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金融发展对中国三个产业的影响,尤其是第三产业,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深化、金融开放角度提出论题,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金融规模的膨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金融结构的调整是相互依存的,金融与发展的深刻联系必然要求金融的深化,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这就涉及到了金融开放。  相似文献   

2.
叶峰  尹利永 《中国物价》2012,(4):57-59,63
一、金融发展理论回顾金融发展理论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1969),他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测度金融发展的指标,从他的研究中已经可以窥见金融手段的运用对产业资源整合的作用。后来者如格利、肖和麦金农(1973)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结构的变化是衡量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从金融总体结构、融资结构、银行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金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结论:虽然我国的金融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金融结构仍然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4.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究金融发展的适度性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本文侧重从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化来研究适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1992—2011年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水平存在明显的惯性作用;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对通货膨胀具有正向作用;金融结构对通货膨胀具有抑制作用。提出金融发展应从单纯量的发展转向量与质并举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金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与企业构成相匹配、与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金融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包括发展规模和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省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结构的现状,并设定回归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金融发展规模越大,对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于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金融发展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则表现为微弱的抑制作用,直接融资比例的扩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明显显现。对此,本文从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发展结构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信息时代,依托互联网形成的金融理念与金融管理形式逐渐发展起来,极大地拓宽了金融覆盖范围,推动了市场资本的流动与配置。普惠金融是面向社会各阶层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较短,普惠金融在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基于此,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概述出发,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金融是世界金融体系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与世俗金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如今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伊斯兰金融的发展不可能置身于事外。文章从金融全球化的角度就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发展和趋势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分析,对了解和加快发展伊斯兰金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发展质量角度出发,分析金融结构通过何种路径影响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产生何种经济效果.结果 表明:金融发展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要素相对成本的变化,促使微观主体重新权衡产业投向,并最终影响经济整体的产业结构及产出效率,表现为金融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且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迁具有非线性影响,具体呈现出门限、分层和时变多重特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仅需要关注金融发展规模,同时还要注重提升金融发展质量,跟踪生产要素相对成本的变化,协调和促进产业格局的优化,更大程度地提高各要素的产出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绿色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也逐渐加深。本文从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出发,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探求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基于我国1980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究竟是何种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旨在更好地利用金融发展为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服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改善出口贸易结构;金融发展结构的优化未能对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效率的降低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提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制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健 《财贸经济》2003,(8):54-59
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既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又必须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但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金融稳定与安全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金融发展不能继续依赖数量增长和加快速度的路径,需要转变思路,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寻求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安全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得到较好的发展,并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支撑,随着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推广范围不断扩大,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朝着融合发展的趋势前进。基于此,本文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指出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在融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双山"思想、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以及信贷产品创新等方面详细阐述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经过对以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关系的回顾,针对河南省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分别进行了金融相关比率、金融业产值占第三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河南省资本市场的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河南省金融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关系,得出了河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了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要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统筹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早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对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总结,集中讨论了三个方面:金融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并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邵爱春 《北方经贸》2005,(11):103-10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纳入了全面开放和国际化的轨道。这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结构和素质要求产生了重大影响,给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如何适应“国际化”的全新课题。作者主要从金融教育客体结构、金融教育方针、金融教育的市场观念、金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更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人才需求的变化对金融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及结构逐渐影响了经济的增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被普遍关注的领域,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当前我们如何深入了解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何不断探索金融发展,怎样促进经济增长,最终收到的效果和程度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本文站在金融发展的角度,主要从金融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比如金融规模、结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仔细研究了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希望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8.
孟科学 《商业研究》2006,(7):135-139
R.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是西方金融理论中的重要流派。该理论分析了决定金融发展的因素、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以及各国金融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性趋势。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相关比率是衡量金融结构演变程度最重要的数量指标;世界上存在一条主要的金融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对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晓  李洁  吴雨 《财贸研究》2024,(4):15-27
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2015、2017、2019年四轮调查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来看,数字金融发展都显著降低了家庭金融排斥;从排斥类型看,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资产端和借贷端金融排斥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并且对家庭资产端的影响更大。进一步,从不同的家庭类型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以及银行业等传统金融相对落后地区家庭金融排斥的缓解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互联网金融是指依靠网络技术作为支持,实现各种经济活动,包括资金融通,在线付款等。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