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比较优势看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从农业和工业为主导过渡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阶段,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原有的经济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服务经济现象,促使理论界开始寻求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处在一个理论追赶实践的情形中。申朴(2005)在《服务贸易中动态比较优势研究》中阐述:与商品生产一样.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构成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是比较优势理论,300年来,一直没有人撼动过比较优势论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中的奠基作用。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出现很多令比较优势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人们才开始对比较优势论的基本框架提出质疑,并产生了新的理论,如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以波特为代表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论进行了修正,揭示了战后国际贸易新现象的原因所在。本文对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了比较分析,并从理论上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大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贸易理论历经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四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随着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之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如克鲁格曼、迪克西特和诺曼、兰开斯特、赫尔普曼和埃西尔、布兰德和斯潘塞、伊顿和格鲁斯曼等又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结合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Krugman(1979,1980)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主要分析了规模经济产品的贸易,Krugman(1981)、Helpman和Krugman(1985)建立了融入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本文试图建立融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新贸易理论模型。为此,我们以DS模型为基础建立扩展的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这一扩展的模型既能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也能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并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战略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世界贸易中,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两者相比,技术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迎头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捷径。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形式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条款,以期使我们在从事国际贸易时,对其间涉及列的法律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与审慎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敏  曹城 《新疆财经》2023,(3):17-28
相较于传统网络指标,将“依赖”概念引入棉花贸易网络研究中可以更准确地揭示棉花贸易特征。文章基于新的贸易依赖指标构建1999—2019年世界棉花贸易依赖网络,利用时态随机指数图模型对20年来核心棉花贸易国家的进口、出口贸易依赖网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棉花进口依赖度提高的国家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棉花贸易出口依赖较进口依赖网络集中度更高,其网络中心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2)中国棉花进口依赖度的大幅提高表现为依赖对象多元化和依赖程度加深,出口依赖度的大幅降低主要源于低依赖国家的脱离;(3)棉花贸易依赖关系的形成具有三元传递特征,出口依赖关系的建立具有偏好连接特征,少数具有出口依赖的国家能够通过在网络中建立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依赖关系的形成;(4)两国接壤关系和自由贸易协定交互属性能显著促进棉花贸易依赖关系的形成,但经济发展水平对依赖关系形成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相较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更易形成进口依赖,高收入国家同时倾向于形成进口、出口双向依赖。今后可以从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优化棉花产业布局等角度出发,改善中国棉花贸易对外依赖形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全球自由贸易是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但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却是当今世界的现实,自从“关税的内生化”理论诞生后,针对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就从未停止过。本文首先简单综述了前人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这个问题的研究贡献;然后在DaniRodrik(1995)提出的框架下.借鉴了Grossman and Helpman(1994)的分析思路,进而建立了简单的模型从贸易政策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到一个国家某个部门贸易保护程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最后简单的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受到贸易保护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王汉 《乡镇经济》2006,(12):50-53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东盟的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果蔬产品的出口迎来了新的挑战。根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东盟贸易统计局等的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竞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对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生的这一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叶舒然 《中国经贸》2013,(12):102-103
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已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所证明,本文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视角深入探讨当前安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对策,认为安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发展模式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同时应当注重创新机制的培养和创新人才的储备,此外还要关注文化产业和贸易聚焦城市的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来推动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