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依据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1978-2010年的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之间呈现单向的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变动是影响消费性支出变动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协整分析结果给予科学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并拟合ECM模型,对宁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上期误差都对家庭消费性支出有着较大影响.从长期来看,若要通过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则应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3.
一、全国与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对比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1978~2006年之间,对河北省与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这2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河北省收入对消费的拉动程度。(一)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吉林省1984--2005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运用统计中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由于误差修正项的存在,可以自动实现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1990—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分析,然后为预测未来几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辅助以Matlab编程实现,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会持续不断增长的结论,最后对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证实了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我国城乡居民1978—2009年的人均消费、政府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支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而在长期则具有挤出效应,决定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农村居民消费对政府支出的敏感性较城镇居民低,其消费较城镇居民更加依赖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最后本文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分别从各收入等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与相应城镇居民总体均值的比例,以及城镇各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占总体的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1985~2011年城镇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的相对以及绝对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一是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高收入等级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低收入等级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中间收入等级所占份额稳中有降;二是城镇居民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采用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首先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面板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进而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选择与估计,结果发现应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可以看出西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受收入影响较大,因此西部地区要提高消费需求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虑了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起普遍作用的因素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选择了八个影响因素对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采用主成分法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分析,然后选取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变换,最后计算出因子得分.依此来评价2006—2015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各因素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状况,并提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化的演化脉络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富差距扩大,似乎与"共同富裕"相悖。而实现全国贫富差距缩小的目标,首先有必要研究中国贫富差距扩大化的演化脉络。其次对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发展进行机制分析,并进行模型构建,研究表明工人知识独占性以及技术变革会扩大工资差异,进而扩大收入差距,最终扩大贫富差距。最后,利用统计软件结合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选取与贫富差距相关的四个指标,即基尼系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四项指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存在基尼系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基尼系数具有负作用,而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却是正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SPSS软件,对2006—2012年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的曲线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显示近年来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为揭阳市政府制定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6,(5)
文章基于社会保险学和消费者理论,利用2011—2013年3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构建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对近年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大小进行了实证考察。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居民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小,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基金筹资每增1%,各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大约增加0.064%。文章最后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河北省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持续扩大。缩小京津冀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尤其是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促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比长三角地区,分析得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北省实际,提出多举措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积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3,(2):40-40
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达30226.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突破万元大关,实际均增长9.3%。与此同时,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消费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201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26.71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崔娟娟 《经济师》2013,(3):220-221
近年来,山西省的经济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文章通过分析1996年至2010年15年的相关数据,以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为因变量,运用EViews软件对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建立了一个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费意愿和年利率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以揭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等因素的情况及特点,掌握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驾"马车"能成为引领山西省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深化,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收入日益多元化.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居民实际收入的重要尺度,因此,有必要对可支配收入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收入差距分析、有利因素和制约性因素分析也是对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前提和重要支撑,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影响途径为基础,通过对2000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一致的持续正向响应以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过程。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分析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效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1952年-2002年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技术,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52年-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从长期分析,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才能刺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市场,而短期性刺激消费的政策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沪深股票市场流通总市值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大指标的样本数据,基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ECM方法研究有关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问题.结果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股票市场总体上表现为:长期股市投资对消费的微弱替代效应,但在短期存在微弱的财富效应,且股市财富效应在不同股市行情中表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全国各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单位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入对各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最为突出,而人均生产总值在模型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