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具备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中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在分析甘肃中医文化旅游产业特殊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甘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甘肃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6,(3):91-91
2016年,甘肃省将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甘肃丰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以建设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为主要着力点,打造多条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精品线路。  相似文献   

3.
李勇泉 《科技和产业》2008,8(11):5-6,76
开发和推广茶文化旅游,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可以促进茶产业的深度发展,并带动农民致富。本文论述了安溪县茶文化旅游推广的总体思路与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潮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若干问题,根源在于其价值未被广泛发掘认知.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包括:拓宽和延伸潮州木雕旅游产业,开发潮州木雕旅游商品,培养木雕文化专业服务人员,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潮州木雕.多措并举,促进潮州木雕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体验属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发展茶文化旅游,既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带来业态创新、客户创新和市场创新,还能促进茶文化的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川西平原的茶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十三五"规划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应结合优势与机遇,克服各种障碍因素,全面构建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川西,促进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剔除其文化内涵,旅游就是一具空壳。因此,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能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我区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合理开发民族文化,弘扬与传承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科 《魅力中国》2013,(22):17-17
作为困际中医药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中医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不仅引发了全球“中医热”,塑造了积极的中国形象,提上了国家软实力。还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播价值。但中医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建设和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视角,结合六盘水地方文献中涉及的民族文化、"三线文化"、 红色文化、山地旅游文化等,阐述了文化传承与地方文献的关系,运用了文献情景结合的方式对地方文献进行阅读宣传推广,旨在体现文化传承中文献推广的乡土气息,提升地方文化的宣传效果,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静  单乐 《新西部(上)》2013,(19):139+148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我们要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传播途径,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链加速延伸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中医药产业大省纷纷将“中医药+”作为战略方向。江西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发展优势明显,成长潜力较大。建议策应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中医药与农业、旅游、康养、饮食等产业融合互动,加快打造江西中医药强省新名片。  相似文献   

11.
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亳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文章分析了亳州市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以产品质量为保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准绳、以康健休闲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并尝试性地提出关于亳州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的环境、产品、服务、市场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余静  单乐 《新西部(上)》2013,(10):139-139,148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建立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我们要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特色技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传播途径,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企民合谋的旅游开发模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学术支持和实践,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保护成效。但在企民合谋的旅游开发模式下,文化的旅游开发与文化的保护在价值上的背离问题逐渐凸显,使我们有必要对企民合谋以旅游开发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策略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和反思。文章就此,对以旅游开发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企民合谋模式的困境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魏趁 《魅力中国》2013,(23):8-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既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客观必然。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要。河南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冶的目标,务必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6.
乔丽 《改革与战略》2015,(3):144-146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切实促进了我国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并探究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许敏 《北方经济》2012,(18):66-67,69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云南省既是旅游大省,又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现状,试图从中找出影响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并给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今天,"互联网+旅游"是大势所趋的新方向。在继承和保护满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黑龙江省满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延长满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搭建云平台推广宣传及培养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有力措施,为黑龙江省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是中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冰雪观光旅游产品、 避暑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等.但存在文化资源开发不当、 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和内涵、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力度不够等问题.哈尔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培养创意人才、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设计专业创意旅游线路、 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互动的对策,以期促进哈尔滨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闻森  羊杨  张学梅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23-128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广泛,对泰国的文学、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泰国人民对三国文化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泰国三国文化情结产生的原因。四川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资源建设在旅游全国也具有较鲜明地区特色优势和相对突出的旅游比较发展优势,三国旅游文化资源成为众多泰国旅游人远赴四川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最大动力之一。梳理四川三国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资源,提出针对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策略,以此扩大四川旅游在泰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川泰交流,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