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释了隐性知识共享的行为有着重大的意义,即隐性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知识共享又与人的因素紧密相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个体层面、文化层面、组织层面三方面总结并探讨了影响员工隐性知识分享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组织鼓励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建议:构建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建设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利  俞竹超  姜杨 《中国经贸》2011,(24):33-34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制造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类别,给出了制造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有效策略与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取优质资源,实现取长补短.但许多并购整合失败的案例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本文认为并购目标方的知识,尤其是隐含于知识员工头脑中和团队、组织中的,难于表达的隐性知识能否实现有效的转移和共享对并购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中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企业在并购后应针对组织间最关键的隐性知识加以重视并建立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4.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只有对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拥有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本文首先对社会关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关系只能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与便利性,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机制;然后基于员工-组织关系视角,引入"组织支持感"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并讨论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知识型员工和知识共享的定义进行了梳理,然后从知识、个体以及组织三个层面梳理了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期丰富完善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期望理论研究经济奖励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识别认知风格、知识隐性程度及两者的交互对经济奖励与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对400余名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奖励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与创新者相比,适应者对经济奖励更敏感;知识隐性程度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随着知识隐性程度的增加,经济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减弱;认知风格与知识隐性程度的交互的调节作用也得到验证。随着个体认知风格越来越偏向创新者,知识隐性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以上结论有助于组织将对员工的差别化激励内嵌于对不同岗位的差别化激励中,提升经济奖励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国家与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源。而技术创新常常是建立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技术的学习与内化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后发组织实现技术赶超的重点与难点。但技术性知识具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特征,难以获取与转移。个体学习理论通过阐释人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与隐性知识的传播路径,为组织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隐性知识获取与转移提供了有益的指引。本文在结合技术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个体学习模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隐性知识获取和转移路径,对提高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内化效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解决“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这一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调查,采用SEM技术对内部社会资本、知识共享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内部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结构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没有直接影响;②知识共享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直接显著影响;③知识共享在内部社会资本三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扮演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支持了现有的研究结论,还揭示了内部社会资本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对企业员工创新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六年共6268篇研究的题录进行分析并绘制图谱,结合对具体文献的回顾,整理归纳出在组织层面、人际层面及个人层面三个维度上影响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结果发现在各个维度上都有涉及到信任,因此本文进一步通过文献整理,将信任按照员工共事的时间长短分为快速信任和情感信任,并总结了他们对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先进制造技术(AMT)导向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独特性、难以采集性、流失性、分散性四个不同角度分析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转移规律,构建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几种可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MT导向型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相关对策,本文对隐性知识在企业内的转移和共享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政敏  刘娟 《山东经济》2011,(4):146-150
针对山东省软件企业及其员工的特点,将影响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因素分为企业环境(激励机制、沟通平台、学习机制)和员工个人因素(职业规划、责任意识、信任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省多家软件企业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因素显著性的检验,得出山东省软件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山东省软件企业的知识共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程咨询企业知识存量的增长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文章研究发现,知识存量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范畴: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和同质度是影响共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前提条件,共生模式主要体现为信息丰度、物理参数和共生界面三个因子,在共生环境中信任、组织支持和声誉收益是三个关键影响因子;上述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共享,最终导致企业的知识存量增长。  相似文献   

13.
集体主义、等级思想、和谐、人情、面子是中国典型文化因素,它们可能会促进或者阻碍我国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13个省份收集数据,以84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典型文化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和谐倾向对一般知识的共享、关键知识的共享均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作用,人情倾向只对一般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作用,而等级倾向只对关键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负向影响作用,面子倾向只对一般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负向影响作用。我国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国典型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可以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和组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隐性知识如何在企业内捕捉和共享,以及知识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构建隐性知识捕捉与共享的力场模型。通过对菲律宾快餐巨头快乐蜂(Jollibee)的厨师进行访谈,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现场观测,提出企业有效的隐性知识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齐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123-127
文章利用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244个配对样本数据研究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以及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心理安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认同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安全对组织认同与知识共享关系有调节作用,在高心理安全下,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更强。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员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员工是组织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承担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者.组织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充分发挥知识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获取长久的竞争优势,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员工管理上的问题,提出了知识员工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以其巨大的历史力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生活方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主体,处于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前沿,能否了解知识经济的特点、内涵,把握知识管理的方法,正确做好知识管理,有效提高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科学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运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一、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寻找新途径,知识从形式上看可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主要是指员工的创…  相似文献   

18.
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作为一项创造性知识活动,它的产生同样依赖于高效的沟通。文章针对隐性知识两类载体的划分,提出了隐性知识直接交流的五种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障碍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在一个企业以职能关系为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的基础上,构建了其隐性知识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19.
邓志能  Maxufei 《特区经济》2006,(11):271-273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国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关系到国际化成功与失败,而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是影响企业国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首要因素.本文首先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的两种战略动机:“知识寻求”与“知识利用”;其次,从知识基础理论的观点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国外市场进入方式,并根据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高、低知识获取型进入方式;再次,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战略动机与国外市场进入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提出对中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国际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员工自愿离职,这是员工自身的选择,对此无可厚非。但目前我国企业员工自愿离职率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这也是企业一般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在沟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也是企业老板最感头疼的事情之一。结合宁波企业的调查,我国企业员工自愿离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自愿离职率高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根据投入要素结构,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属传统企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高,科技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