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5-I0005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的火拼由来已久,鸡肉汉堡便是竞争冲突的主要原因。麦当劳的原料以牛肉为主,汉堡是其招牌。肯德基以鸡肉烹饪为主要特色。麦当劳最初嘲笑肯德基的鸡肉汉堡“东施效颦”,但是因为中国快餐市场鸡肉的受欢迎程度和消费巨大,麦当劳随后跟进推出鸡肉食品。到目前,麦当劳在中国销售的快餐中一半以上是鸡肉类产品,牛肉类产品仅占35%。  相似文献   

2.
《连锁与特许》2008,(11):48-48
麦当劳(中国)公司再次对部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0.5~1.5元之间。据了解,此次调价涉及的范围包括麦香鸡、2种派、2块装麦辣鸡翅及麦辣鸡柳卷四款全天供应的产品以及部分早餐产品。  相似文献   

3.
骆福霞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6-I0006
麦当劳与肯德基同样来自美国但是形象和风格却迥然不同。进入中国后,肯德基充分利用了平易近人的形象以及善于捕捉中国各地消费者偏好的本领,不断推出本土化产品并丰富各种连锁经营模式,使其迅速建立了市场优势。与此同时麦当劳在中国却依然坚持标准化,其间虽然也推出过一些本土化产品,但在形式和程度上无法和肯德基的产品相提并论,麦当劳虽然发展迅速却跟不上肯德基的步伐。照此下去,水土不服的麦当劳在未来必将完败于肯德基。  相似文献   

4.
2007年,当麦当劳全球争霸,在“标准化”的大旗下继续拓展市场的时候,肯德基用“感恩”的姿态品味着在中国市场决胜麦当劳的滋味:从1987年进人中国以来,肯德基仅用了20年时间便在中国开了2000家餐厅,而肯德基最大的竞争对手麦当劳尽管在全球业务上有着压倒性优势,但其在中国的扩张速度却只及得上肯德基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品牌     
《连锁与特许》2008,(8):41-41
肯德基推“宅急送”式外卖 继开店战、新品战之后,“贴身服务战”成为两大洋快餐巨头在中国市场再次过招的杀手锏。麦当劳打出24小时服务牌并取得优良业绩后,北京肯德基方面透露,肯德基已悄然推出了与必胜客宅急送相仿的服务模式——肯德基宅急送。  相似文献   

6.
松林 《销售与管理》2006,(11):I0007-I0007
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中国西式快餐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和地位,完全不同于这两大品牌在全球的格局。在中国,肯德基遥遥领先于麦当劳这位全球西式快餐业的霸主。究其原因,就是肯德基十几年来,更加了解中国的消费者,整个策略也更加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刘婧 《销售与管理》2005,(12):13-15
在中国的快餐行业,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一对“欢喜冤家”,从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就展开竞争。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产品结构日趋同质,行销手段日益雷同,麦当劳和肯德基之间的价格战、广告战和促销战在很多城市蔓延开来,甚至在有些地方打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2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SARS疫情得到了控制,也是在这一天,麦当劳实施了其涨价策略。此次涨价,麦当劳的汉堡类产品和奶制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在O.1元到O.5元之间。就拿北京来说,其主力产品巨无霸由原来的10元钱涨到了10.4元,麦辣鸡腿汉堡由原来的9.9元涨到了10元,麦香猪柳蛋由原来的9.5元涨到了9.9元,奶昔也比原来贵了两毛钱。  相似文献   

