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抢占碳减排量交易市场高地,通过企业碳减排量的交易促进企业控排降碳是“双碳”实施路径上的必然调控手段。国务院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中指出,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是未来治理工作的主要思路,地方碳排放“双控”模式与机制亟需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碳减排压力巨大。从碳排放占比来看,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约占70%,推进工业节能减碳提效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开展了“双碳”目标下企业节能减碳路径探索研究,可为工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增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理应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数字经济促进碳减排的新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在考虑变量选择偏误、剔除其他政策影响和容忍“不外生工具变量”等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除技术进步和能源利用效率渠道以外,数字经济促进了技术多样化,为碳减排提供了更稳定的激励,且技术相关性越高,数字经济对技术多样化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要素禀赋差异、跨界污染转移和主体功能定位是影响省际交界地区数字经济碳减排效应的重要因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碳减排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在低数字产业化与高产业数字化的地区,数字经济的碳减排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不仅为系统理解数字经济的碳排放影响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碳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取决于合理的定价机制,使价格能够反映真实的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综合社会成本与外部性成本。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减排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碳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制药设备在药品生产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随着现代生产设备的不断升级和革新,制药设备在制药企业发展竞争中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设备在制造和使用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故障的诊断及分析,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维持生产系统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对一些基础设备的保养方法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推动区际协同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本文创新性地基于透明度框架机制构建区际协同碳减排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区际协同碳减排的政府策略性行为和演化路径均衡。研究发现:无透明度框架协同减排约束会导致区际协同各方“低努力浅表协同”;单一纵向或横向的透明度框架约束能够实现“高努力深度协同”,但强度和支付额度过高;适度的纵向和横向约束相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达成高努力协同减排策略均衡。因此,政府应完善透明度框架约束机制和力度,实现区际碳减排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能源集约、生态可持续发展,2021年我国提出了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并且逐渐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目前,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战略是我国的重要议题。“双碳”战略离不开绿色税制的建立,而环境保护税不仅是环境规制的重要工具,也是建立绿色税制的重要税种之一。环境保护税具有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等特征,它也是当前唯一将大气污染物纳入征税范围的税种。“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研究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的碳减排效应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企业减少税式支出而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绿色转型,从而促进碳减排。因此,研究环境保护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碳减排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环境保护税对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具有协同效应的假设前提,进行了《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5—2021年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以合法性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碳减排效应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碳减排效应,换言之,当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以后,企业碳减排水...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存在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问题,想要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目标顺利实现,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大气污染实际情况做好相应污染防治工作。在此过程中,深入研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和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以中国30个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和实现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碳配额分配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减排提升的影响,本文分别基于历史排放法和基准法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构建碳减排费用不同承担模式的博弈模型,剖析两种不同碳配额分配方式下减排努力程度、单位产品零售价格、销售量和收益等的影响,研究主要得到:(1)历史排放法与基准法下,与零部件商和生产商仅一方提升碳减排减排努力程度相比,供应链上下游同时进行碳减排时碳减排努力程度、供应链上下游整体收益和销售量更高;(2)两种碳配额分配方式下,供应链上下游是否愿意提升碳减排努力程度与二者碳减排成本系数有关;(3)历史排放法下产品碳减排努力程度、零部件单位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和销售量均低于基准法。  相似文献   

10.
《商用汽车新闻》2011,(23):20-20
据报道,深圳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方案中的一个创新,是设立了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碳账户平台”,完成对新能源汽车低碳减排公益补贴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1.
各省份碳配额分配问题是我国碳交易全面启动后面临的一大难题,并且在“双碳”目标的强约束下,明确和厘清各省碳排放转移路径对地区实现碳减排战略至关重要。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省域碳转移规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刻画了碳转移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一步探讨碳转移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7—2017年,中国省域碳转移规模呈上升态势以及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净碳转出省份多为能源富集型省份和制造业工业大省,净碳转入区域多分布在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2)省域碳转移空间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弱稳定性特征;块模型结果表明中东部省份扮演着“桥梁”作用,中部地区和西南区域发挥着“双向溢出”作用。(3)QAP回归结果表明,经济水平和投资消费结构相似的省份之间较易发生碳转移,且环境路径依赖是影响省域碳转移网络结构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现状,从我国"能耗双控"、"碳双控"及"30·60"目标出发,思考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对策建议,对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ESG论坛,能源电力是ESG的主战场,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应对气候变化降碳减排的主力军。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能源电力行业紧抓ESG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构建具有电力特点、中国特色、接轨国际的ESG标准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资本市场对ESG概念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能源电力行业也不例外。ESG是“环境保护”(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联合国于2004年首次提出。与传统财务指标不同,ESG进一步度量了企业的非财务指标,从而让企业在谋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被称为上市企业的“第二财报”。  相似文献   

