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近年来,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反省。了解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的具体分析,进一步探索如何对其法律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
江璐璐 《经济师》2010,(3):104-106
中国加入WTO后,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中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一直是人们注目的焦点。从国航、东航再到中信泰富,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文章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法律风险,探索如何对其法律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3.
衍生工具作为一种金融避险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它在为风险规避者提供多种避险工具的同时也有可能成为金融失败的风险根源.本文从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具有规避风险和引发风险的双重性。我国入世后,该市场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扩张,其隐含风险不可忽视。本文阐述了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着重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特征、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后果,并针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监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家的监管机构、金融衍生交易的各个微观主体在管理和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过程中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系列后果严重的风险事件,金融衍生工具这个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金融衍生产品异军突起,各种衍生品交易已经在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327"风波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几乎同时发生,住友事件、大和事件、奥兰治事件也让我们对金融衍生工具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6.
吴利明 《经济师》2007,(11):75-76
金融衍生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是金融市场出现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由于其独有的特征,使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防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运作原理及风险特征的分析,对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防范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航运金融衍生品是基于金融衍生品,结合航运市场特点产生的一种衍生品工具。它对于航运企业有效地借助工具,科学地防范风险以及推进上海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双中心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品种少、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理论研究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详细地论述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内涵、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希望投资者能理性投资,合理运用衍生工具规避风险、创造收益。  相似文献   

8.
王海霞 《时代经贸》2006,4(8):100-101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对现行会计体系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现行会计体系不能完全在反映和防范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国内会计学界长期对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和借鉴,是有效反映和控制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王晏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43+246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在阐述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风险及特征,最后提出了防范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侯超惠  刘颖 《经济论坛》2003,(23):22-23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以另外一个或一些金融产品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产品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产品决定的金融产品,它是一种交易合约。金融衍生工具按其自身的交易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远期合约四大类。金融衍生工具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可以套期保值,转移风险;认识不足,贸然参与,则会造成巨额亏损,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社会经济动荡,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防范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总体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作为基础金融工具的组合和衍生,具有比基础金融工具更大的风险,这…  相似文献   

11.
中信泰富事件反映了我国企业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监管体制,增强企业驾驭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反思.本文分析了信泰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外汇衍生产品的特点,并对外汇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衍生工具高速发展的今天,它是一把双刃剑,即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又会在实际操作中让人陷入高风险的漩涡.近几年,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波迭起,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也成为了金融界探索的热点.认识和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点是安全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依据金融衍生工具自身特点及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层面分析其风险的成因,从而得出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致命的影响,而金融衍生产品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和诱导性,成为了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其风险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利率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利率风险已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市场风险之一。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已不足以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而拥有规避风险、分散并转移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成为了防范利率风险的新方法。金融衍生工具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需要慎用。  相似文献   

15.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 ,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上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组合的不足 ,成为规避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价格波动的主要工具。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金融衍生市场的高风险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本文就金融衍生工具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双面性进行探讨 ,并对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本文通过对金融延伸工具的银行会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分析,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规范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资银行2006年才开始的QDⅡ新兴业务受制于各种风险,总体发展不快.目前,汇率风险是中资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现实风险;信用风险随着国家对经营QDⅡ监管的放松会越来越大;流动性风险是中资银行在QDⅡ业务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后会逐渐减少;市场风险目前出现的可能性较小,但却是中资银行经营QDⅡ业务必须面对的永恒风险.为防范风险、扩大QDⅡ业务,中资银行应:利用产品策略避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保值;选择有实力、信誉良好的交易对手;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走势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工具一般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和产品担保证券等。巴塞尔委员会(Basle Committee)对金融衍生工具定义是:“任何价值取决于相关比率或基础资产之价值或某一指数(如利率、汇率、证券或商品价格)的金融合约。”金融衍生工具是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70年代出现的高通胀问题以及浮动利率在各国的广泛推行,使得规避通胀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成为当时金融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各国政府也逐步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业内竞争加剧,另外,Fischer,Black与Myron.Scholes等在70年代初推出了金融衍生工具定价具有重要意义的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Model),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下,金融衍生工具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种金融交易活动中被广为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意义及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晓峰 《经济师》2001,(2):93-94
股指期货是一种把股票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自从 1982年诞生以来 ,股指期货的发展极为迅速 ,品种及交易规模不断增加 ,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衍生工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完善 ,缘于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和活跃证券市场的需要 ,我国股指期货交易也呼之欲出 ,目前证券市场内对此问题的讨论也极为热烈。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 ,股指期货在我国推出的条件如何 ?股指期货的推出有什么积极意义 ?又会产生哪些需要防范的风险 ?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下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融衍生工具公司内部、交易者、经纪机构、监管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分析衍生工具公司内部所有者与交易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说明了收益比率和风险选择是造成交易员过度承担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