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网络诈骗逐年攀升,自从"断卡"行动开展以来,金融机构在开户环节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审核措施,但也有部分金融机构矫枉过正.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或异地上学的大学生因无法提供辅助证明材料而被拒绝开户,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金融机构应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通过采取差异化的服务,使采取的措施和已识别出的风险相匹配,在账户开立和服务优...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银行业首当其冲成为亏损重灾区。为什么次级债可以引发如此严重连锁反应?世界这些号称最好的金融机构又为什么会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如此脆弱? 次级债只是引发危机的一个导火索。从经营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真正造成这些机构巨大亏损的原因是他们错误地通过次级债市场将过多的金融资源集中到了一个局部市场上。在这个局部市场由于过度投机而演变成系统性风险后。整个体系的崩溃使得风险过度集中的金融机构蒙受了远远超过预期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当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理偏重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操作风险管理还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由于操作风险引致的案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社会为此蒙受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银行结算风险是指金融部门在运用结算工具办理资、现金结算过程中蒙受欺诈、遭受资金和信誉损失的可能性及潜在危害。银行结算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直接影响金融行业、企业、个人的资金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已渗透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就银行结算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谈点意见。成因分析1、制度设施不完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当前的现状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漏洞,一是重要凭证管理不尽完善,银行票汇委托书和进帐单没有纳入重要凭证管理范围,很容易诱发案件,如某金融机构基层负责人为挪用储户资金,利用进帐单填制所需资金到开户单位套取同等金额的现金支票取款供自己使用至案发,给银行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风险。二是帐务核对不认真,导致犯罪分子"暗渡陈仓"。  相似文献   

5.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一些陷入危机的大型金融机构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问题进一步显现。通过对危机进行反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概念。本文介绍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带来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对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改革建议进行了评述,并对加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没有风险承担的资本主体,处置不良资产风险的实质就是在寻找一个代位股东履行风险承担责任.在中央银行承担隐含存款保险责任的同时,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成了中央银行的一项"负债".引入真正的股东并以增量收益来消化存量风险,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充实资本金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操作性环节上表现为"增资扩股".但是处于整体亏空状态的中小金融机构失去了"增资扩股"的定价基础,合理地将中央银行的不良资产"债务"转换给存款保险机构,使存款保险机构承接处置不良资产并对存款人偿付的责任是改革的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7.
如何防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伟 《金融会计》2005,(7):37-38
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银行和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在办理此项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暴露,给银行资产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不仅使一些金融机构蒙受了经济损失,更使其经营信誉受到了极大损害。如何有效防范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维护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已成为各家银行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根源 1、政策失调,结构失衡.目前金融风险的出现不仅仅是金融机构自身或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财政分配与银行分配资金的资源配置地位换位,使国家风险部分转化为银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过多地承担了一部分财政性功能,在这种宏观政策环境下,导致中小金融机构过度膨胀,管理失控.二是居民个人储蓄与投资比例失衡,使中小金融机构成为企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三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利益关系的扭曲既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潜在因素,又是金融机构呆坏账增加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各金融机构发生的大案、要案,多与违规操作或操作不规范有关.本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剖析,对如何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了2000-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损失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标准和业务部门划分原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概括性归纳: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发生最经常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操作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三方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借款人"的演化博弈模型,理论推导出政府主导策略和市场主导策略下金融机构响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演化稳定策略,并运用仿真实验对影响金融机构放贷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借贷人还款积极性高,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策略,金融机构放贷意愿都强烈,而借贷人还款积极性低,采取政府主导策略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通过仿真实验发现,政府主导策略下地方政府采取风险补偿、准确估计抵押物价值、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及降低处置成本等方式,能够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市场主导策略下,仅能调低抵押率来提高金融机构放贷意愿.基于此,从地方政府提高农地经营抵押贷款政策执行力、优化农地经营权评估科学性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成为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金融事件.随着危机的深入和蔓延,金融机构倒闭风潮涌动,投资者信心受挫,金融市场流动性瞬时收紧,实体经济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的"去一法",运用前沿的?LGC(%)指标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风险贡献度的截面和时序特征,并基于风险贡献度因子和规模因子构造了度量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的指标.研究结论认为:首先,相比于信托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贡献度相对较高,其中规模相对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贡献度排名靠前;其次,风险贡献度指标所呈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变动趋势与实际的金融风险事件的周期变动趋势相同,能有效识别风险事件;再次,分析影响风险贡献度的潜在因素,发现结果与现有文献相同,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规模和业务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指标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排序靠前的金融机构,且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饶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了当前日趋严厉的宏观调控形势下,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存在的"五类风险",并对此提出了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太玉  黄辉  卓佳 《时代金融》2012,(35):92+103
近年来,"准金融机构"在各地迅速发展,有效拓宽了地方融资渠道,为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对海南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规范准金融机构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萧洵 《云南金融》2010,(3):40-40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1月14日宣布,政府计划向大型金融机构征收“金融危机责任费”,以偿还用于救助银行业的纳税人所蒙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张帆  杨蕊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35-235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日益蓬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亦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入手,对其发展现状及当前风险管理模式等进行探讨,通过对其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这对于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拓宽我国小型金融机构商业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创"双赢"局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融机构顺应"大资管"时代的资产配置需求,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拓展了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但目前也存在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加大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近五年来不同类型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元化趋势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金的跨国、跨省、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的异地信贷业务也随之增多.如何加强对区域内金融机构异地信贷业务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防范异地信贷业务的风险,已成为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各级分支机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侧重从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角度,探索如何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有关信息对金融机构异地信贷业务进行全面、实时、高效的非现场监管.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机构业务的快速发展,因地域、行业及业务特点的不同而导致金融机构抵御洗钱风险的非均衡性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对目前金融机构抵御洗钱风险的非均衡性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提出差别化监管的必要性,其次阐述采取差别化监管方式的优势所在,最后介绍差别化监管的具体流程及方式,提出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监管措施的观念,与人民银行总行反洗钱局提出的反洗钱监管观念从"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的总体思路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