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的内涵和手段 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各环节进行干预或调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和措施的总和.政府通过制定资源管理政策,可以有效弥补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市场失灵现象,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实现矿产资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再造一个河西﹄如何破题姜安印胡淑晶自汉代以来,河西的开发一直以水土资源的开发,即灌溉农业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河西不但在农业上兴起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发活动,尤以六七十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八十年代的“两西”建设最具规模,而且,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也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地区旅游业整体开发的基本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芳 《开发研究》2004,(5):66-67
甘肃省河西地区因自然环境的独特与历史发展的久远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但该区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充分,原因之一是河西五地(市)缺乏整体开发的思想,未能打破即得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界限。笔者认为,进行整体开发,形成连线成片的经济规模,是河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源特色及客源市场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采,不仅使河西走廊地区在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也使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河西走廊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河西地区是甘肃省有待开发的宝地。振兴河西,不仅对甘肃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我国向西开放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加快河西开发,使河西地区成为发展甘肃经济的主要基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刊发表这一研究成果,以期引起省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见仁见智,求得共识。  相似文献   

6.
魏艾 《开发研究》1992,(5):32-33
<正> 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反复表明,集中相当的力量开发河西地区,是实现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试从决策研究角度,就河西地区经济走高新技术开发之路和开发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吴秉儒 《发展》2012,(1):25-25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甘肃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矿产资源"一法一条例"),科学规划,依法监管,使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陕西省洛南县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狠抓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大力推进资源整合,优化矿产资源配置,促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截止2007年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2.62亿元,其中矿业总产值18.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矿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08——452年)在位期间,对甘肃河西地区制定了较成功的开发政策。河西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古代这里水足草茂,农牧业开发较早。北魏在前代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了在河西发展畜牧  相似文献   

10.
龙人 《发展》1995,(11)
由于河西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殊,因此,历代中央王朝和若干地方割据政权,都十分重视对河西的经营开发,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征河西击败匈奴后即于公元前121年设武威、酒泉两郡。随后汉政府又于公元前111年再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移民庶边,厉行屯田,河西的规模开发由此开始。继而大将军窦融出镇河西,怀辑羌人,整饬军政,发展生产。在西汉末年纷飞战乱的环境中,为河西地区创造了一片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与贫困人口集中,经济迅速发展与地方财力紧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收益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都在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通过调研发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生态问题极其严重。分析阐释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反映出矿业发展是现今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围绕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的各个层面制度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广阔 ,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较好 ,这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 ;西部经济开发的潜力巨大 ,包括国家加快西部开发的政策促进潜力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工业发展潜力 ,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变革潜力 ,以及开发优势能源、矿产资源 ,发展边境贸易、发展旅游业和利用亚欧大陆桥扩大对外开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李文军 《特区经济》2006,(9):270-271
本文依据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矿业的基本特点、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几项战略措施,以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确定为国家战略,正通过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如何贯彻落实这个国家战略,是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矿产资源的后备基地,把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输出与就地加工制造结合起来,发展西部的特色优势产业,已基本形成共识。然而对西部另一个特殊优势资源——国防科技工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汉唐时期西部地区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完善了水政,而且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河套一带、河西走廊等地水利事业尤为发达,并且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水资源的开发对当时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个地区经济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极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如果气候适宜,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可与四川盆地或松辽平原相比。因此,大规模开发西北地区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对淡水的正确利用程度。很难设想,如此广大地区的的开发所需要的粮食和淡水要依靠其它地区供应。西北地区有三个巨大的内陆盆地——柴  相似文献   

17.
山西作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型产业是全省的经济支柱。如何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山西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西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加快山西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海西是一个资源型地区,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战略选择。“九五”以来,为加快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步伐,将矿产资源开发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对资源开发的各项前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矿产资源勘查项目的争取立项和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探明和提交了许多新的矿点和矿产储量,特别是在黄金地勘方面成绩尤为突出。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九五”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9.
汉置河西四郡的意义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静 《开发研究》2000,(5):64-64,F003
西汉“河西四郡”的设置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设置 ,促使了河西地区封建制度的确立 ,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本文着重就四郡的设置对中原文明格局的影响 ,四郡的设置对于加强河西的开发 ,以及西北部地区在中国古代中所占有的重要的经济、军事地位等展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白永利 《北方经济》2010,(23):25-27
在民族地区,现今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应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急需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