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裴淑红 《商业会计》2011,(23):26-27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是一种非常规对外销售方式,因未取得货币收入且商品未出厂,易使纳税人认为该行为不属于对外销售而不计算其销售额并纳税。又由于该行为可能同时涉及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等,其会计处理难以把握。为此,本文根据有关视同销售的规定,以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是否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消费税视同销售、所得税视同销售以及会计上是否作为销售处理为视角,探讨视同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颜金花 《财经界(学术)》2013,(6):131-132,134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这八种情况的共同点就是按照税法的要求都要计算缴纳增值税,但在会计上是否确认收入呢?具体的会计处理又如何?本文阐述了视同销售业务的介绍、视同销售业务会计上基本的处理方式,试图通过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收入的确认条件对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进行较为具体的阐述,以期对会计的实务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视同销售"也就是说企业自身的货物没有用于正常的销售,而是用于企业的非销售行为。通常,"视同销售"会计是不做收入处理的,而税法在税收意义上要求纳税人"视同销售"进行纳税。本文就"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的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所谓"视同销售",是一种税收术语,它不同于一般销售,一般是指纳税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处理,而在税收上要视同对外销售,并据以计算缴纳税费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新会计准则对原视同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办法作出新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视同销售一直是会计界和税法界研究的热点,它关系着国家税款征收和企业税金确认问题。视同销售的财务处理应以税法为依据,以会计准则为基础。本文将新会计准则中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进行比较,分析视同销售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之间的差异,重点对企业涉税业务活动中涉及到的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与所得税在视同销售业务中与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使视同销售税法与会计处理达到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的八种视同销售行为,无论会计上如何处理,均要计算缴纳增值税。但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并不意味一定要交企业所得税,这是因为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规定和企业所得税对收入确认的规定有差异。本文基于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增值税八种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和会计处理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瑞  郭怡 《商场现代化》2010,(20):132-132
目前,对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在会计核算上是否确认为收入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给会计实务工作者和学习者都带来了困惑。文章根据税法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进行了相应会计处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孙荣超 《商》2014,(35):161-161
本篇文章针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找出加强和提高视同销售会计处理的途径,希望能够对以后的会计处理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企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问题,通过实例对视同销售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加以说明,同时结合增值税视同销售处理和所得税视同销售处理的相关规定,对二者的财税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与增值税视同销售是不同的,本文根据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法规,就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的处理与会计处理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消费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尝试从消费税法、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比较视角,梳理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提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该确定视同销售的情形和不应该确认视同销售情形,同时分析消费税核算应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与"成本或费用"情形,以期为纳税会计实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立足点不同,在收入的确认上,二者之间一直存在差异,视同销售就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近年来,随着会计准则的完善和税法的调整,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缩小的迹象,但由于确认标准和认定范围的变化,使得视同销售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会计处理上都愈显混乱.本文分析了现行视同销售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法规完善和核算完善的建议,以期对会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佳 《商场现代化》2016,(5):168-169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根据我国市场发展的形式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对企业进行增值税的征收。本文提到"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这一专业名词,实质上,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将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因为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与国家的税务规定有部分是无法达到统一的,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在企业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与税务处理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生了不同点。本文笔者通过对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涉税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视同销售行为即“视同销售货物行为静,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业务,本文针对会计和税法对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不同,下面通过论述对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视同销售,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中有不同的规定。在会计处理上,也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是确认销售收入,然后根据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二是直接按成本结转,不确认收入。在实务操作中,这些"繁杂"的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拟以增值税对视同销售的规定为主,企业所得税对视同销售的规定为辅,来探讨视同销售在会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上的处理差异,以期对现行的会计实务予以尽可能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视同销售,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中有不同的规定。在会计处理上,也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是确认销售收入,然后根据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二是直接按成本结转,不确认收入。在实务操作中,这些"繁杂"的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本文拟以增值税对视同销售的规定为主,企业所得税对视同销售的规定为辅,来探讨视同销售在会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上的处理差异,以期对现行的会计实务予以尽可能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企业以存货对外捐赠,会计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各税种均对视同销售有所规定,但对视同销售的规定宏观原则上相同但具体规定又不完全一致。会计上只对确认收入和捐赠支出如何核算有规定,但视同销售的捐赠如何处理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并在实务中产生了不确认收入派和确认收入派两类观点。我国应尽量缩小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细化《企业会计准则》,以减少纳税调整业务量和工作量,更好地避免偷、漏、避税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视同销售是会计实务处理中的一个难点,其原因在于会计与税法对视同销售的处理不同,不同税种的具体规定也有不同.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与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莫永群 《中国市场》2013,(29):119-120
本文分别对收入与视同销售在会计与税法上的确认原则进行了说明,并且重点分析了几种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核算与税法中的处理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杨颖 《商》2012,(23):68-68
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均对视同销售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但《企业会计准则》对视同销售行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却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这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了困惑。本文对两者规定存在异议的视同销售经济业务进行实质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根据会计准则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即是否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同时探讨如何进行纳税申报,如何正确的在纳税申报表上进行填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