14.
<正>国网浙江电力仙居县供电公司结合国家“双碳”战略、浙江省电力供需形势与公司的实践现状,探索出一条以绿色行为获取双碳绿币兑换商品或服务的激励机制,对低碳行为进行激励,引领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等向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了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随着浙江省能源“双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实施及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增长间的矛盾凸显,低碳转型诉求日趋紧迫。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仙居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仙居县供电公司”)通过数据驱动,打造双碳绿币平台,汇聚多种类碳排放数据,搭建碳减排换算模型和绿币加密交易模型,以绿色行为获取双碳绿币这一虚拟货币进而兑换绿色权益,实现减碳结果可量化、可视化、可评价、可追溯。  相似文献   

15.
钢铁行业作为制造业中的碳排放大户,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关键环节。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多工序产业,只有科学计算出各生产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对比不同企业间各工序碳排放差距,找出减碳重点工序,进而实施有效的减碳措施。目前,钢铁行业仅规定了企业边界范围内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尚未出台各工序范围内的碳排放核算规范。基于此,探讨了工序范围内的碳核算方法,并结合案例计算出典型长流程钢铁企业各生产工序边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各工序碳排放量的占比情况,找出碳减排重点关注环节,提出相应的碳减排对策建议,为钢铁企业的低碳行动方向提供依据,为钢铁行业研究制定生产工序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石化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发展的核心,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以“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目标,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双碳”工作氢能是近几年能源转型发展必谈的话题,绿氢炼化是炼化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是氢能工业化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我国石化耦合绿氢降碳的工业化具有可行性,按照“国家有布局、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的产业减排结构和关键路径,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SPA模型,从终端需求、行业结构、生产层级和传导路径4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碳排放变化趋势并筛选减排贡献最大的关键碳减排路径。结果表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居民消费支出和出口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需求,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引发的碳排放路径具有更大的减排潜力;碳排放“双控”政策的碳减排作用以间接碳减排为主,且减排效果随着生产层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碳减排贡献程度较高的行业集中于电力、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因此,为提高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碳减排举措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应充分把握利用减排作用在生产层级和产业链上分布的差异性,发挥终端需求驱动行业间协同减排的作用,针对性地探索差异化碳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发电企业碳减排的施行对我国践行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燃煤发电企业与生物质发电企业为例, 运用资源价值流方法, 在分析全生命周期流程企业经济成本与碳足迹的流动和结转的同时, 探讨各阶段经济成本与碳排放, 有助于企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碳控制和碳减排。经计算, 生物质发电经济成本高于燃煤发电, 但每kwh 燃煤发电的碳足迹是生物质发电的6.05 倍, 在仅考虑市场经济成本条件下, 传统能源发电具有明显优势, 但纳入环境效益和低碳经济因素,生物质发电则更有潜力。从生命周期阶段来看, 两者90%以上碳足迹均来源于生产阶段, 在此阶段如何寻求碳减排有效途径对企业低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制药过程中重要的设备—热风循环烘箱设备控制系统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相应的三种优化措施,满足制药工艺要求和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企业外资持股能否通过供应链渠道产生溢出效应,推动供应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企业外资持股对供应商碳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外资持股增加能显著减少其供应商碳排放,而企业外资持股促进供应商环保投资增加的“资金链”渠道、促进供应商绿色低碳创新水平提升的“创新链”渠道是企业外资持股推动其供应商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企业环保信号更明确、供应商环保参与度越高时,企业外资持股增加对其供应商的碳减排效应越强;企业绿色技术越先进、供应商学习能力越强时,企业外资持股增加对其供应商的碳减排效应越强。进一步发现,企业外资持股增加对其供应商的碳减排效应可沿供应链继续向上产生多级溢出;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具有更强的环境正外部性,企业“走出去”会强化其外资持股对供应商的碳减排效果。本文为中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并在供应链乃至产业链层面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