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标识导向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尝试将中国民族传统符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传统符号对现代标识导向设计的重要借鉴作用,以及民族传统符号在标识导向设计中的应用,强调了在使用民族传统符号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其加以改造、提炼,使其富有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李瑾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272-273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借以表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空间形态,而依附于建筑上的符号又使它具有了文化内涵。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传统建筑符号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分析符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对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和影响,都作了系统化的分析。同时希望通过对传统符号的现代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曲哲  周祎铭  王东 《消费导刊》2009,(8):222-223
所谓符号学(Semiotics),就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各符号相互之间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本文力图利用符号学的理论,来梳理中国传统符号,并分析其形式、意义及其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借符号学理论于现代设计中,传承历史精华,发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基础,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动态过程.采访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人类传播方式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本文对新闻采访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体现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王如畅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13-214
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是文化,而文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符号。人类的文化由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符号所组成。符号不仅形成人类的种种文化景观,更成为人类的独有标志。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符号,符号乃是文化的根基。阐述了作为艺术文化领域中的标志设计,在历史沿革中如何寻求符号化的表现特征,如何充分发挥其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从标志的视觉功能、表现方式、造型过程等方面阐述标志设计的符合化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中国《辞海》中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消费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萍 《商业时代》2011,(20):27-2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商品还处在品牌度低、附加值小、收藏价值不高的状态,为了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提高民族旅游的旅游附加值,必须从民族文化符号消费入手,了解符号消费的本质,做好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体现。旅游者购买民族文化旅游商品是典型的符号消费行为,做好符号消费,使旅游者购物追求的是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从而带动民族文化商品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玉萍 《现代商业》2011,(18):276-277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当中,必定会使产品包装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社会性,本文从吉祥符号的产生谈起,阐述了吉祥符号的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如何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琼 《商》2013,(10):49-49
动漫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分支,它是蕴含在动漫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包括文化符号和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及价值观,具有娱乐性、现实性、温和隐蔽的渗透力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随着美日动漫的全球渗透,美日动漫文化的传播对我国文化安全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赵玲 《消费导刊》2013,(8):158-158
本文首先概述了民族文化符号的基本内涵,然后民族文化符号在戏剧影视设计中的影视魅力,最后从民族文化符号的简化。抽象以及组合等几种模式提出了民族文化符号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9):51-53
纵观人类文化演进史,每个民族总是针对特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去建构特定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了保证民族经济活动的运行成功,各民族传统经验对所处环境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经长期模塑和经验总结的特长。因而认为生态建设的关键不在于系统的工程建设和投资多寡,真正的效用是如何掌控并利用好各民族的文化特长去兑现所处环境的生计方式而获得资源配置效应的优劣。因此,从经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来探索和研究人类的社会发展的关系,即是人类智慧的展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工艺种类繁多,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宝库。但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方式、现代的审美观的影响等问题使得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举步维艰,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这有悖于旅游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相融性,也违背了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功能。当前,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经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中提炼的能代表民族文化并具有符号属性的事物。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在很多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是重要载体之一。海南省是我国黎、苗等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本文拟以海南琼中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为例研究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此研究对挖掘和传承海南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曹园 《致富时代》2010,(11):195-19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设计元素,现代广告要树立自身的特色,其中就必须融入传统的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广告设计相结合,对广告传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大胆展现民族的、传统的各种象征与神话表述,那么能使设计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设计源泉。从而,对于中国广告设计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等理论来分析此成语形成过程中中介符号——意象的构建过程,以及成语产生后接受者在基于自身经验和特定民族心理的基础上对这种常规化意象的解读和重构过程以及成语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同时对该成语的所涉及的相关文化现象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6.
陈岚 《品牌》2014,(12):135-136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需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开发传承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智慧的结晶,而民族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因此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离不开对双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正>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服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展示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更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标志和民族符号,以它独特的神韵和“审美追求”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古今中外,人才辈出,百花争艳,千古流芳.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本文从吉祥符号的产生谈起,介绍了吉祥符号在企业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典型,同时提出了吉祥符号的运用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与世界相趋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商》2016,(7)
在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中,中外双方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误译、交际失败等问题的出现。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任意的言语符号的系统,它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而交际民族志学则是研究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关系研究的传统流派之一,用于分析语言在社会文化联系中的使用问题。本文将运用交际民族志学中的一些理论来分析处理翻译中出现的文化点,以减少翻译和交际中出现的误译等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