是财政部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列举可供使用的四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年折旧率折旧年限现行制度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到期以前2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收入”这点的不足,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孤岛油田Ⅱ类注聚油藏构造复杂、非均质性强、油稠的特点,运用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油藏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注采关系,加大低液井治理力度,强化提液引效,控制窜聚,逐步形成了适应该类油藏注聚综合注采调整技术,实施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肃 《价值工程》2014,(16):316-317
塔河4区奥陶系油藏是以发育大规模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2005年开展注水开发以来,稳定见效期5-6年。2011年开始注水效果变差,注采井组水窜严重,递减明显加大。本文针对注水效果变差的现状,从周期注水机理入手,总结了周期注水参数优化、不同缝洞及注采连通关系周期注水方法,周期注水有效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注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喇嘛甸油田广泛应用,如何监测注聚井的动态变化,尤其是笼统聚驱注入剖面的测量问题,是对生产测井的技术考验。本文针对目前在喇嘛甸油田应用的笼统注聚剖面测试的氧活化和同位素测井技术,结合测井实例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油田在用注聚泵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针对现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注聚泵液力端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及工作性能为目的,本文通过对聚合物流动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注聚泵液力端的改进方案。液力端采用了导流型泵阀,其导流性好,对聚合物降解也降低。  相似文献   

14.
古城油田泌浅10区属于浅薄层特稠油油藏,经过二十多年的蒸汽吞吐,已进入开发后期,高周期吞吐后,受区域采出程度、汽窜、注采参数等影响,周期递减加大,生产效果变差,通过优化注汽注采参数分析,实施氮气辅助面积注汽、氮气辅助间歇点汽驱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稠油热采吞吐后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孤岛油田注聚驱抽油机井的生产特点,研究见聚油井的IPR曲线,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有杆抽油数学模拟方法开发注聚驱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软件,指导现场生产.通过使用该软件,对见聚油井的生产参数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续,逐年出现了一些低产低效井。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油层潜力,我们首先根据这部分井的采出程度、目前生产状况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压裂、堵水、注采系统调整等综合治理方案。对于减缓油田产量递减,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油田注聚开发的需求,我国不少油田都已经成功使用了脉冲氧化剂测井仪器,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现代化油田探测与开采方法。本文从脉冲氧活化测井技术的原理、特点入手,简单阐述了它在油田注聚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含聚污水供蒸汽锅炉回用技术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大波 《价值工程》2010,29(1):30-31
今年来,随萨北油田聚驱开采规模逐年扩大,油田含聚污水回用已势在必行,尤其在萨北油田进行北部过渡带蒸汽驱试验采用清水注采,浪费了大量清水资源,增加生产成本。目前在萨北油田北六联污水处理站安装了小型实验设备,对含聚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初步确定了设备处理含聚合物采出水对注汽锅炉的适应性,并研究处理后水质是否达到注汽锅炉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董鹏涛 《科技与企业》2014,(10):156-156
贝14兴安岭油层属低孔特低渗透油藏,2004年12月投入开发,前期进行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2006年5月实现注水开发,但是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水敏性强,很难实现有效注入,开发效果不理想。2011年9月CO2试验区一期投运,注气区油井逐步见到注气效果。本文结合CO2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机理及现场试验情况,对贝14兴安岭区块注CO2矿场实验取得的开发效果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为下步扩大试验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萨中开发区高渗透率油层与低渗透率油层平面上相间分布、纵向上交错发育的特点,由于油层性质差异较大,注聚开发过程不同性质油层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注聚参数才能使各类油层都得到充分的动用。中区西部"两三结合"分期分质工业性试验区就是采用的分质分压注聚管柱,实现同一口注入井不同性质的油层注入不同分子量的注聚参数,共实施18口井,实施分质分压注入后1个月就取得13口中心采出井含水下降1.1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日产油量上升0.4t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