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职工薪酬准则的比较 为规范养老金会计核算,IASC于1983年发布了第19号国际会计准则即《IAS19——雇主财务报表中退休福利的会计》。1993年11月,IASC对其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IAS1H星休福利费用》。1998年2月,IASC发布了经过修订的第19号国际会计准则即《IAS19——雇员福利》,将所有雇员福利的会计处理统一于其中。2000年10月,IASC理事会对IAS19进行了修订,改变了计划资产的定义,并引进对补偿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本文将其与我国现行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IAS19)作深入比较,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3年11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将新的一般套期会计准则纳入IFRS 9。本文在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2010)以及套期会计员工草案(2012)的基础上,针对修订后IFRS 9中关于套期会计部分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与美国套期会计准则(ASC 815)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了国际套期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以及趋同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规范政府补助、政府援助的会计核算和披露,一直是各国比较关注的问题。早在1974年,英国就制定了具体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会计》(SSAP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3年4月发布了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该准则从1984年1月1日起生效,后经1999年和2001年的修订,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4年3月发布了最新的第20号国际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披露》  相似文献   

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1月1日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3号--每股收益》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而我国在2002年11月由财政部起草并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意见稿")尽管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一致,但在谨慎性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讲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罗磊  李冬 《财会通讯》2004,(8):41-4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1月1日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第33号——每股收益》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而我国在2002年11月由财政部起草并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每股收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意见稿”)尽管从形式到内容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协调一致,但在谨慎性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王欣  宗树霞 《电子财会》2004,(12):46-48
我国职工福利的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虽未对养老保险的会计处理明确规定,但企业基本上采用提存上缴制。而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一退休金费用.第26号一退休金计划的会计与报告.他们对退休金的会计处理明确规定采用规定供款的计划或规定退休金的计划。提存上缴制与规定供款的计划类似,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16日,IASB正式发布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其中对于雇员福利中的设定受益计划规范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我国原准则只规范了设定提存计划,增加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规范是此次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在相关确认计量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账务处理方案。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企业的养老金基本是设定提存计划,采用设定受益计划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很少。基于这种情况,修订准则引入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从整体上看不会对目前的会计实务产生大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促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采用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的方法进行操作,并使得目前已经采用设定受益计划的企业的会计处理更为合理,从而有利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虽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一个意思,即公允价值是不受限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入主IASB后的影响看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世纪之交进行了重大改组,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1年成立并正式运作.在这次改组中,美国取得了IASB的主导地位.从近三年会计国际化的形势来看,美国入主IASB,使全球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从协调阶段进入了趋同阶段.  相似文献   

11.
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热点 ,各国会计实务中也存在着差异。过去大多把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期间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后来发展到公用事业单位和建筑业普遍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 ,将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的一部分。 1993年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2 3—借款费用》将借款费用费用化处理方法作为基准处理方法 ,而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方法作为允许选用的方法。 1995年 5月我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意见稿》)也赞成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选择。本文拟以国际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为达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2015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CAS 14修订意见稿),CAS 14修订意见稿确定了以合同为基础的收入确认原则。从CAS 14修订意见稿发布动机、CAS 14修订意见稿与现行CAS 14的主要区别角度对CAS 14修订意见稿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案例重点对CAS 14修订意见稿与CAS 14规范下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对财政部门和企业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明 《活力》2004,(3):69-69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额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要求披露对本期有重大影响或对以后期间预汁有重大影响的估计变更的性质和金额。本准则第16段(4)要求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作类似的披露。如:在财务年度的以前中期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关于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确认和计量等问题的差异为研究起点,以固定资产会计为核心,对现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减值会计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关于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确认和计量等问题的差异为研究起点,以固定资产会计为核心,对现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减值会计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崔友荣 《会计之友》2008,(18):95-96
商誉问题在会计界一直吸引着各方的注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企业合并的风起云涌,商誉再次成为各国会计界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有关商誉会计的准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方向,评述了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商誉会计准则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誉问题在会计界一直吸引着各方的注意。随着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企业合并的风起云涌,商誉再次成为各国会计界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有关商誉会计的准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方向,评述了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商誉会计准则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新铎 《事业财会》2003,(2):41-41,45
最近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和政府援助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意见稿 )。政府补助会计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议题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国、香港等均制定了专门准则对其进行规范。意见稿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也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 ,对政府补助和政府援助的定义、会计处理及应披露的事项做了较为系统的规定 ,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 ,还应作进一步的推敲。一、关于政府补助的定义意见稿中提出 ,“政府补助 ,指政府通过向企业转移资源 ,以换取企业在过去或未来按照某种条件进行有关经营活动的援助。这种援助不包括那些无…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指导会计实务,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协调组织均先后制定了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系列《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它是以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大范围地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以至于香港、欧盟等地区均纷纷承认大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性。然而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权威机构先后取消权益结合法的背景下,我国却依然保留了权益结合法。那么权益结合法为何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没有了立锥之地?又为何中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毅然启用权益结合法呢?对此,笔者将对权益结合法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不同国家的会计环境、制度背景进行权益结合法存与废的相关探讨,并对我国有关这一方面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