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曹景泰 《发展》2007,(11):62-63
一、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实际相适应 首先,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其思维是多样化的,职工在思考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各种机遇,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追求不违背社会道德和集体利益,时代特性也决定了这是个客观事实.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顾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条件,还是遵循传统的套路和经验去做,显然不能适应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
论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长法 《特区经济》2004,(12):229-230
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取得这一认识进步的历程中,人类社会曾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抓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基础环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巩固和发展教育的大好局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不断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性、秩序和人本的社会。由法的规范作用保障社会和谐有序;由法建立和维护的社会政治秩序、社会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生活秩序,使得法治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略论市场经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场经济,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经济问题,这无疑是对的。但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含量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其实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都表明人类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机能和组成部分,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之中,可谓无物不在、无时不有;同时,它对社会生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运行,发挥难以量计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史,就是管理发展史。人们对管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集中、从经验到理论、从不科学到科学的漫长过程;同时,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生活进程则给以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史,也是管理思想发展史。管理科学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因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对合作经济认识差别很大,有的人“谈合色变”,认为搞合作社百姓都会害怕。农民对合作社有要求,生产发展也对合作社有要求,这就需要统一思想,要重建合作经济。“重建合作”这个口号是80年代末提出来的,我们原来搞的合作化的道路走歪了,现在要重建合作,不能只对以前的合作社修修补补,要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这个新基础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按照国际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去进行体制创新。现在亟待做的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重建合作经济,从体制上保证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从体制上说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合作制,如果没有合作制,新农村建设缺少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7.
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要由“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这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  相似文献   

8.
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一种产品从在市场上出现到在市场上消失的过程。它一般表现为如下几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落期五个阶段。产品在市场上的这种变化规律,并不是指产品的自然生命规律。这里所说的是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指经济寿命。这是由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对企业适应消费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发展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王国,受主客观条件束缚,无法驾驭多种教育因素。自由王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政府要营造教师成长的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法律政策;教师要具备敬业精神、对学生和对自己职业负责的责任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继续迈向新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芳 《辽宁经济》2006,(9):88-8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环境和秩序日趋规范化和透明化,会计信息对社会各行各业经济管理的制约、社会的各阶层对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显现出来。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使国家及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张妙妙 《中国经贸》2014,(13):72-7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经济也积极主动的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因为对公路经济属性的不完整认识,以至于我们对于公路的经营体制仍存在着很多片面的看法。在公路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本文对现阶段公路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绵延数千余年的中国国家审计制度的沿革考察,审计,作为一定经济关系下独立行使经济监督需要的产物,它也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宋代是我国审计制度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阶段。自宋初始,北宋政府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并实施了与之基本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体制,对于加强中央的经济集权,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在仁宗以后,这种体制已日益与已经  相似文献   

13.
(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而产生的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按照这一矛盾发展的趋向,对未来社会经济运转的图景作了科学的阐述,在《资本论》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一个自觉的、有汁划的联合体”。“这个自由联合体,他  相似文献   

14.
财经违纪问题关系重大,是敏感反映国家财经秩序状况、精神文明、社会管理水平和法制建设水平以及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帼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ZOIO年远景目标纲要响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做保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心都将受到影响,经济发展也将是个问题。更确切地说财经违纪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政权的稳定,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将造成国家财产流失,滋长腐败,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决策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这是由于各个经济主体都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因而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和预算约束,因此经济主体必然要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并对其决策结果承担经济责任。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由此导致由企业劳动运行时构成的劳动关系带有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在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调和,  相似文献   

16.
远见     
《浙江经济》2014,(7):5-5
吴敬琏:改革不妨以市场为先 关于改革的顺序,最好按照让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进一步发挥作用的改革内容作为最优先选项。现在最重要和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国民径济运行的效率,这就需要有体制和制度基础,要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并且能有效运行的市场经济制度。如果改革形成的新体制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能提高经济效率,那么改革最终也会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17.
哲学对客观性的追求,即从本体意义上寻求本真的存在,就是对人的生命的深层次关怀。这种深层次关怀是以构建人类生命意义解释系统为标识的。这种意义系统决定了人们对何谓客观也即何谓现实的理解,从而为生活确定秩序。但传统哲学对客观性的追寻都在不同层面使人类生活失真。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指的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历程性、整全性、境域性蕴含着超越传统的对客观性的理解,由此可以引导人们向着合乎人类生命的意义系统回归。  相似文献   

18.
詹兆雄  陈国权 《上海改革》1994,(11):40-41,43
长期来,农业在人们的意识上,经济功能是其唯一的功能。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解决温饱的社会基本任务决定的,与人们对农业功能认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粮棉油的简单划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抹煞了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限制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适合当地需要的发展和功能开发,使农业既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又使工农、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严重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思路,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建立新的经济秩序的理论前提。十年来,我们逐步确立了一条彻底的商品经济思路。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城市改革,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这一改革路子的确立,必然要求破坏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旧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是非商品经济体制,表现为城市的产品经济体制和农村的自然经济体制。这种非商品经济体制日益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改革在否定旧的经济体制的同时,必然否定了旧体制的理论基础——非商品经济论,包括产品经济论与自然经济论。因此,我国的改革首先必须冲破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囚笼,取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的认同。十年来,我们已基本确立了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商品经济思路或市场经济思路。经济改革必须以经济理论的改革为先导。我们所取得的对商品经济理论的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划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离开了诚信,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导致诚信缺失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改进对策,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