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波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以"红帮裁缝"名闻遐迩。目前,宁波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产品门类趋向齐全截至目前,宁波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以西服、衬衫、西裤、女装、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工艺服装、皮草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我国服装品质及服装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目前国外"特保"、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盛行及国内服装企业竞争能力不足,没有高品质的产品,出口贸易方式急需转变等问题,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服装品质,提高服装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施云:加强创新提高服装领域国际竞争力"宁波是服装大市,但不是服装强市,因此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尤为迫切。"党代表、斐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施云说,"我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布局中,通过十年努力,赢得了50%的品牌睡衣市场。这依靠的就是加大服装制造技术和设计的创新。"斐戈集团今后将会继续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以设计研发和营销为主要目的的境外公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09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718.5万个,中小民营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GDP总量的3/4以上,创造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解决了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服装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中的典型代表,服装民营企业又以中小型规模居多。进入服装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而且投资小型规模的服装企业的投入很小。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只要有三五个缝纫车工就可以组成一条小流水线,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可以随时增加设备,随时招聘工人。大型服装民营企业则具备从纺纱、染色、织布、服装加工到进入市场或者出口国外的整条产业链,如雅戈尔、杉杉、红豆和海澜之家等。由于不同服装企业的规模差距很大,导致了服装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差别很大。但是即使是大型服装企业,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什么阶段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都需要一个熟悉、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甬城再刮时尚风,第十八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本月23日开幕。本届服装节以"创意宁波、霓裳东方"为主题,围绕产业升级系列活动,通过展台、T台、讲台,汇聚国内外服装名企、名品、名家,凝聚服装产业资源、资本和资讯,组织了展览洽谈、时尚发布、服装论坛三大板块8项重大专业活动,助推宁波传统优势产业向现  相似文献   

6.
宁波的服装业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中国服装的发祥地,享誉海内外"红帮裁缝"的故乡,更是近代服装向现代服装演变的开拓者。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服装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通过把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宁波的服装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崛起了杉杉、雅戈尔、罗蒙、一休、培  相似文献   

7.
<正>据了解,第14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即将在4月拉开帷幕,将延续"两岸、规模、专业、休闲、时尚"的主题,以展会的新内涵、新提升、新想象,展现两岸"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新成果,推动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资源整合,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本届海博会将呈现以下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8.
张一舟 《特区经济》2020,(3):127-129
随着时尚产业与社会环境矛盾的日益激化,可持续时尚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成了所有从业者的关注焦点。慢时尚服饰设计作为可持续时尚的主要模式之一,在"造物"上要求生产、使用以及处置道德,将设计重点从如提高消费频次转移到服装资源的再利用、自然环境亲和、服装的适用性和精神性需求以及地方时尚文化上来。在"载物"上,要求帮助消费者寻找自我的真实需求,并建立自身与服装的联系,避免非理性消费,设计师则要以制造者、教育者以及活动家的身份,肩负起发展可持续时尚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商帮在线     
瑞安服装互助基金高效运行7月3日,温州高氏杰服饰有限公司正在周转其在工商银行的贷款,周转用的资金来自瑞安市服装商会。这是由16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该"行业互助基金"。瑞安市服装商会会长、高氏杰服饰总经理高泉军表示,这个"互助基金"已运行半年多,有专门工作人员管理,并自创了一整套管理流程,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去年11月16日,瑞安市服装商会高氏杰、烈驹、维加斯等16家会员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行业互助基金",商会秘书长袁步兴兼职负责互助基金的管理。有了互助基金,这16家企业贷款到期的周转,1200万元以内,都不需要东奔西走,可以一步解决。一家成员企业坦言,虽然只是几百万元,但在去年那样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出访,穿的是国产品牌服装,带动了国产服装的消费热情,带动了人们对中国品牌服装的又一次关注。在重庆,人们对重庆本土服装品牌的认知又如何?记者在几大商圈随机采访了十多位消费者,他们对重庆品牌服装知之不多,女装的"梦之诗"、"依缇"、"金考拉"、"欧碧倩"、"安秀",男装的"段记"、"树王"、"爵卡尼杰亚"……这些知名度大的重庆优秀品牌,消费  相似文献   

11.
时下各地服装企业正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活动实施《服装行业十五发展规划》的历史机遇和背景,思考新的发展思路,探索新的发展策略.其中中小型服装企业都围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探讨如何充分发挥中小型服装的特点?如何找准市场定位,在"做好"和"做精"上下功夫,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这不失为中小型服装企业的中长期,同时又是可操作的发展策略.相信这种"做好"、"做精"的发展思路,同样也能在中国服装业由大变强的产业升级中有所作为.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继"用工荒"之后,宁波服装企业又面临着新的人才瓶颈——中高级综合性品牌设计、运营人才十分紧缺。而这种紧缺已影响到宁波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亟待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3.
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龙 《科技和产业》2012,12(3):24-27
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纺织服装业在浙江省未来的定位与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相关指标,分析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高带动能力"范围仅局限于包括自身在内的几个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正在逐步减弱,同时对全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因此,从产业关联角度可以认为浙江省不应将纺织服装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并应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促进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服装零售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渡过蒸蒸向荣的繁荣景象后,中国的时装零售业正面临着销售的寒冬。本文通过对问题成因的分析,继而提出通过发展网路销售,从"高知名度"、"高渗透率"向"设计师驱动"、"消费者市场洞察驱动"转型的发展模式来复苏中国的服装销售业。并对于这两种转变可能存在的压力也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凭借纺织业多年的生产优势积淀,形成了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服装产业集群,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伴随着汇率上调,人民币增值,原材料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主导型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遭遇了"瓶颈"。但面对纺织品出口限制配额的取消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纺织业作为扶持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出口导向主导型区域服装产业集群依然可以在政府"推手"的推动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品牌,重铸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21日,由杭州女装发展领导小组、杭州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杭州市总商会杭派服装商会、杭州服装设计师协会、杭州日报社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工联杯"2002杭州女装形象大使决赛颁奖晚会于浙江省音乐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浅析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芳 《北方经济》2011,(8):33-34
"后配额时代"的到来,为浙江纺织服装的出口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在面对发达国家合理的绿色贸易规则和不合理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时,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如何提升自己的绿色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浙江纺织服装出口发展现状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出发,试图探索一条提高浙江纺织服装出口绿色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服装色彩被视为服装美的灵魂,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感及情绪,同时服装色彩是创造服装整体艺术氛围和审美感受的特殊语言。服装色彩是人们追求完美的必需,因为有了色彩的服装,才有了人们鲜明生动的个体美。分析对服装色彩美和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关系,服装色彩在服装设计艺术中表达了服装色彩的美感蕴涵,体现了人们对服装色彩的审美理想及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宁波是"红帮裁缝"之乡,中国近代服装业的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拥有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太平鸟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外向度达65%以上,居全国前列。优势突显的宁波服装业产品门类齐全,品牌优势凸显。宁波纺织服装业已  相似文献   

20.
人类从发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到制作成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服装早已不仅是人类赖以遮体御寒的工具,而且日益成为一种"包装".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和新面料的层出不穷,服装开始向时髦化、多功能和高科技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服装开始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服装原料的改进和生产工艺的革新,而且服装概念的内涵更丰富多采,导致其它许多新兴产业看好纺织品、成衣这个放之四海皆庞大的市场,纷纷将各种新设想、新技术运用在服装上,因为这其中的获利潜力实在是太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