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增强煤矿悬臂式掘进机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煤矿悬臂式掘进机问题的基础上,对煤矿悬臂式掘进机进行详细改造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管片吊机,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中对施工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片吊机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保障隧道管片供给,就会影响施工生产进度。分析双护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管片吊机电气故障,给出故障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隧道突发涌水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应对的施工难题之一。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被水淹浸后,若处理不当易导致设备损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提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被水淹浸后电气设备的修复和维护方法,为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卡悬臂模板在三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拆立方便、操作安全的特点。使用多卡悬臂模板可以提高工作时效和施工质量,增加模板周转次数,提高经济效益。以D22K后倾式多卡模板为例,对多卡悬臂模板的结构、安装特点,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5.
悬臂式掘进机行走机构的构成与功能,行走机构的优化设计及注意要点,以期研究出符合我国煤炭开采环境的悬臂式掘进机行走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下工程快速开挖的需要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隧洞掘进机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应用和发展。但与先进的掘进机技术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①资金不足;②产品质量不过关;③管理水平不高;④对掘进机的应用有顾虑;⑤缺乏对掘进机及其施工技术的了解。为此建议国家:成立专门机构,制定远、近期发展目标;认真总结经验;建立掘进机产业体系;合理引进国外技术;加强与国外厂商的合作;以尽快改变我国隧洞挖掘技术落后的局面,使掘进机技术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质量,从最大悬臂梁拉张控制、挂篮预压结构控制、全桥合拢作业等方面,对某公路桥梁的施工模型构建、关键施工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挠度偏差小于0.2%时悬臂施工效果较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开挖活动会对临近已有水工建筑造成明显影响,对上述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文章以高士沟水库消力池扩建整修工程为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探讨了消力池开挖对临近输水洞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隧洞埋深和间距小于消力池的开挖深度时对隧洞的安全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施工设计中需要考虑。研究结论可以为背景工程以及相关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辛欣  丁刚  黄虹 《工程经济》2021,31(12):5-8
凭借经济、高效、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特点,钻爆法在我国交通、水利、水电等行业岩石隧道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有效的施工通风能够降低钻爆法施工产生的烟尘等有毒有害气体,显著改善掌子面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也提高了隧道石方开挖的费用.在对隧道施工通风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公路、水利定额消耗量研究施工通风对隧道石方开挖的经济性影响.同时,将研究成果在某引水工程输水隧洞开挖方案比选中进行了实例应用,优化了施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可为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隧洞掘进机进行隧洞施工,其施工组织内容主要有主机设计,电力,后配套与运送列车,掘进效率与工期,施工人员配备,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场区规划,通过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7号隧洞施工的实例,对掘进机法和钻爆法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经济比较以及综合经济效益比较,分析表明,在适宜掘进机施工的地下工程中,采用掘进机施工可以减少工程量,增加安全性,提高效率,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自行研究设计、首创的我国第一台新型盾构φ4.35M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7月16日已通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评审,这是今年上海市申报并通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3项项目中唯一的一等奖。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是当前世界上一种先进的盾构掘进机,适用于复杂软弱土层和建筑群密集的市区建造地铁、水工隧道,具有地面沉降小、推进速度快、不用气压法施工和无需泥水处理设备、施工安全、井下工人在常压下工作劳动强度低、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大铁路祥云隧道开挖施工项目,围绕"铣挖法"在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应用展开探讨,明确该工艺技术优势,从开挖、出渣、支护、循环作业及作业效率等方面分析其工艺要点,并通过与钻爆法应用效果对比,验证该技术在项目的可行性。工程实践表明:应用铣挖法能够有效减少围绕扰动,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不良地质段开挖隧道容易出现工程事故,因此常在隧道开挖前采取管棚预支护的方式对隧道进行加固。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对比分析有无管棚时隧道的力学行为,并分析不同截面处挠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管棚支护长度对隧道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号称亚洲第螺旋(长1798米)隧道的干海子双螺旋隧道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境内,由重庆巨能建设中环公司自主施工。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中环公司自开工以来,自创多项技术,为项目施工提供科技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避免了洞口明槽开挖后的大范围边仰坡遇雨水侵蚀坍塌危险,解决了洞口大范围仰坡的松散碎石层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以及工程实践活动的开展,桥梁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逐步丰富且日益成熟,其中挂篮悬臂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挂篮悬臂现浇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支架的使用量,突破跨度的限制,兼具施工便捷、经济高效等多重应用优势。鉴于此,以城际铁路桥梁工程为背景,重点对其中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目前世界第二长的公路隧道,其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高应力,强岩爆倾向和复杂洞群结构是影响隧道2#竖井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其施工过程的洞群围岩及空间结构力学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将为隧道及洞群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定量化依据和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本文利用岩石力学综合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对隧道及洞群结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片麻岩在高应力作用下具有瞬间发生脆性破坏的特点,洞群围岩在高应力区域具有岩爆倾向;同时,洞群开挖后空间力学特征复杂,施工时相互影响作用明显,特别是四连拱段拱脚高应力集中区域以及风道跨越主隧道段洞群之间低应力结构等将对整个洞群稳定性造成影响,为整个竖井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7.
高志达 《中国核工业》2017,(Z1):130-136
新奥法是利用围岩自承能力指导隧道设计和施工的方法,因此其支护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是隧道专业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三门核电取水隧道及出厂隧道为例,针对隧道上部软土地基、围岩等级变化较大等不同地质条件下隧道支护方式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对支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两种地质条件下支护体系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对后续隧道的支护体系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浅埋软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引入FLAC 3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阶段较主流的三台阶法和CD法展开应用效果的分析。根据拱顶和仰拱两部分的竖向位移可以得知,CD法应用过程中的开挖扰动性影响较小,拱顶和仰拱两处的竖向位移量得到控制,而三台阶的该项指标则偏大。结果表明,在浅埋软岩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开挖施工中,CD法比三台阶法更具有适用性,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兵 《工程经济》2020,(3):29-33
隧道施工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作业是发展趋势,单线铁路小断面隧道机械化作业空间受限,各工序配套机械设备系统性差,小断面大型机械化作业经济性指标不明确。通过分析制约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水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小断面隧道与工程地质相匹配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和机械化配套标准。综合测算得出了单线铁路小断面隧道正洞、斜井的开挖和喷射混凝土经济性指标。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的推动隧道工程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20.
以实际隧道作为背景,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方式对渗流场作用下开挖隧道所导致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衬砌结构水平及竖向应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得出在渗流场作用下隧道的开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