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单托收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外贸企业所采用。银行在频繁受理出口跟单托收业务的过程中,尤应注意防范风险。一、严格按照托收指示处理单据跟单托收委托书是客户在委托托收银  相似文献   

2.
出口押汇(Export Bill Purchase)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依托出口贸易的信用证或托收结算背景,银行以出口单据所代表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或以出口货权单据所代表的物权作为质押,向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贸易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3.
出口押汇是进出口贸易中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包括信用证出口押汇和托收出口押汇。本文从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的法律性质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托收出口押汇业务的性质和风险防范,最后介绍了一种正在发展中的防范风险的工具——出口信用保险。  相似文献   

4.
根据出口企业在对外交易托收结算方式面临的风险现况,借鉴银行信贷管理中的管理精神,从事前调查制度、事中审查制度、事后检查制度、切实有效的客户授信制度四个角度提出银企合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有效规避出口托收业务中的风险,保证该结算方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出口企业在对外交易托收结算方式面临的风险现况,借鉴银行信贷管理中的管理精神,从事前调查制度、事中审查制度、事后检查制度、切实有效的客户授信制度四个角度提出银企合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有效规避出口托收业务中的风险,保证该结算方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黄晶 《云南金融》2011,(4Z):5-7
在当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跟单托收成为出口商抢占市场先机、促成交易、扩大出口的利器。本文在对国际跟单托收主要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及其因素进行多视角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详尽的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晶 《时代金融》2011,(11):5-7
在当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国际跟单托收成为出口商抢占市场先机、促成交易、扩大出口的利器。本文在对国际跟单托收主要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及其因素进行多视角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详尽的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8.
阎之大 《中国外汇》2006,(10):54-56
托收业务对出口企业往往隐藏着收汇风险,托收银行往往对此风险不予承担。本文的招商银行在遇到托收款项久久未到的情况下,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与对方进行了十几次的交涉。面对对方态度冷落,招商银行锲而不舍,屡次调整策略,终于让对方感到事态的严重,款项得以成功追回。这个案例无疑是责任心+智慧的成功范例,很值得让人回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A公司委托托收行N银行办理了两笔D/P30DAYS AFTER SIGHT的出口托收业务,提交的出口单据中包括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几日后代收行I银行以MT410报文通知N银行已收到托收单据。但之后一个月N银行未收到款项,数次催收I  相似文献   

10.
光票托收是指银行(托收行)接受客户委托,将金融单据寄往境外代理行(代收行)委托收款的业务,是国际贸易与非贸易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由于这种托收不附带商业单据,仅仅是金融单据的托收,因此称为光票托收。光票托收业务操作简单,每笔涉及的金额一般都较小,风险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的金融业务──保理保理(FACTOR)是在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结算方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参与保理业务行为的共有四方;出口商、出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保理公司(银行)、进口商。具体操作步骤士如下:1.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公司签订...  相似文献   

12.
与跟单信用证不同,跟单托收在性质上属于商业信用,托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买卖双方是否诚信履约。在业务实践中,银行操作人员往往将托收视为一  相似文献   

13.
货款支付是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托收、汇付、信用证的比较,认为托收同汇付相比,风险较小,同信用证相比,手续简便,费用较低,并且形式多样,适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使出口受阻的大环境下,通过防范托收的相关风险,正确使用托收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522)是规范托收业务的统一惯例。它对银行在办理托收业务时规定了诸多免责事项,如“对单据有效性免责”,“对寄送途中的延误、丢失及翻译的免责”。因为这些失误并非银行所能控制,银行不可能对其无法控制的事项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5.
跟单托收是指委托人开立汇票并附有货运单据,凭跟单汇票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款的方式。尽管跟单托收是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结算方式,相关银行并不像在信用证业务中那样须承担第一性的明确付款责任,仅仅是按委托方的指示行事,款项能否收妥最终是取决于付款人的商业信用。但从控制风险、降低费用以及便利沟通等方面看,最初代收行的选择恰当与否对一笔跟单托收业务的顺利进行却很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托收业务,在国际结算三大方式中举足轻重。然而,仅仅依靠商业信用与简单的URC522托收规则,缺少类似信用证中银行信用的依托、更为完善的UCP600的保障以及对相关当事人的约束,托收业务中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新形势孕育"新"风险,近期就有几起典型托收案例发生在欧洲,说明即便在公认的国际惯例发源地欧洲,当地区经济恶化时,由于其存在"先天"保障缺陷,托收业务难免会被卷入风险漩涡。  相似文献   

17.
在信用证交易中,叙做出口押汇业务在经贸和银行实务界很普遍,在我国银行的实践中,既要明确出口押汇与议付以及同属出口商融资的打包放款的异同,又要控制和防范银行在办理出口押汇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银行应充分了解进、出口商的贸易背景、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并采取必要措施掌控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回款的主动权。作为一种贸易融资工具,出口商业发票融资工具有利于出口商加速资金周转、规避汇率风险。然而,对于融资行而言,出口商业发票融资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风险之一,是融资行难以掌握真实的贸易情况。在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融资业务时,融资行会要求企业提供出口商业发票、交易合同、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在出口业务中,使用信用证结算的交易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降到18%,并持续下降,托收、放账赊销逐渐成为最常见的收账方式。为了降低风险、减少坏账损失,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得到了出口商的青睐。伴随国  相似文献   

20.
目前,银行能为出口商提供货物装运前的贸易融资产品大多限于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打包放款业务,品种单一、局限性大。随着国际贸易买方市场的形成,近年我国出口贸易结算方式也迅速由信用证向汇款、托收转变,例如目前国内出口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只占20%-30%,且逐年递减,这一趋势导致出口企业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需要银行提供装运前融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