9.
肯德基作为洋快餐的一个代表,其足迹遍布全世界,我们经常会将肯德基与麦当劳一起比较,在世界,麦当劳拥有三万多家餐厅,是肯德基的两倍多.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肯德基的餐厅数是麦当劳的两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肯德基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一定有它特殊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0.
肯德基、麦当劳每个月在广告上的投入都是上百万元。然而在很多城市、特别是二级县城还根本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派乐汉堡的进入,无形中就将当地的快餐市场培育成熟,再通过简单的开业促销方案,就能行之有效地将派乐汉堡在全城打响,营业额可想而知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李琳 《商业文化》2006,(9):58-59
麦当劳的业绩在美国快餐业市场排名第一,但在中国市场,却总落在肯德基后面。为了改变劣势地位,麦当劳高层决定把拓展战略的砝码压在了“得来速”汽车餐厅的快速扩充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麦当劳与肯德基的争锋逐现端倪时,人们是否会想到其实肯德基的胜出是必然而非偶然?肯德基胜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麦当劳的孤军奋战,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是和它的一些“兄弟姐妹”们一起并肩作战分不开的。肯德基只是其在中国“出道”较早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的项目不是产品好就好,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如某一方面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甚至毁掉全部。为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供大家参考。一、挖根法则;二、时间法则;三、老板法则;四、盟商法则;五、合同法则;六、选址法则;七、手册法则;八、创新法则;九、品牌法则;十、广告法则。一、挖根法则先对比一下麦当劳、肯德基和德克士。麦当劳目前有30823家,肯德基有11000多家。麦当劳成立于1955年,特许经营也是在1955年。而肯德基成立于1930年,特许经营在1952年,无论是成立时间还是特许时间都早于麦当劳。毫无疑问,麦当劳肯定是学肯德基的。麦当劳在中国有750家店,肯德基在中国已经有了1500多家餐厅。肯德基1989年进入北京,第一家店开在前门,1992年,在全国已经有10家。1990年,麦当劳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深圳开设,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店开张;2003年8月在天津首开特许经营业务。德克士是1996年由台湾顶新集团收购德客士后改名为“德克士”。1999年2月第一家加盟店开业,而从4月正式推出特许到年底共开出了17家加盟店。再后来,我们看到出现...  相似文献   

14.
李耀  何佳讯 《中国广告》2006,(4):120-124
麦当劳和肯德基.作为快餐业的两大著名品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大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截至2005年10月.肯德基在中国的连锁店突破1500家,麦当劳达到700家.比  相似文献   

15.
迷你汉堡专卖店 在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等名店早已占领了市场,已经没有再加入的余地了。因此,在创业者眼中,开汉堡店是无法赚钱的行业。  相似文献   

16.
<正> 热汉堡遇冷 “单买任何饮料都可以免费获得一个‘派’或加1元得汉堡一个、加两元得一个麦香猪柳蛋、加3元得麦香鱼一个……”北京麦当劳在其所属的83家麦当劳餐厅全面推出“全日营养,早餐为先”的活动在京城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响。 也许很多人对于促销时的火爆场面记忆犹新,麦当劳新安、丰台桥南、右安门外、古城、白广路、玉泉路、翠微路7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消息,外资餐饮企业在中国开设的连锁店已经突破万家。以肯德基为例,2003年其经营网点已经突破1000个,平均营业额830万元。麦当劳在中国的连锁店也达到了600家,平均营业额达到了880万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餐饮业市场占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餐饮企业开始模仿肯德基和麦当劳搞餐饮连锁,也有不少人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肯德基、麦当劳的模式去经营,他们把自己的店面装饰得与麦当劳和肯德基很相似,包括统一装修风格、统一着装、统一餐具、统一食品供应等等,甚至连麦当劳的“儿童乐园”也被照搬了过去,有的甚至紧紧跟在国外餐饮连锁企业后面模仿他们的一切经营方式和营销战略。然而,10多年过去了,成功者很少,成名者很少。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从经营管理上分析原因,有的从连锁机制上分析原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本文认为,中餐连锁企业模仿西餐连锁企业失败最重要的、本质上的原因是文化方面——中西餐饮文化不同,导致中西餐饮连锁不能运用同一套经营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9.
麦当劳的业绩在美国快餐业市场排名第一,但在中国市场,却总落在肯德基后面。为了改变劣势地位,麦当劳高层决定把拓展战略的砝码压在了"得来速"汽车餐厅的快速扩充上。率先在华开出第一家汽车餐厅的肯德基当然不会示弱,前4年只开了2家,今年7月6日一天就开了两家,并且宣布2006年会在中国开出10家。两个“死对头”在另一条战线上开始了较量。“得来速”来得迅速“麦当劳得来速”是麦当劳汽车餐厅特别的名字,英文为“Drive-Thru”。从1975年第一间“麦当劳得来速”建立以来,迄今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驾驶员在开车途中,不用下车就可以完成全部的…  相似文献   

20.
“麦当劳又降价了,而且降得很离谱。”常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用餐的小李晾奇地发现,麦当劳还是出“昏招”了:原价7元一对的麦辣鸡翅降至5元一对。更“雷”的是,只要在麦当劳柜台出示“任意品牌”的鸡翅优惠券,不管该优惠券上折扣为多少,都能享受再打9折(即4.5元一对)的优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