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体量巨大的带状构造物,公路路面维修养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实现绿色循环利用的必由之路,沥青再生技术也由此得到重视。近年来,围绕沥青再生技术,又衍生出了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等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本刊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详细分析了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的技术性能、各类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并就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津高速由四车道扩建为六车道,其中既有新建的路面工程又有对旧路的处治维护。旧路处治便是对旧路损坏结构层进行铣刨后重新铺筑,处治过程必将产生大量的铣刨废料,如不能有效利用这些废料,必将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此,扩建工程中采用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实现了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本文根据该项目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相关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1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46.39万公里,随着通车年限的延长,全国公路已逐渐进入养护时代,每年将产生巨大的路面废旧材料,养护任务愈加严峻。据测算,我国高速公路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沥青混合料达4000万吨,而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每年产生的沥青路面旧料达1.6亿吨,水泥路面废旧材料达3000万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价值,使其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节省大量资源和资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是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9.62万公里。但是,随着已建公路使用时间的增长,道路进行大中修后路面铣刨料(RAP)的处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每年我国大约产生4500万吨路面铣刨废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随着优质骨料的匮乏及其价格的提升,废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得到了发展,材料交易不便利或者当地材料不适宜的地区适宜于使用铣刨料作为路面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整体使用性能将会下降,不能满足通行的要求,但沥青路面铣刨料仍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世界上发达国家非常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于铣刨的沥青废料通过再生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不同程度地利用过旧沥青混合料修路,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一般只用于轻交通路面、路面垫层和非机动车道.由于技术和施工方面的原因,我国早期  相似文献   

6.
正据相关统计,估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因公路改造所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将达到近5000万吨,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将可产生约3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国内应用前景广阔。本项目应用于西部某山区二级公路的大修改造施工,该路面结构由下自上为:20cm泥结碎石、5cm贯入式沥青路面、22cm水泥混凝土路面和8c m沥青混凝土(后来加铺)。随着通车时间的增长、自然因素的作用及重载交通的增加,路面出现了裂缝、沉陷、车辙、坑槽等病害。通过调查,路面状况指数PCI为中及以下。本  相似文献   

7.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运至沥青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拌制成热拌再生混合料铺筑路面的技术,称为厂拌热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料,减少投资,而且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被广泛采用,公路养护中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是适用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已经被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正年均2亿多吨沥青可再生我国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曾在轻交通道路、人行道及道路垫层中,不同程度利用过旧沥青材料,但尚且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开始真正意义提上公路维修养护的工作日程,在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及其破坏形式,并对传统维修养护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时可以通过再生的方法对半刚性基层进行结构转换,转换后的路面结构将成为半柔性或柔性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半刚性基层典型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唐津高速(天津段)2012年至2014年改扩建工程中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铣刨参数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级配差异性的影响,配合比设计中采用振动压实法确定再生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为现场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控制参数。对冷再生现场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天津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在我国公路路面铺装中,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大约各占半壁江山,且其保有数量非常惊人。而对发生严重病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置和再生利用,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值得推广。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应考虑的问题有:大中修或升级改造后的新路设计目标是什么?原有路面结构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是否还有利用价值?应当怎么利用?如何处理原有路面的病害,使其不影响新路的质量?一般地,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的工程程序是:旧路面的技术现状检测与评价,旧路面结构层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早在20世纪70年代,工程技术人员就开始利用沥青的热塑性,对沥青路面加热后进行铣刨,可在不破坏骨料级配的情况下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但由于加热效率低、工艺不成熟,未受到重视。2002年,以热铣刨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为核心技术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和设备首次进入我国,充分展现了其在沥青路面材料回收和再生利用方面的优势,但是成本高、作业速度低和环境污染大等系列问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可快速开放交通,已经被大量使用在沥青路面的维修施工当中.侯平高速公路运三段于2001年建成通车,日通行交通量大,且以重载车辆居多,造成了路面横纵缝、不规则裂缝、龟裂、坑槽、车辙等严重病害.本文通过对就地热再生在侯平高速公路运三段的应用进行梳理,总结了该技术在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难点,以期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旧路改建主要是在原路面上加铺新的高强度基层和面层,由于旧的结构层强度低、不均匀,只能作为路基使用,浪费了一些原本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山东聊城公路系统自引进德国制造的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设备后,旧路的冷再生施工工艺和技术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道路冷再生技术是在自然环境状态下,就地连续地完成旧沥青路面的铣刨破碎后,按设计要求掺入集料和添加剂进行拌和,摊铺,碾压,形成新的路面基层。不仅简化施工工序,而且可节约材料,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早期和中期建成的公路已陆续进入大、中修期,尤其是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问题已成为业内关心的重要热点之一。然而,现阶段无论采用哪种再生技术,都无法将既有沥青路面当中的材料充分利用,尤其是将旧沥青路面回收之后,用于基层或者当作土基填料的做法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于生态保护压力大或优质筑路材料匮乏的国家来说非常不可取。热拌沥青混凝土由于性价比远远优于其他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因此在业内使用最为广泛。热拌沥青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为松散状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引进加拿大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开始进行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完成多项再生技术攻关,形成全面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体系。施工总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新型道路养护施工技术。该技术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非结构性破坏,应用就地热再生系列机组,就地将旧路面加热、铣刨、收料、添加适量再生剂、沥青,以及连续级配或  相似文献   

20.
创新     
正安徽高速养护采用超薄磨耗层技术近日,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在庐铜高速进行了超薄磨耗层养护施工。该技术具有抗滑性能好、行车舒适、抗磨耗、工期短、开放交通早、改善平整度、降低路面行驶噪音、施工中不影响正常交通和费用低等优点。超薄磨耗层施工后,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后期将对该技术使用效果进行持续跟踪观察,做好后评价工作。内蒙古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通过鉴定验收近日,内蒙古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和"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牛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了鉴定验收。两个课题分别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