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超对接”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超  李曙光 《物流技术》2010,29(9):28-30
“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惠及农户、零售业和消费者三方的一项“多赢”的流通模式.对“农超对接”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农超对接”的模式,并对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初步分析,力图展示“农超对接”现象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农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推动河北省“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集成-对接”,总体框架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公共平台组成.  相似文献   

3.
焦梦芹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0):130-131,126
“农超对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目前“农超对接”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文中就湖北农超对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存在的缺陷分析入手,凸显“农超对接”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农超对接”中常见的四种供应链物流模式及农户感知价值的构成要素,并从农户感知价值的角度对“农超对接”的四种供应链物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郑州市农业合作社和大型超市的实地调研,分析我国农超对接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了“农超对接”实施的3种典型模式,即“超市+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和“超市+农户”模式;从流通方式、流通绩效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农超对接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组织、管理和政府政策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诸如“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丹华 《价值工程》2014,(26):18-19
通过对超市管理人理性认知模式和决议选择的分析,探讨在有限理性视角下的超市管理人的行为机理,得出,有限理性视角下的超市管理人的博弈行为对我国能否有效顺利实施"农超对接"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有限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博弈模型剖析超市参与"农超对接"行为,发现"农超对接"实施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为促进我国"农超对接"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惠雯 《民营科技》2013,(10):105-105
“农超对接”是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产销一体化链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家共赢的一务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农超对接”在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农超对接”的发展路途中仍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实现农超”对接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分析新形势,总结新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章新  赵慧峰  杜娟 《财会月刊》2012,(17):44-45
农超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它有助于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城镇居民农产品供应和安全,并能有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农超对接运作模式的特点,指出农超对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进而提出了创新金融方式的对策,以推动农超对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实现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了农户、消费者、超市三方共赢。而物流发展的滞后降低了农超对接所带来的优势。结合农超对接中的物流发展现状,对不同运作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预测农超对接物流运作未来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在纷繁复杂的业态中脱颖而出,具有购物比超市更为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特色,是超市的继承与补充。我国便利店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总体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便利店模式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曾爱青  刘智勇 《物流科技》2006,29(12):145-147
近年来大型综合超市在犬中城市的竞争基本达到饱和,发展社区超市是许多本土超市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大型综合超市相比,社区超市具有明显的社区特色。即顾客的稳定性和服务定位的社区化.所以对于社区超市来说。搞好特色化服务是其竞争制胜的法宝。本文以兴万家超市湖南长沙南郊公园店为倒从多个方面就社区超市的特色化服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秀丽 《物流技术》2012,(15):114-116
连锁超市由于在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超市的主流和方向,而大型连锁超市有别于一般的连锁超市,无论从规模还是经济条件,都更适合借鉴一些大型的国际化连锁超市;通过阐述沃尔玛超市与国内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现状,分析了沃尔玛物流配送的成功关键,提出了一些可借鉴性的经验以解决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商品成本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静  赵林度 《物流技术》2007,26(9):20-23
从行业和企业内部两方面对工业品超市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工业品超市与传统工业品销售渠道的对比分析明确了工业品超市的优势,肯定了工业超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黄荔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9):198-199,202
大型的连锁企业在21世纪流通领域中发展最快并起主导作用。文章介绍了连锁超市物流的发展现状,并对当前我国连锁超市实施物流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连锁超市物流改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于连锁经营而言,物流配送是关键环节,是支持连锁企业经营的基础,也是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国内外连锁超市间的竞争体现为配送体系的竞争。文章通过对南宁市大型超市物流配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南宁市连锁起市在配送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入手,提出提高南宁市物流配送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吉祥  朱俊成 《价值工程》2010,29(11):18-18
本文通过分区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个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体系、服务经济功能、超市运作与经营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区域性大中型超市供应链管理及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耿树海G  NGShu-h  i  王晓曦W  NGXi  o-xi 《价值工程》2014,(4):23-24
本文在分析"农超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的不足,并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农超对接发展的方向,以及未来"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连锁超市和供应商之间选用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在充分考虑、实现供需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提出平均总成本最小时的配送周期和库存补充量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全局最优解计算。并利用VC 和Access相连的技术,实现了供应商向连锁超市发货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降低商品缺货的连锁超市物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红 《物流技术》2007,26(7):54-57,85
深入剖析了超市商品的缺货,同时分析了目前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能够有效地改善物流配送,降低商品缺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