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按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宜居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建设,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北京宜居建设需要做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北京房地产》2006,(3):53-54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因此,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的特点。这一结论来自于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和《商务周刊》杂志联合编制的《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05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宜居指数为65.7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北京房地产》2006,(4):58-59
建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宜居城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而究竟各个城市离宜居的目标有多远。需要留给公众来评判。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的宜居水平还不足70分,而喊出了宜居口号或以宜居城市作为目标的城市却与“居居”存在不小的距离。该项结果来自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商务周刊》杂志联合编制的国内首个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05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4.
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最新出炉的《中国城市宜居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城市宜居指数为65.7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等特点。调查显示,六成多的居民目前所居住的第一居所的户均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下,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0.1平方米,这一数据与建设部确定的小康社会居住目标的城镇人均35平方米还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城市居民用于度假、休闲的第二休闲房产或者度假房产的  相似文献   

5.
将良乡乃至房山发展成为宜居新城是建立在四大利好基础之上的:首先,合理的规划指明了区域健康发展的方向。其次,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新城的建设增添了动力。第三,交通愈加便捷为新城发展插上翅膀。第四,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使新城愈加成熟。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第一财经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了《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报告》,对国内20个城市进行了宜居性分析,并给出宜居度排名,排在前5名的城市为宁波、厦门、成都、苏州和三亚,成都位列第三,且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副省级特大中心城市和唯一的中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7.
宜居2.0     
这是一个宜居的时代——宜居城市、宜居环境、宜居小区、宜居户型、宜居家居……从大到小都在宣扬“宜居”概念,似乎不冠以“宣居“两个字就不够先进,不够有品味。  相似文献   

8.
王晓展 《企业导报》2010,(10):263-264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对农村宜居性的定义及评价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农村居民的物质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条件、居民的医疗及健康状况和社会保障体系状况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构成了评价农村宜居指数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0个县的农村宜居水平进行了评分和排名,最后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董建国日前对记者说,重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保障和服务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等“五个重庆”建设,搞好土地供应,实施城周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加强住房保障,开展房屋住用安全排查。  相似文献   

10.
《东南置业》2014,(11):75-75
随着中国房地产由“黄金时代”转向“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深刻变革,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将随之进行适度调整。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去投机化日益明显,刚需群体在置业时更趋理性,“是否宜居”越来越成为客户体验满意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叶青  鄢涛  李芬  余涵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6-20
当生态环境共建意识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全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张,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城市生态宜居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之一.基于此,研究提出并构建了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日的是提供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态宜居发展的评估方法,采用向量结构评价方式,对城市的生态建设从软(行为过程)、硬(结果成效)两方面进行全...  相似文献   

12.
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施政目标。本文从幸福宜居廊坊建设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幸福宜居廊坊建设的现实基础,通过调查问卷提出幸福宜居廊坊的内涵——安全、民生、生态、人文,提出了建设幸福宜居廊坊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肖明超 《数据》2006,(2):37-39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因此,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与企业》2006,(9):18-18
美国宜居小城居民收入高 排在美国宜居城市榜前列的城市几乎全都是小城市。中国记者在采访美国的许多城市后曾感慨说:“美国是个大农村。”但此农村非彼农村,良好的教育,充足的就业机会,便利的交通和美丽的风景构成了美国宜城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曹彦 《上海房地》2014,(4):44-46
随着社会发展.居民对居住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宜居城区建设被推上政府议事日程。宜居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居民的住宅质量和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房管部门要在立足区情和履行本职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宜居城区创建工作.在制定区域性宜居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完善小区物业管理、提高保障房覆盖力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个重庆”建设勾勒出重庆的美好蓝图。宜居重庆,需要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是宜居重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以梁平县物业管理工作现状,推进梁平宜居建设,探索物业管理工作谈些个人鉴解。  相似文献   

17.
《数据》2006,(2)
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不应只是适宜一部分人,而是适宜所有人居住。因此,城市宜居不但包括良好的经济环境,也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但是,目前国内的城市普遍存在低收入群体的宜居满足度较低,城市宜居的细节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宜居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建设生态城市为人们建造充满活力、环境优美及适宜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文章基于宜居理念的生态城市规划展开探讨,简要阐述其理念与原则,对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接着探讨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化楼市格局或将由此改变。 2008年4月17日下午,从化东方夏湾拿酒店,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广州市都市发展研究会和广州市房地产协会联合主办,《房地产导刊》社和广州日报社承办的“2008广州北优发展战略之新从化绿色宜居论坛”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20.
董悦今 《活力》2013,(9):20-21
多年来,绥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民生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坚定不移地遵循“生态立县”的原则.以打造生态园林化、风格特色化、宜居现代化城镇为目标,坚持把建设国家园林县城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主攻方向,从绿化入手。大手笔规划,大气魄建设,大力度管理,突出生态特色,坚持管建结合,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型国家园林县.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