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为进一步理顺粮食购销价格,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当年新粮上市起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适当调整粮食销售价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各地根据实际相应地进行了粮食购销价格调整。粮食购销价格的提高,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但在粮食流通领域出现了销调不畅、库存积压、效益下滑等异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对去年粮价调整的必要性。正确性产生了怀疑,甚至认为去年粮价改革是错误的。笔者认为,对去年的粮价改革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用系统的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一、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在去年获得特大丰收之后,又赢得了今年夏粮的增产。在农业的大好形势下,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是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做好全国经济工作大局的需要。国务院及时召开这次全国粮食购销工作会议,对于真正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的政策和措施,促使市场粮价回升到合理的价格区间,使粮食购销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必将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一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以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的重本决策,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笔者为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叫好!今年我国夏粮总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手中的大量余粮涌入市场,导致市场粮价一再下跌。因此,有的粮食部门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除国家定购粮以外,收购农民的余粮的价格就应该“随行就市”,而不必实行什么保护价,否则,市场粮价较低,粮食部门再按较高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收得越多.便会亏得越大。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国有粮食部门作为粮食购销的主要渠道,全国每年的商品…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7月9日至周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粮食购销工作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会议开幕时讲了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铝基作了会议总结讲话,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罗植龄在会上发了言,对粮食系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将罗副部长的发言摘要发表,供各地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学习贯彻。刚才李岚清副总理就当前的粮食购销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我们衷心拥护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并坚决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谈粮食购销体制──核心是要有合理的粮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F基4月26日至5月2日在浙江省考察农业时强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购销体制,核心是要有合理的粮食价格。这个价格既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城市...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粮食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为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会议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了政策意见并已部署实施。粮价改革事关全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加强领导。我受茂林(省委书记)、邦柱(省长)两位领导的委托,代表省委就如何加强领导问题,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确保这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缓解国有粮食部门的经营困难,促进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个月来,我国市场粮价持续下滑,并不是我国粮食真的多得不得了,其症结在于,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价粮的政策没有落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国有粮食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充分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和市场价格形成的主导作用,要把农民留足口粮…  相似文献   

8.
1996年,国务院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较大幅度提高定购粮食价格;同时相应调整粮食销售价格,理顺粮食购销价格关系。进一步改革粮食购销价格管理体制,实行中央指导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民政府定价。应该说,粮价改革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价格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一、粮食购销价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价格管理体制上看,名义上将粮食价格放到省级政府管理,实际上仍由中央政府负责。国家明文规定,粮食购销价格实行中央指导下的省级政府定价,即中央定原则,地方定价格。并…  相似文献   

9.
在前不久召开的广东省粮食工作会议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将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的市场化改革。从今年起,广东取消粮食生产指令性计划,取消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农业税由原来的实物税改按每50公斤稻谷45元折算为货币税。今后,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在特殊情况下,粮价过低时,由政府制订收购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价过高时,政府抛售储备粮或制定最高限价。在粮食流通方面,将严格执行粮食市场准入制度。不论何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经有关部门审查、核准登记后,均可进入市场,从事粮食收购、加工…  相似文献   

10.
粮食购销体制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2001年,国务院部署在粮食主销区拉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序幕。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国家决定通过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来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市场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以来,国家出于调控收购市场需求,以及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又先后启动了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I临时收储政策。实践证明,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面对粮食供求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和形势的新发展,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一、当前粮食收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没有体现品种、地区差价,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的发展和粮食的高效流通。托市粮收购的价格标准与农民售粮收入直接相关,是决定政策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致富之友》1998,(8):7-7
朱基总理1998年6月3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做好当前粮食购销工作,要抓住重点。当前的重中之重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朱基指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保护农民积极性,实行粮食顺价销售的基础;实行顺价销售,是粮食收储企业不发生新的亏损、并逐步消化过去亏损挂账的关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防上发生新的亏损和挤占挪用,…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村》2012,28(5):24-24
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北京国际饭店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今年两会,他也准备了自己的提案《关于粮价的建议》。他认为,现实农民的收入太低了,农民可怜呵!建议国家对粮价政策作出根本性改革,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以平价出售粮食。这样既可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价格的平稳,又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收入。  相似文献   

13.
【实施背景】2003年秋粮入市以来,吉林省德惠市粮食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出现严重收粮难问题。当时粮食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个体粮商收购30个水的玉米,价格在每斤0.38元到0.40元之间,每市斤高出国家确定的保护价0.07元到0.10元,价差较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不肯卖,如随行就市收购,绝大部分粮食企业又不能从银行贷到收粮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企业收粮难。二是农民惜售心理较重。2003年末市场粮价涨势较快,农民对粮食市场价格期望值过高,出现了严重的惜售心理。同时由于仅有少…  相似文献   

14.
今年,对粮食企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务院在粮食购销政策上作出了重大的决策。在收购上,明令要求各地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在销售上,明确规定,国有粮食企业不得随意降价销售,使粮食价格回升到合理水平。这是一个理性的决策,对促进粮食生产、搞好粮食经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粮食问题历来为世人瞩目。长期以来,由于粮食政策多变,粮食生产始终没有走出“丰收─—低落─—调整─—再增长”的怪圈。今年,在我国粮食连续三年丰收的情况下,国务院的粮食购销政策,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经过3年多的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收购渠道逐步拓宽,销售市场完全放开,除收购市场在粮价过低时实行保护价收购外,粮食购销价格基本由市场调节,粮食产区和销区之间购销协作关系逐步发展和稳定,已经成为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储备粮垂直…  相似文献   

16.
(一)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新体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去年5月,国务院发出17号文件,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文件和会议精神,国家粮食局立即召开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今年前3个季度,我省粮食经济和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特别是按国务院决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仅20天,全省上下积极行动,截止8月10日,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达3亿公斤,有效地扭转了市场粮价持续下滑的势头。目前全省粮食总量平衡形势很好,上半年粮食经济形势沉闷的局面也已打破,粮食经济开始复苏。所以,目前的粮食工作形势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应当乘胜前进,抓好今年后几个月的工作。一、要切实抓好粮油购销工作。我省贯彻全国粮食购销工作会议精神以来,各地认识一致,行动迅速,粮食入库进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粮食价格是促进粮食商品生产和正常流通的直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粮价方面已多次改革调整,不断提高粮食购销价格,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粮食供求紧张关系,购销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粮价偏低的状况有了改观。有人认为,当前,要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就要继续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这种不研究价值规律,不研究市场供求变化,主观盲目提高粮食购价的行为,势必给粮食生产、流通和地方财政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福建省为例,1996年加上价外补贴10元,每50公斤早舢谷定购价82元,晚和谷87元。早舢谷价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和交流近几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推介各地改革的典型经验,更好地指导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2005年6月7日至8日,国家粮食局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12个省(区)粮食局分管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粮食生产,近几年全国粮食普遍丰收,粮食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粮食部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一)新的粮食购销价格倒挂。去年全国各地在提高粮食定购价格的同时,提高了粮食销售价格,由于市场粮价回落,大多数地方在销价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政策性粮食销价已高于市场价,导致了粮食的购销价格倒挂。“水涨船高”,粮食定购价格提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粮食企业收购议价粮的价格提高,购销价格倒挂。(二)粮食调销困难。由松粮食丰收,市场粮源充足,粮食销区在避免增加库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